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段静

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段静

榆林市教学研究室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是新理念所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还学生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发展。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主人意识;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有主见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参与意识;给学生“问”的空间,让学生有问题意识。

关键词:数学课堂 关注 自主发展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是新理念所倡导的.做为一线的教师,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深深感到数学课堂教学应还学生地位,关注学生自主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主人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意识。教师首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创新意识就会迸发而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教学有创新,精心设计教学的结构与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表现与发展的机会。把学习活动纳入“操作—讨论—反思—迁移—实践”的教学模式中,最大程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就新授而言,与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新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引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因它与长方形面积之间有一定关系,要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我让学生自己操作,结果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剪成直角三角形和直角梯形,平移后为长方形。而有的学生从斜边中点向底边做垂线,剪下来旋转成长方形,这不就是创新吗?在学生操作之后,引导学生得出它的面积公式,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主动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在动因,教师要把学习的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广阔的创新天地。

二、让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有主见意识

只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创新才能在思考的火花中迸发。在思维过程中,教师应鼓舞学生相信自己的思维,有主见意识。

1.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不一定”,才能培养出主见意识,产生创新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启迪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提出新设想,探索新路子,经验意识培养不出创新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唯实不唯书,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解答方法。教材中往往只提供一种思路,如教学8+6,要求“看大数拆小数”:6可以分成2和4,8+2=10,10+4=14,所以8+6=14,其实教师不必唯书宣读,这样学生就会想出多种思路:①8+8=16多加2;②6+6=12,少加2。学生是有创新潜能的,当众说出不同的见解。如果教师能即时表扬、鼓励,他的这种主见意识、创新意识就会更强烈。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参与意识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没有积极参与的教育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参与面越广,思维的空间越宽。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个结论,我启发学生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起来,看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剪剪拼拼得出:无论哪种类型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都是180°。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中知识得到掌握,思维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课堂练习是保证学生全面参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教师应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放性练习题,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四、给学生“问”的空间,让学生有问题意识

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不思考就不会出现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意识强一点,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还比较弱,事实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如果学生提出争论问题,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很好素材。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最深层次。教师要给学生“问”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学新授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学习新知后,给学生一个提问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谁能提出问题,说明谁最聪明”,“谁的问题能引起大家争论,谁学得好”。这样,学生就从解决问题深入到发现问题上来,并且积极动脑,挖掘问题,解答问题。当然有同学提出的问题较简单,也要给予肯定,说明他有问题意识呀!对于质量较高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在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我让学生自编练习题,有学生编了这样一题:“给3/8的分母增加1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______。”这个问题既抓住了教材点,又具有探究性,所以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结果得出三个结论:1.分子增加6;2.分子扩大3倍;3.分子增加2倍。当学生提不出实质性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增强,创新意识会在“提问—思考—解答”中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要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教师必须树立整体的教学观,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身发展,让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真正落实好以“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论文作者:段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关注学生自主发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论文_段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