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模式探究——以蚌埠市为例论文_张咪娜,孙玉涛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模式探究——以蚌埠市为例论文_张咪娜,孙玉涛

安徽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逐渐引起各行各业竞相追逐的对象;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信息服务系统与"互联网+”的结合的创新可谓是珠联璧合,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开展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探究已成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条件。信息服务系统的核心是服务,而服务的本质又是抓住用户的需求,互联网作为信息资源的最主要集散地,如何利用互联网完善城市信息服务系统自然而然成为“互联网+”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服务;互联网+;城市信息化

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达7.2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占约83%。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促使我国有能力加快移动互联网在城市信息服务系统方面的普及应用以及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开展城市信息服务已然成为实现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创新目标的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公民需求的信息服务不断增加和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膨胀,借助互联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创新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互联网+”的发展浪潮推动了我国城市信息服务模式的再创造,互联网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城市信息服务系统模式,促进政府不断创新服务系统。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分论坛上,嘉宾对互联网时代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政府的治理模式和服务方式,激励政府不断创新信息服务系统,促使信息惠及民生。互联网的繁荣与发展,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手段丰富多样,人们获取信息服务的效果也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好,极大地拓宽了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渠道。“只有将互联网应用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去,才能让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司长朱巨望指出。

创新型城市信息服务体系,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技术覆盖城市或各大区域,形成丰富的信息服务体系,关系到政府工作、企业运营和群众生活,为公众、企业、外国游客和游客等提供有效丰富的信息服务奠定基础。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信息,市民迫切希望快速有效准确地定位到所需求的信息,并能够时刻查询。随着互联网使用率的不断攀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正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城市服务由侧重管理转向注重民生,社交网站已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公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社交网站帮助政府最大化互联网广告的乘数效应。

形形色色的信息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由政府不同部门独立搭建,各个部门职责不同,系统各自独立,导致信息无法共享,从而造成市民难以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因此,优化创新城市信息服务平台,首先必须建设一个集中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来管理城市信息。在政府信息服务系统中,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减少了中间层次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又依靠知识和电脑技能的工作方式,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减少了人员数目。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工作人员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是互联网信息技术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跨越时空,降低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再是跨地区、跨国界的政府机关联网办公,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既避免有形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又把行政系统和外界社会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明显降低政府治理活动的成本和费用。 从理论上讲,在“互联网+”背景下会给政府带来明显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社会和政府的全方位交流会极大地增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快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步伐。

在“互联网+”所推动的信息化,像所有技术的进步一样必然会带来制度体系的变革。城市信息系统创新探究将会为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带动电子政府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更新城市管理理念、重组城市治理结构等公共行政管理领域提出新的问题,也将会为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手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信息化是现今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开发、发展信息服务体系对推动城市信息系统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掌握着大量与增进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资源,应该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且广泛的运用,从而能发挥出城市信息系统的最大利用价值。提高城市信息系统利用率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能够引起民众较多关注的方法有①公共信息非垄断化。垄断是造成公共部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打破垄断,给予公众最大尊重--自由选择,由此来提高信息系统利用率和工作效率②采用激励机制,例如绩效工资制、优秀者的认可和奖励等来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处理效率,更好更快捷地服务大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蚌埠市逐年建立起比较系统完整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但是与较发达城市的信息服务平台相比仍旧有着较大的差距。政府信息公开被界说为行政机构遵照法定程序向民众或特定群体提供行政管理信息范畴、主体、流程、法律后果等要素构成的法律制度。探寻创新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目的在于创建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系,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监督政府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的创新应用、大数据等新兴信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能停止的全球趋势。而作为一个地区发展重点的城市,自然要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并要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政府互联网项目的快速发展为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同时也为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了硬性条件。但当前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城市信息服务系统角色错位,承当了商业网站或专业门户网站的功能;些许信息服务平台则在重复媒体的新闻报道。

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作为我国行政划分承上启下的中坚纽带力量,向上与省联系,向下覆盖县乡政府,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公众和企业联系更直接。 蚌埠市近年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建立投入运行以来,收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蚌埠市政府门户网站有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主办,蚌埠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蚌埠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旨在展示蚌埠良好形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信息公开的渠道、服务大众的桥梁、互动交流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以公开发布党委信息、提供便民服务和展开互动交流为主要内容。蚌埠市在建设城市信息服务平台中仍有诸多不足,信息公开服务层次低、信息公开不完全透明、公众参与热情度不高;部分政府部门更新政府信息不够及时全面准确,导致公民无法及时把握信息资源,得到合理的信息服务。政府向公众提供的大多数信息是在没有充分了解公民信息需求的情况下进行的,政府没有同市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是单方面的、根据自身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公民对政府提供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没有选择权。政府应当注重增加与公民的沟通,了解预测他们的信息需求,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需求。政府在利用互联网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时,也应当鼓励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城市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城市信息服务系统,政府应当扮演信息服务主体的协调者,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展开大范围的信息服务系统搜集与生产。城市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分散问题,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对其进行优化,向公众提供综合、高效、及时的信息服务。

互联网的特征决定着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服务系统的本质属性,想要把设计的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的城市信息服务平台变成生活实用的实体,提供公民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源,就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持续的信息服务系统,使公民享受应有的权利,给予民众最大的尊重,最终建设透明的高效的政府。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公民愈发重视信息资源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高水准的信息服务。政府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实践探索,城市信息服务质量将不断得到提离,城市治理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信训、吴小坤、高红波、王建磊、李珠、靳子亭、江凌、宋超,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

[2]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3]邹佳佳,智慧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浙江师范大学.

[4]林曙光、郭燕辉、张云勇、陈晓明,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系统,电信科学.

[5]李巍,城市圈创新发展中的信息保障研究,武汉大学.

[6]陈晓娟、杜葵、曹志菲、蔡潇,互联网_城市服务_信息平台应用_省略_的南京_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实践,上海城市管理.

注: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78108 高校代码:10378。

作者简介

张咪娜(1996.02—),女,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孙玉涛(1980.06—),男,山东烟台人,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系统辩识,算法设计与分析。

论文作者:张咪娜,孙玉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9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信息服务系统创新模式探究——以蚌埠市为例论文_张咪娜,孙玉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