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亲缘程度的研究

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亲缘程度的研究

常国斌[1]2004年在《两种野生鹌鹑与家鹑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文中指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微山湖地区(苏、鲁、皖叁省交界处)野生日本鸣鹑(Japanese quail,WSH)40只和河南安阳地区野生普通鹌鹑(Common quail,YCQ)62只,同样在扬州种鹑场采集家鹑(Domestic quail,YJQ)40只,根据遗传变异在不同表达层次的标记性资料,检测叁个鹌鹑群体11个表型、形态学标记、10个血液蛋白多态性(同功酶)标记和9个微卫星DNA多态性变异,结合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杂交能育性研究,收集国外学者同类研究资料,采用模糊聚类、经典聚类和遗传贴近度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国内外各种用途的家养鹌鹑群体及野生群体进行群体系统分化和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并在改进群体遗传不平衡检验方法和构建遗传共适应数理统计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种群形成和进化过程中建立的遗传共适应特性,结果表明: 1.两种野生鹌鹑与家鹑在体量、形态、习性、繁殖季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家鹑仍保留有部分野生鹌鹑的特性,而且与野生日本鸣鹑差异程度较小,仍共有大部分表型特征。 2.家鹌鹑与野生日本鸣鹑在笼养杂交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隔离和机械性交配障碍,但经过一个亲和过程后,可以进行自然交配。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群体之间的杂交能育性低于同种群交配水平,但可以实现正、反交,产生受精卵、孵化出杂种一代,不存在合子前生殖隔离;在所有正、反交组合中,以野雄鹑x小型雌家鹑的效果最好。3.在以11个表型、形态学标记为基础的经典聚类和模糊聚类时,都发现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分化和进化趋异水平低,即两者有更近的亲缘关系。4.通过检测叁个群体10个编码肌肉、脏器酶多型的结构基因座上20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收集国外学者同类研究资料,群体杂合度七检验、经典聚类和模糊聚类都表明我国境内的两种野生鹤鹑比日本列岛的野生鹤鹑.与世界各种用途的家鹑群体的亲缘关系更近;其中野生日本鸣鹑比野生普通鹤鹑更接近于日本列岛的野生鹤鹑群体。5.对两种野生鹤鹑与家鹑群体中9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遗传分化程度较低,所有的遗传变异在两个群体中皆能找到;相对于前两者而言,野生普通鹤鹑群体拥有更多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群体杂合度t检验、经典聚类、模糊聚类和遗传贴近度分析都证明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6.根据遗传变异在不同表达层次的标记性资料(表型、形态学标记、血液蛋白多态性标记和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从不同水平上揭示了家鹑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鹑,而且很可能最早起源于我国境内的野生日本鸣鹑。7.通过不同连锁不平衡检验方法的比较,建立遗传共适应的统计一模型,分析两种野生鹤鹑与家鹑表现在生化水平的遗传共适应特性,发现在叁个鹤鹑群体中都检测到遗传共适应效应,主要作用表现为维持群体遗传平衡状态:在家鹑群体中,遗传共适应系数占遗传不平衡系数的30.56%一138.79%,这部分作用打破了两座位间(6pgd一。一Gpd、6pgd一pgi、6pgd一Mpi一I和6pgd一Es一n)的连锁不平衡,从而使群体在总体_t处于遗传平衡。8.根据蒙特卡罗模拟法检验结果以及中性基因位点遗传共适应的统计模型,分析叁个群体中遗传共适应特性在分子水平上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叁个群体中,遗传共适应主导了各个群体的遗传不平衡状态;在野生日本鸣鹑群体中,有5 2.78%的组合位点因遗传共适应的影响处于遗传不平衡或极不平衡状态,遗传共适应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更加显着。9.本研究利用鸡的7对微卫星引物对叁个鹤鹑群体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得到了杂合程度较高的特异性片段,证明了利用微卫星的保守性在近缘物种间探索、开发应用于鹤鹑遗传分析的分子遗传标记的可能性。

常国斌, 常洪, 刘向萍, 郑惠玲, 孙伟[2]2002年在《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亲缘程度的研究》文中提出在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微山湖地区野生日本鸣鹑中随机抽取 36只 ,检测编码脏器、肌肉酶型的 1 0个结构基因座上的频率分布 ,搜集国内外 2 0个家鹑和野生日本鸣鹑群体的相同资料 ,以模糊集合方法对 2 1个群体进行亲缘关系聚类。研究发现 :就起源系统而言 ,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比日本列岛各地的野生日本鸣鹑更接近家养鹌鹑群体。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当代关于鹌鹑原始驯化地域的论断 ,值得重新斟酌

常国斌[3]2001年在《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亲缘程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中随机抽取36只,进行人工条件下笼养,观察行为、生态习性变化,并进行体尺测量和结构解剖;同时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法对其编码脏器、肌肉酶多型的十个结构基因座进行遗传检测,计算多型座位等位基因的频率,并给出了各基因频率估计值的可靠性与精确度。结果表明:1.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胆小、易受惊,对外界各种刺激敏感;除体量比家鹌鹑 小外,体色、羽斑、喙形、鸣声皆与家鹑相同。2.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结构解剖比较:除骨骼的长度有差异外,各种 躯体骨骼形态、数量都与家鹑相同。3.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在Adh、Es-D、Es、Pgi、6-Pgd、α-Gpd、Mpi-Ⅰ 7个 座位上有多态,在Mpi-Ⅱ、Mdh-Ⅰ、Mdh-Ⅱ 3个座位上未发现多态。4.引用国内外研究结果,对国内外21个鹌鹑群体,包括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群 体(WSH)在内,七个酶多型座位的基因频率计算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并 进行系统聚类、模式判别。结果表明:就起源系统而言,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 群体(WSH)比日本列岛各地的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更接近家养鹌鹑群体;微 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可能在更晚近的世代有共同的起源。

王惠影[4]2003年在《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家鹌鹑(Domestic quail)与在微山湖地区随机捕捉的野生日本鸣鹑(Coturnix japonica,Japanese quail)进行体型外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观察及体重、体尺的测量,并对两鹌鹑群体在微卫星DNA水平的遗传结构及笼养环境下不同组合的正、反杂交试验进行种群间心理亲和性、机械性交配障碍和产蛋、受精率及杂种F_1代等方面加以分析,揭示两群体体现于杂交生育性的进化趋异水平,从分子水平分析两者的遗传结构、亲缘关系和分化程度,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资料。结果表明: 1.起源于日本鸣鹑的家鹌鹑在驯化过程中,已形成了与野生原种在体型、羽色、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但因驯化时间短,仍保留有部分野生鹌鹑的特征。 2.家鹌鹑与野生日本鸣鹑在笼养杂交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隔离和机械性交配障碍,但小型家鹌鹑与野生鹑之间的隔离程度相对较小。 3.家鹌鹑与野生日本鸣鹑可以成功交配,并产生受精蛋和杂种一代。说明两鹌鹑群体虽然存在一定的分化,其间仍可以实现基因流动。 4.对家鹌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中10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学分析表明,这两个群体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但其分化程度不大,即两者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5.本研究利用鸡的8对微卫星引物对鹌鹑基因组进行扩增,得到了杂合程度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较高的特异性片段,证明利用微卫星的保守性在近缘物种间探索开发应用于鹤鹑遗传分析的遗传标记的可能性。

王惠影, 常洪, 徐伟, 常国斌[5]2003年在《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进化趋异水平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小型家鹑与中型家鹑在不同试验分组情况下的生态行为进行观察与统计 ,结果表明 ,家鹑与野鹑在体型和生物学习性上有所不同 ;野生与家养鹌鹑的杂交需经历由排斥到亲合的过程 ;公、母鹑均有较强的择偶性 ;野生鹌鹑与家鹌鹑可以成功地实现交配 ,也可以产生受精蛋 ,受精率却不高 ;2种家鹑与野生原种在形态、生态特性方面已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王惠影, 常洪, 徐伟, 常国斌[6]2004年在《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微卫星DNA标记的遗传学分析》文中提出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合成引物对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和家鹌鹑各40只进行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型,并对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两个鹌鹑群体的遗传结构关系、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程度,为鹌鹑的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资料。

黄峰[7]2006年在《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杂交F_1代笼养条件下形态、行为变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用微山湖地区(苏、鲁、皖叁省交界处)捕捉的野生日本鸣鹑(Coturnix japonica)和扬州地区的家养鹌鹑进行杂交试验,对所得杂交F_1代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特性、体量、体型、家养适应性以及笼养条件下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展示通过家鹑再野生化恢复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有效规模的可能性,为今后实验室饲养、繁育再野生化的家鹑提供客观依据。结果表明:1.野生♂鹌鹑×家养♀鹌鹑所得F_1代雄雌鹑生长发育基本上保持同步,14日龄前的相对生长率最高,雄雌鹑都在60%以上,随着日龄的增加,相对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在49日龄左右出现一个明显上升的过程,雄雌鹑分别达到17.83%和17.50%,绝对生长强度在降低的过程中也突然增大,雄鹑为3.51g/d,雌鹑为3.49g/d。2.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杂交所得F_1代同群繁育,能产生F2代,这说明两者不存在合子后生殖隔离,可以进行自然交配,实现基因交流。3.野生♂鹌鹑×家养♀鹌鹑所得F_1代在体量大小、羽色、换羽季节和产蛋行为上与家鹑相似,但同时也保留了野生日本鸣鹑的部分特性,如:胆小、对外界刺激(光线、声音、人为活动)比较敏感、杂食性、富神经质、喜斗等。4.野生♂鹌鹑×家养♀鹌鹑所得F_1代在自然条件下具备良好的飞行能力,这为日后实验室培育杂交F_1代放归自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5.F_1代鹌鹑行走行为、趴卧行为、静站行为,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0.19%、24.46%、24.83%;取食行为、理羽行为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0.13%、10.23%;交

常国斌, 常洪, 刘向萍, 王惠影, 徐伟[8]2005年在《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文中指出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境内分布的两种野生鹌鹑(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反映群体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固定指数、平均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野生普通鹌鹑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每个座位平均检测出4.67个等位基因,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亦为最高,分别为0.5732和0.6621;家鹑最低,分别为0.5467和0.5933;野生日本鸣鹑介于两者之间;在3个鹌鹑群体中,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程度较小。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基础的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模糊等价矩阵系数为0.937,而与野生普通鹌鹑的系数为0.738,这也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家鹑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鹑。

参考文献:

[1]. 两种野生鹌鹑与家鹑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D]. 常国斌. 扬州大学. 2004

[2]. 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亲缘程度的研究[J]. 常国斌, 常洪, 刘向萍, 郑惠玲, 孙伟. 畜牧兽医学报. 2002

[3]. 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亲缘程度的研究[D]. 常国斌. 扬州大学. 2001

[4]. 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进化趋异水平的研究[D]. 王惠影. 扬州大学. 2003

[5]. 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进化趋异水平的初步研究[J]. 王惠影, 常洪, 徐伟, 常国斌.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6]. 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微卫星DNA标记的遗传学分析[J]. 王惠影, 常洪, 徐伟, 常国斌. 畜牧兽医学报. 2004

[7]. 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杂交F_1代笼养条件下形态、行为变异的研究[D]. 黄峰. 扬州大学. 2006

[8].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J]. 常国斌, 常洪, 刘向萍, 王惠影, 徐伟. 遗传学报. 2005

标签:;  ;  ;  ;  ;  ;  

微山湖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鹌鹑亲缘程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