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_孙斌

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_孙斌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疆南供电公司 84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为了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的高要求,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改善传统变电站管理方式,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从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概念出发,对电力企业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难点和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电力企业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前景,旨在提高电力企业变电站运行管理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概念;原则;重点;难点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施主要是将运维一体化和专业检修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模式,其可以有效的整合变电设备现场的操作、设备的巡视、运行维护以及维护检修工作的有机整合,以此来提升工作的效率,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以下主要对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一体化做研究分析, 其实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已经在很多的公司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本文主要对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最终实现所有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

1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概念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全称为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变电运维一体化是供电公司的综合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对电网的设备资源、技术以及人力等实施变电运行、检修和维护一体化合作发展,进行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一体化运维,创建按照电压等级进行运维的生产体系;是对传统生产作业方式的重大变革,将传统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协调、安全控制、生产质量、人力资源效能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由同一部门人员承担传统的变电运行和检修的双重职责。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将集控中心一分为二,一部分负责电网调度、监控管理,一部分负责对变电站的巡视及维护管理,实现对变电运维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变电设备检查、一般性维护的共同进行,在保证变电设备与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实现的意义

首先,其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对于相应工作人员的重组,可以有效的实现运行和维修人员之间的相互补充,从而也就减缓了人力资源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其次,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促使工作人员多项技能的学习,在保障有一个特长的同时也就有效的使工作人员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扩展提升。

第三,有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实现维修和运行人员以及工作之间的有机的结合,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可以学习和从事检修维护工作,相应的维护工作人员可以熟悉和掌握运行工作的相关技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第四,运检一体化的实现有效的整合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以及维护检修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使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 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行。首先,需要实行组织方式上的一体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单一的部门负责110kv及以下的变电站内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维护等工作,35kV及该电压等级之下的变电设备的检修也由该单一部门负责,1l0kV以上的变电运行与变电维护先由专业部门承担,当整合后的部门在人员配置及技能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再进行该部分内容的整合。第二,需要实行人员技能的一体化。在相关的工作人员接受完培训并获得证书之后,就员工技能的一体化实施逐步的实现,让部分运行人员在执行操作之余负责起部分变电检修工作,或让部分检修人员在实施检修的同时承担部分操作工作,而110kV及其以下的变电站中的接线方式相对简单、设备形式相对统一、技术难度较低,将其作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的起点具备可行性与科学性。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对电网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强调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策略的稳步性。这要求制定出一体化的实现策略所对应的具体的业务流程,分析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关键要素与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及监督机制。同时也需要重视员工全面系统的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与该部门和岗位相配套的薪酬激励机制,采用绩效管理机制对员工进行分期分阶段的引导,协助员工逐步转变思想,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逐步实现。

4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现难点

受传统电网运行模式的影响,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现过程中不可避免面临一些难点。

第一,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存在具体工作上的差异,增加一体化的实现难度,要想培育出合格的运维人员所需要的培训时间长。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的工作对象虽然都是变电设备,但变电运行要求工作人员的综合性知识比较强,变电检修人员要求专业性知识强。这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的差异给整合后的人员提出了综合素质方面的更高的要求,增加了知识的掌握难度,因此培养出合适的运维人员时间就相对增长。

第二,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后,失去了彼此之间的监督管理功效,安全措施容易出现不到位的情况。电网的传统生产运营模式下,如果需要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变更,变电运行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许可把关,并在设备的检修完成之后,由变电运行人员对其进行验收,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人员在双方的职责上有清晰明确的界限,到位的监督可以落实变电现场的安全措施制定与工作质量的管理,而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之后,可能会是同一人承担原本的变电运行人员与变电检修人员两者的责任,这样就失去了相互之间的监督管理功效,容易出现安全控制措施不到位的现象。

第三,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维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在传统的电网生产运营模式下,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由不同的部门、分区下不同的人员承担,劳动强度及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但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现之后,运维人员承担了原本分属于不同人员的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方面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运维的工作量与安全风险,如果此时没有与变电运维岗位工作强度与安全风险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将会影响电网上的一线工作人员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认可程度。

5 结语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和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在实施运检一体化的时候,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此来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的观念发生转变,同时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岗位的培训工作,注重工作人员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此来保障运检一体化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厚康.分析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中存在问题及其状态的检修[J].大科技,2012.

[2]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4325091.htm

论文作者:孙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  ;  ;  ;  ;  ;  ;  ;  

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论文_孙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