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论文_李云霞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论文_李云霞

达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四川省达州市 635002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建筑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与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壮大。其中,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项目的完工成果。 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大创新管理工作的力度,打破传统保守的工作模式和理念,提高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本文就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字: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管理;创新

1、引言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不论是建设人们的居住家园还是工作场所,都需要让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有所提升。在整个工程项目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对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够使工程施工的效益最大化,使企业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应就施工质量管理策略进行创新,对施工质量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加以弥补。

2、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的意义

创新思想是每个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不断的创新,工程建设才能够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多元化。建筑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也是促进建筑业持续进步的重要因素。(1)有效促进现代化建筑发展: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建筑事业,是建筑企业的职责和使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的理念、思想、方法、工艺等,也只有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才能积极推动现代化进程。(2)满足市场需求:建筑施工企业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社会效益则需要通过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来获得。促使企业管理更加趋向于科学化,降低工程建设事故发生率,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方向,从而切实促进企业的发展。(3)提升企业形象: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形象,以获得市场的认可,大众的青睐。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创新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策略

3.1 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种高度规范化、习惯化的运行标准,可以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与之相契合、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即使有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运行模式,也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首要内容就是完善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制约和规范管理工作的开展。国家和政府就建筑施工出台了诸多的法律法规,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或使用到的技术事项、技术要点、技术标准等,也给予明确且详实的规定。为此,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完全秉承国家出具的指导,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性。在此之外,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补充或加强管理内容。(1)以人为本: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施工质量管理,还是具体的施工环节,均是由具体的人来操作完成。先进的生产设备、多样化的材料选取,全是为了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此,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激发出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实施责任负责制,将各个环节、部分、节点依次分配到具体的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制定出可实行的方案和流程。(2)建立科学的会议制度: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建设不仅周期长、工程大、投入大,还具有明显的关联性。施工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个节点或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广泛的影响。为此,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出科学的会议制度,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有序配合、协作、互助,发挥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把好质量大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强化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整个工程的质量建设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材料管理,因此,就必须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为了创新建筑施工中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要遵循材料的来源,从根源入手,直到施工中材料的使用,所有过程和环节都要细致,以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毫无疑问,目前许多建设项目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不是由于设计、施工工艺和工序上的问题,而是由于材料质量差或偷工减料所造成的。建筑工程无论是运用于社会生产,还是家居生活,都关乎着数量众多的群众,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在材料采购环节,企业应以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最佳的材料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材料供应稳定,一方面可确保材料质量过关,另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出现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的消极现象,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建筑施工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类型、种类、数量不尽相同,每一种材料的使用时间、进场顺序、存放安排更是大相径庭。为此,要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就需要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构思要细腻思维要严谨、缜密。材料进场时要经过严格的检测,确定其质量达到标准水平,属于合格产品,方能入场使用。材料储存要充分利用好周围的环境地形因素,不能随意放置。合理的存放材料,一方面可有效保障质量,避免如水泥等材料发生质变;另一方面,存放位置合理,可有效减少材料的搬运,切实提高经济成本。施工过程,作为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材料的使用标准,禁止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如发现偷工减料,要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落实执行力,给予相应惩罚。质量不过关的部分或产品,需要返工重建的不能马虎,要及时推倒重建,避免后期出现更大的质量隐患。

3.3 重视人才队伍构建

人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日常运行在没有人次的支撑下将不可持续,更不用说转型、发展和创新了。创新的关键就是人才队伍,其也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之处。因此,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对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我们应该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在建设人才队伍的方面,笔者认为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吸引社会上的精英人才加入企业。个人价值与其所获得的报酬要呈现正比例关系,因而给予人才队伍的报酬要足够丰富,以促使人才队伍发挥所长,在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需要注意,企业在用人时要注重企业文化及氛围的搭建,以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强化人才队伍的归属感,进而不断强大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引出去”,即制定出长期而科学的培训计划。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培训应落在实处,引导企业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最终让人才队伍不断夯实自我、突破自我。信息时代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具有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为此,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格外重视人才队伍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事实上,建筑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多先进的技术、工艺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所体现。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开展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对数据的测量、对施工进程的把控将会变得更加客观和准确。此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危险性,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创设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结束语

创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个能够快速完成的工作。数量的积累能够引起质的突变。在日常工作中,要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获取和积累经验。建筑施工中没有琐碎的事情,要端正和严谨工作态度。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还需要员工加强沟通表达、组织合作、综合素养等方面,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使企业能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万锋. 浅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控[J]. 建材与装饰. 2017(04).

[2] 刘猛.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探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04).

[3] 张洪兴.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影响因素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7(15).

论文作者:李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论文_李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