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研究论文

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研究论文

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王晓平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德州)

摘 要: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若想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将校外的顶岗实习与校内教学联系起来。根据国家某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要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职业学校应当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实习开始前,职业学校应当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必要的实习准备、考核标准等;并开展培训,使学生了解各实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种顶岗实习方式指导下,其实习质量和就业水平必将能够得到稳定提升。另外,高职院校进行的顶岗实习工作,应该以学生就业作为最终目标。利用创新的方式进行实习岗位的人才管理,使当代大学生群体都成为具备高素质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关键词: 顶岗实习;校外实习;校内教学;相互协调;监控管理

2018年4月27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解读《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介绍融合、校企合作有关情况,并宣布2018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将于同年5月举行。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

通过海外酒业市场调查,发现美国、澳大利亚、欧州消费市场、消费人群、消费喜好的消费特征,显示出中国白酒走出国门时的问题:如中外饮食习惯、文化差异导致了壁垒;国内外在对待酒类商品的贸易政策、行业标准上的不对等,对中国白酒的普及和国际化造成一定的限制;白酒价格与消费者购买力的不匹配等。因此,本文借助智猪博弈理论,论证出行业引领者的角色应当由政府或行业协会扮演,从国家级、省级层面去共同打开海外白酒市场。同时,依托中国白酒产业“品牌伞”,打好中国白酒的“文化牌”和“标准牌”,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白酒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加速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

[2]Diqi Yang,Tingting Jiang,Pengfei Lin,Huatao Chen,Lei Wang,Nan Wang,Fan Zhao,Keqiong Tang,Dong Zhou,Aihua Wang,Yaping Jin.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gene depletion inhibits zearalenone-induced cell death in a goat Leydig cell line[J].Reproductive Toxicology,2009.

一 对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 缺乏足够数量及质量的实习岗位

高职顶岗实习需要相关院校和企业来合作完成,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给予支持。并且,企业为了配合高职院校的实习工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与其所学专业相关联的顶岗实习工作。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高职顶岗实习分配并不是这样的。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内某些专业的特殊性,导致许多专业人满为患,这样一来需要设置的实习岗位数目变多,而实际上企业的规模有限,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实习学生,高职院校因此无法完成学生的校外实习任务分配。除此之外,企业也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企业普遍热衷于选择成绩优异,能力拔尖的实习学生[1]

(二) 实习学生缺乏职业角色感

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进去岗位进行实习时,其实还是属于学生的。因此,他们的任职身份是双重的。这便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既要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又要秉记自己的学生身份,不断进行探究与学习,并且善于向企业中的前辈讨教。但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校内学习后,一时间无法及时转变自己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始终无法适应职场环境。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就始终无法具有职业角色感,甚至不能融入企业的生产环境。

(三) 缺乏完整的顶岗实习过程监控环节

顶岗实习期间的合作方涉及三个,除了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外,还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来配合完成。学生作为整个顶岗实习阶段的核心人物,要求其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实践技能,并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而这些都是需要高职院校在学生校内期间对其进行筛选的。顶岗实习学生质量的高低,将直接体现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高低[3]

(1)依托互联网工具:企业必须依托互联网来建立网络品牌,因此网络品牌也具有互联网的全球性、服务的连续性、动态性等特点。

(四) 顶岗实习工作与教学环节缺乏明显互动

有关顶岗实习学生的监控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企业来完成,而且还需要高职院校和在岗学生家长的配合作用。虽然我们屡次强调,要把顶岗实习学生作为实习阶段的主导者;但是当顶岗实习学生表现为懒散的工作态度时,企业管理者首先需要表明自己的监控管理态度,严格按照在岗实习保障体系来对学生的生产作业行为和态度进行约束。实习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与顶岗实习学生配合工作的目的。在此期间,良好的实习监控管理保障体系,对于在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两方面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二 对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中的监控管理质量保障控制点进行分析

(一) 控制顶岗实习岗位的质量

在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企业单位内部会组成考评小组对在岗学生实施全面监控管理,将在岗学生的行为和劳动成果记录下来,用来作为在岗学生成绩考核评定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这一方面,学生实习企业应该严格控制和进行顶岗实习阶段的成绩评定质量务必对在岗学生的实习笔记,生产作业进度等情况都做出了解。在学生结束在岗实习阶段时,企业将考核评定结果整理成报告,并且递交给合作的高职院校。

(二) 控制顶岗实习学生的质量

所谓的顶岗实习活动,即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基础的当代大学生,离开校内舒适的学习环境,去校外进行职场培训。这样一来,当代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就变得开阔起来,他们的学习班级也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呈零散性分布于各个企业,甚至是同一企业的不同实习岗位。学生在岗位进行实习期间,企业会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在岗管理,同时会通过监控管理学生的工作行为,对其进行工作能力水平的评定。而在此期间的岗位实习指导活动,是需要高职院校派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来完成的。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问题表现为:校内专业指导教师能力经验不足,或者是企业的监督管理过程过于松懈。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在岗实习期间工作积极性缺乏的局势出现[2]

(三) 控制顶岗实习成绩评定的质量

高职院校在为学生寻找专业对口的实习企业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顶岗实习岗位的质量。因为,倘若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缺乏配合,那么学校与企业的实习培训合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可能被要求去干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事务,甚至是企业要求实习学生做打扫卫生、端茶倒水这种杂活。高职院校应该寻找与自身优势互补的校外企业进行实训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合作过程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 分析建立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中的监控管理系统质量应对措施

(一) 利用保障体系来进行顶岗实习监控管理

顶岗实习过程是高职院校教学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在校学制为3年制,即学制前2.5年学生在高职院校内接受专业化技能教育,学制最后一学期学生进行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且将自己在此之前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生产阶段。我们可以认为,顶岗实习阶段是为高职院校检验人才技能而存在的。顶岗实习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现实状况是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岗位实习期间,完全没有顶岗实习工作与教学互动环节,学生也因此表现为不知所措的工作态度。

(二) 利用过程监管体系来进行顶岗实习监控管理

顶岗实习阶段的过程管理,是整个实习管理环节中最核心和根本的部分。由于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数目较多,并且呈非集中式分布。若想对大数量的实习点学生进行监控管理,高职院校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教师管理资源,显然这一监控管理手段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找到一种可靠的管理方式来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在岗管理。而过程监管体系这种管理方式,恰恰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的管理需要。通过在高职院校内建立完善的过程监管体系,使学校,企业,学生三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监控管理任务也因此变得容易起来[4]

(三) 利用实习考评体系来进行顶岗实习监控管理

由于在岗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长达一年,企业和学校若想对这部分学生实施监控管理,就需要利用实习考评体系来辅助完成。在考核评定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双方,分别对学生进行实习考评。企业的实习考评内容有:在岗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工作态度等。学校的实习考评内容则大多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考评。结束顶岗实习周期之后,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考评结果将作为学生的在岗实习表现。通过实习考评体系,企业和学校双方对在岗学生的监控管理工作就容易多了[5]

充分保障农民土地处分权是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农民的土地产权问题在法律规定上含糊不清,需要进一步详细阐述农民土地处置权和农民土地产权的具体规定。政府可以通过不断完善信访制度,充分了解农民的意愿,充分把农民的意愿落实在政策的每一个方面;并通过对农村干部的政治修养和规范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干部们的党性建设水平,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顶岗实习阶段的存在目的,是旨在利用重要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颇高的专业人才。由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许多高职院校都会在校内教学阶段穿插校外实训环节,也就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环节”。通过顶岗实习环节,将高校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和特点呈现出来。针对高职顶岗实习方面的不完善部分,希望高校领导人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能够重视与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红,俞校明,商玮,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质量监控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8-23.

[2] 王金岗.基于角色协同的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0):16-20+42.

[3] 吴远.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4,(09):67-69+80.

[4] 粟千.“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29):138-139.

[5] 叶琴.高职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设计[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3):144-145.

本文引用格式: 王晓平.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196-197.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7.093

作者简介: 王晓平(1982-),男,汉族,山东莱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实习管理、机电一体化、气自动化。

标签:;  ;  ;  ;  ;  ;  

高职顶岗实习校内外协同过程监控管理系统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