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_企业经营论文

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_企业经营论文

日本中小型企业经营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策略论文,日本论文,中小型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前我国深入开展的经济改革大潮中,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大问题。日本在世界上是个经济大国,近些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我曾作为留学生在日本生活和学习过,亲眼目睹了日本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大企业、名公司的经营状况固然令人刮目相看,而许多中小型企业也经营得井井有条,其中有些经营策略值得我们借鉴。这里仅就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作一些探讨。

一、把握市场变化

当今时代并不是只要认认真真地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绩的时代了。仅仅忠实地保持过去从前辈那里学到的传统方法是不行的,必须在未知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有所创新。企业如果仅靠创业若干年,有历史,有信用,有资金也是不行的,而应面向未来更深刻地考虑今后要如何做。在日本人们崇尚富有创造性有独立性的企业。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行动方式不断地变化,因而市场上也相应地开发出引导消费者需求的种种商品,由此,日本的企业经营者们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经济上的富裕”→“假日的增加”→“节假日的利用”→“健康管理”→“兴趣爱好”→“旅行”→“业余时间”→“体育”等,将其各项归结在一起,实则是一项具有广泛发展前途的事业,这种想法不仅要考虑到消费方面,还要考虑到生产方面。

市场因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断变化着。在大的方面要划分成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以便把握市场变化;同时,要准确知道自己的企业(公司)正处在哪一时期。反过来说,企业本身也分成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衡量这几个时期的尺度,要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即:我在领导企业时即使没有详细地分析经营情况,而在“平均年龄高”、“成品占涨价的大部分”时,企业活力则处在成熟或低谷时期,有时处于衰退状态。

所谓平均年龄高是因为企业没有发展、扩大,未录用年轻人,而且,由于平均年龄高,因生产数量不同而引起竞争能力低下,企业活力可以说因力量因素而有所减弱。

对顾客也可以作如上的分析。如果以市场为前提,有发展基础,就可以使自己的企业得以发展。比如一个零售酒的小型经营点,一般来说,如果没有酒专卖店或者被大规模经营的酒商吞并,那么这个零售点就会衰退下去。反之由于今后销售酒类商品得到允许,使得多数经营者卖起酒来,这个零售点就会发展下去。餐馆、酒吧等饮食店可以说是成熟的,并且新开业的餐馆不断增加,在某些餐馆里招用30到40岁的家庭主妇从事工作,生意就会很兴隆。

了解自己的企业是处于发展期还是成熟期或者是衰退期,对于将工作重点放在哪一阶段上,作出什么样的判断是很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有了很大的发展,多数企业正在谋求成熟期的经营策略,但也有些企业不能制定出与其相适应的策略,而处于低谷时期,或者有的企业现在虽然有成效,但是还应制定出未来成熟期的经营策略。

二、摆脱惰性经营

在发展期和成熟期阶段,企业的经营策略原则上是不相同的。发展期需求量加大,各公司可以向其它公司开展经营活动。但是,在成熟时期容易形成吞并或者被吞并的局面,因而有必要重新考虑经营方法,否定现状,确立与新的成熟期相适应的策略和作法。也就是说,要从发展时期的经营方式转变到成熟期的经营方式上来。为此,经营者、营业员、管理者必须首先明确各自的不同作用,通过正确认识自己所处位置而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1、经营者要考虑长远的效益

作为经营者要考虑到5年以后以及10年以后企业发展的状况。仅靠目前的商品、组织、人材、销售方法以及顾客,那么,5年后、10年后是不能生存的,有必要在新的立足点上设想确立经营策略。这是一个近似于发动革命的大变动,经营者理当是位革命家,要常常有危机感,不满足于现状,才能不断前进;要认识到现在虽有储蓄,但将来未必就能保证有储蓄。

2、营业管理人要考虑明天的效益

所谓明天至少说的是未来半年或1年。如果仅靠维持惰性经营,那么就不可能了解订货及销售前景。但实际上,多数人不是考虑今后如何,而是为眼下而忙忙碌碌。有的经营者大多考虑短期效益,忙于处理问题和赔偿损失的要求权,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营业管理者,不能总是做营业员那些工作。

3、营业员要考虑今天的效益

实际上营业员往往仅顾及本月的买卖如何完成,因为仅应付它,工作就够多够忙的了,没有时间考虑将来的事情。尽管明白为了将来的效益必须考虑新的开拓,但是与本月成绩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往后推迟,使新开拓的思路不易成功。

基于这种状况,经营者和营业管理人员应该创造开拓新规、扩大新产品的环境,为营业员们扩大出售范围、实行革新打下基础。并且要以充分认识到各自的位置、作用为前提,把不同认识统一到向前看上来,这是最重要的。

三、从新起点上制定经营策略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市场处于成熟期,个别的正在处于发展期。例如情报产业、电脑等等表现出很大的伸缩性,因而称之为发展产业。但是正因为处于发展时期,来自其他方面的参与企业多了,竞争也激烈化了,甚至可以说需要考虑成熟期的策略。因此,也有这样的企业,虽然需要扩大,但是发展时期的策略不适用了。实际上,发展时期的产业中倒闭的也很多。所以,尽管是处于发展时期的产业,也必须根据状况认真考虑导入成熟期的策略和方法。

1、从“畅销”到“不畅销”

在不畅销时期,不改变整个公司,不进行新的拓展也是很难开展工作的。这不仅局限于是营业部门、营业工作人员要实行改变,而且包括管理者以及生产部门也要建立起“必须做”的机构,只有这样,发生质的转换才有可能。营业部门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建立可以畅销的机构”,应该认识到仅靠口号等精神理论是不能使企业产品畅销市场的。

总之在销售难的时期,不是要考虑所有商品的数量,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其质量上,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例如:“集中市场”、“集中客层”、“集中商品”、“集中宣传和促进销售”、“提高营业工作人员的待遇”、“集中营业点”、“提高利润”、“提高回收率”、“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提高营业人员走访活动的效率”等。

2、从“标准化”到“个别化”

商品住宅楼是发展时期的产物。就是说,是作为适应住宅不足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商品,为了满足需要而建造了许多,由于尽量提高工厂生产比例,缩小现场施工比例,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是,一般来讲,消费者得到满足则开始要求质量。人们的需求各不相同,开始谋求适合个人特有的欲望,生产厂家也从“适应你的需求”转变成“自由计划”了。

不仅住宅如此,汽车也是同样。同一种类的汽车中有各种各样的等级,按照消费者意愿附带有各种选择。因此,为适应顾客多种需求的市场而确立经营策略是最大的课题。

3、策略的筹划

需求逐渐扩大,策略受到重视,在发展时期,举办展销会以及其他方式的销售形式,变换方式使销售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成熟时期仅靠延长成熟期不会有进展,所以,无论如何要改变策略及体制本身以使局面改观。

这便形成这样的公式:

○从“重视生产”到“重视销售”

○从“预计生产”到“订货生产”

○从“少品种大量”到“多品种小量”

○从“库存销售”到“无库存销售”

在发展时期,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有利于卖方,只要考虑生产、销售、库存就可以了。常言道,空腹的人吃什么都香,可是当吃饱肚子或没钱的时候,就要控制购买欲望,不是自己特别称心的商品是不会买的。所以,在成熟期绝不能忽视对消费者的关心,要制定重视顾客需求的经营策略。

为了开发、生产顾客所需求的产品,在不断把握市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每天的销售收集情报。因此必须建立重视市场、重视销售的经营体制。顾客的要求很多,预计库存和过剩会给经营上带来危机,最终是要确立无库存销售的体制,同时,顾客所需商品,必须在其需要时满足他们。因此,并不是销售生产的产品,而是要生产能销售的产品或销售批发产品,批发能够销售的产品是经营策略上的一个关键。这对处于销售第一线的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  ;  ;  

日本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