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彼得堡到依云中国的全球愿景_上合组织论文

从圣彼得堡到依云中国的全球愿景_上合组织论文

从圣彼得堡到埃维昂中国全球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视野论文,圣彼得堡论文,全球论文,到埃维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5月26日至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三次会晤、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从俄罗斯的“英雄城市”圣彼得堡到法国的“矿泉水城”埃维昂,这次访问历时11天,横跨欧亚大陆,是胡锦涛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在外交领域展开的重大行动,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全球大视野。

世代友好话中俄

俄罗斯是胡锦涛主席这次出访的第一站。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等俄方领导人举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会谈,两国元首还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等三个文件。双方都表示,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俄关系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两国的睦邻友好,不断扩大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努力开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局面。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28日向俄罗斯媒体发表谈话时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的访问是“本着非常建设性、友好的精神”进行的。他说,俄中两国在所有原则性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俄罗斯和中国作为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希望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时考虑到两国的意见。中俄互为最大邻邦,两国建交12年来,两国关系发展平稳。特别是普京自1999年12月上台到现在这三年多来,在江泽民主席和普京总统的亲自推动下,两国关系更是大步前进,全面发展,现已跨入一个成熟、稳定的新阶段。从这一发展历程看,中俄两国政治互信日益加深,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传统友谊愈加牢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中俄关系面向21世纪新型关系的基石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16日,两国元首签署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用法律形式将中俄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好邻居、好伙伴和好朋友关系确定了下来,为两国发展长期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种友好关系是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家关系。它是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符合世界潮流。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正在得到充实和发展。两国还树立起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都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中俄在这方面合作的典范。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俄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中的97%已经划定,这意味着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边界问题已基本解决。两国首脑均表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对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和民主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中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正在得到强化并出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国经贸额在1992年仅为46.3亿美元,2001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2002年达到创纪录的120亿美元。今年头4个月,双方的贸易额达到4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胡锦涛主席在俄发表演说时表示,中俄经济互补性强,彼此取长补短、互利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各自国家经济的发展。双方要拓宽合作领域,探讨新的合作渠道和方式,积极推动大项目合作。在开展合作时,既要考虑本国的利益,又要照顾对方的利益,努力创造更好的合作环境。其中,中俄能源合作正成为双方扩大投资的新的增长点。普京总统在与胡锦涛主席会晤后说,能源合作是俄中关系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有多个合作方向。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对资源的需求很大。在这方面,俄中两国有自然形成的互补性,双方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普京表示,俄罗斯方面有计划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中俄之间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安大线”近日已经获得俄罗斯方面的认可,有望在年底破土动工。该石油管道起点为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终点至我国大庆,总长度为2400公里,800公里在中国境内。按照协议,中俄双方各自负责本国境内的管道建设,预计耗资20亿美元,2005年初步建成,开始向中国供油。初始阶段俄每年将向中国出口原油2000万吨,2010年后每年将输出3000万吨。该管线的建立将会大大提高中俄经贸关系的水平。

将俄罗斯作为胡锦涛主席第一次出访以及与俄方领导人的深入会谈表明,新一届中国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因为这一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将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此次访问,成果甚丰,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从长远看,俄中关系前途无量。

与邻为伴大周边

胡锦涛主席此行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的第三次峰会。该组织包括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个成员国。其前身是“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2001年6月15日,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晤,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其正式成立。六国元首还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为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此外也涉及其他一些方面,比如加强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等,它们对于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该组织拥有近15亿人口和辽阔的地域,已经成为各成员国之间加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发展前景十分良好。6国的合作充分体现了“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该组织已成为中亚地区重要的安全合作机制,也是中国大周边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对中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要影响,但上海合作组织经受住了考验,并开始在国际和地区重大事务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这次在莫斯科举行的6国首脑会议,是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从初创阶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六国元首签署和批准了关于该组织机制化建设的9份法律文件,并就其多边合作、对外交往做出重要决定。中国十分重视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该组织的成员国都是中国大周边的组成部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将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秘书处常设北京。

哈萨克斯坦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胡锦涛主席在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后访问哈萨克斯坦,体现了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哈关系的重视。作为中国西北的一个重要近邻,中哈两国有着1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就到过哈萨克地区。1992年1月中哈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1999年11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哈关于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加强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近年来两国的经贸合作也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潜力较大。同时,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也成效显著。哈方在打击东突问题上明确支持中方立场,两国应在联手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加强对话与协作。哈议会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哈前的5月26日批准了《哈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哈副外长阿布谢伊托夫说,该条约的通过为哈中两国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和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有组织犯罪和非法移民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胡锦涛访问哈萨克斯坦,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中哈睦邻友好合作,加强与哈的关系对稳定中国西部地区和哈萨克斯坦自身的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

胡锦涛主席此次访问蒙古,是继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后,中国元首再次应邀前往访问,受到蒙古方面的高度重视。1998年蒙古总统访华时,双方确立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近年来,中蒙关系发展较快,尤其是在经贸领域。目前,中国在蒙古的贸易与投资额均居第一位,所占比例高达40%左右。胡主席的这次访问将在增进中蒙两国间的政治互信、促进双边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有所作为。与对俄罗斯的访问一样,胡锦涛主席对哈萨克斯坦和蒙古进行国事访问,是我国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

南北相约埃维昂

胡主席此次欧亚大陆之行的另一个亮点是6月1日出席在法国“矿泉水城”埃维昂召开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尽管这是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以外的会议,但中国的与会仍成为埃维昂会议的一个亮点,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外电注意到,这是中国在新时期准备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的迹象。

所谓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经济关系等问题举行多边磋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因此通常将发展中国家称为“南方”,而将发达国家称为“北方”。八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八国组成。它由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七国集团发展而来。由于该组织包括了七大工业国,因此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今年八国首脑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增长、团结与安全”,即世界经济前景、全球贸易、建立负责任的市场经济、如何预防和解决经济危机以及打击恐怖主义、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地区热点问题等。

为加强对话,这次会议的东道主法国总统希拉克决定在此次峰会期间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经济新兴国家参加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八国首脑还将与参加“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国家领导人进行对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将参加上述对话。这将使这一对话能从全球视角、全方位讨论世界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问题。近两年国际局势动荡不定,世界经济增长大幅减速,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未受到应有重视、南北差距扩大,全球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这种趋势不仅危及南方国家的发展,连发达国家也难以独善其身,阻碍世界经济的增长。这就需要主要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共同谋对策,以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发展问题、促进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之时,中国则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去年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出现金融危机,中国则较稳定,这本身同样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中国非常重视南北对话,希望就当前一些重大的国际经济和发展问题与各国领导人进行广泛交流、坦诚对话,进一步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健康发展作出贡献。中国重视与八国集团成员经常就一些问题保持联系,交换意见,就重大国际发展和经济领域问题交换看法。胡主席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明确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应当包括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他说,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社会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创造出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富愈加悬殊、南北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趋利避害,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均衡、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是各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要求。

埃维昂创造性地把中国与八国集团联系在一起,胡锦涛主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元首第一次出现在会场之上,可视为中国与八国集团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参加与八国集团的对话。这将使中国多一个与八国集团进行沟通与联系的渠道。

中国外交展新貌

圣彼得堡和埃维昂无疑是近期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首脑云集,他们除了一系列的正式会晤外,还有众多的非正式会晤,使得这两个城市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世界领导人竞相开展重大外交活动的舞台。这是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在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发生深刻变动的重要时期,两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各国领袖的风云际会。中国领导人的出席和展开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展示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风采,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领导人结识和了解中国的新领导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这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中国外交思维中的开放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都有进一步增加。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的故乡,它在俄罗斯的历史上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荣获了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的“英雄城”称号。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的参加者大约有45个国家的元首,其中有八国集团及独联体所有成员国的领导人,欧盟所有20个成员国以及准备加入欧盟的10个“候补”国家的元首。胡主席将带去中国人民对圣彼得堡人民的友好情谊和良好祝愿。作为贺礼,中方向圣彼得堡市赠建了一座美丽的“中国花园——友谊园”。普京称,圣彼得堡是欧洲人了解俄罗斯的桥梁。埃维昂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日内瓦湖(莱蒙湖)南岸,四周葱翠的丛林、巍峨的高山、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其成为欧洲的旅游热点。这里的矿泉水久负盛名,故有“矿泉水城”之称。正是在圣彼得堡和埃维昂,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什、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等进行友好会晤,对发展中国与有关各国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外媒体认为,胡锦涛已成为“世界舞台新主角”。

非典挡不住中国对外开放之门。从近来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的思路更广阔、更灵活、更务实。从今年4月主持中美朝会谈、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向中东地区派特使,到回应与八国集团对话邀请,再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不再举行送迎仪式的礼宾改革等举措看,不论大小,无不展现出这一思路,令国内外耳目一新。当前国际风云变幻,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胡锦涛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在10余天的欧亚大陆之行期间展开如此密集、频繁的首脑外交活动,不仅标志着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正式登上国际外交舞台,而且通过这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外交活动和政策宣示,展现了新一届领导人务实、开拓、进取的风貌。胡主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看法和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扩大了中国的战略空间,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开放的中国。

标签:;  ;  ;  ;  ;  ;  ;  ;  ;  ;  ;  

从圣彼得堡到依云中国的全球愿景_上合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