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研究论文_刘晗,李榜忠,张宝军,熊健

(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骨科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目的:分析及对比掌骨骨折患者分别以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治疗的疗效,且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患掌骨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50例,拟行克氏针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共50例,拟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且详细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掌骨骨折患者以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疗效较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更为优秀,并发症更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掌骨骨折;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疗效;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8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080-02

掌骨骨折的治疗方案较多,其中又以克氏针内固定方案较为常用[1],但实践表明部分患者治疗后的疗效通常不够理想,且易伴发多种并发症。为了提高患者的疗效,我们取本科室间接收的患掌骨骨折的50例患者,确诊后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可见效果满意,现总结治疗措施及疗效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掌骨骨折的100例患者,入组标准:(1)均经X线检查明确诊断;(2)既往均无手外伤史;(3)未合并手部神经血管受损;(4)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多发性骨折的患者;(2)无法接受内固定治疗者;(3)掌关节面严重受损者;(4)不配合本研究者。参考随机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包含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19岁,年龄最大的有62岁,平均年龄(36.38±9.46)岁。研究组共50例,包含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有19岁,年龄最大的有63岁,平均年龄(36.71±9.87)岁。两组的以上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参考组 参考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方案,臂丛神经麻醉后,于骨折远端做一纵切口,暴露骨折远端后,把克氏针两端制尖后,经拟行方法从远端骨髓腔穿入,再经掌背穿出,解剖复位后把克氏针经顺行插入近端掌骨基底位置,且合理固定。固定稳定后缝合皮肤,且对克氏针露出体位部分剪断且折弯。

1.2.2研究组 研究组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臂丛神经麻醉后,针对闭合骨折患者,经手背部做弧形切口,切开指伸肌腱旁筋膜;针对开放骨折患者,经原创口进入,按照创口情况酌情延长,最大化避开关节囊切开,清除骨折附近的血凝块与其内的软组织,且保留存在血供的骨折碎片。直视下复位骨折端,以巾钳固定骨片,解剖复位掌骨后,给予相应的微型钢板放入,经掌骨侧方、背内侧及外侧置入。然后以适当的钻头进行打孔,大孔完毕后给予相应的微型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对受损肌腱进行合理的修复并检查。内固定完毕后缝合切口,术毕。两组术毕后均常规行抗生素抗感染等处理,且合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参考相关文献[2]标准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疗效:①优:患者手掌、手指关节弯曲度≥220°;②良:患者手掌、手指关节弯曲度为180°~220°;③差:患者手掌、手指关节弯曲度<18°。(2)详细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纳入本研究内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数据,且置于SPSS 20.0统计软件内分析,其中前者经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且以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后者经[n(%)]进行表示,且以卡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若P<0.05即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对比分析

研究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如下表1所见。

表1 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对比分析[n(%)]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术后出现肌腱粘连1例,皮肤浅表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参考组术后出现肌腱粘连1例,骨不连3例,延迟愈合6例,皮肤浅表感染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0%,可见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低(P<0.05)。

3.讨论

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因暴力打击、重物砸伤导致,其中又以粉碎性骨折或横断骨折较为常见,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或治疗,往往容易导致骨折畸形等后果,甚至造成残疾,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时治疗该疾病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治疗掌骨骨折的主要原则为早期有效固定并尽早开展合理的功能训练[3],目前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案为克氏针内固定,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可有效稳定骨折。但因掌骨解剖结构复杂性的影响,且掌骨四周存在较大肌腱,故行该方案固定时很容易产生克氏针旋转情况,从而导致治疗失败。而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的固定技术,其治疗掌骨骨折的优点包括:钛合金材料,很少出现排异反应;选取的螺钉固定系统可达良好的加压固定效果;直视下开展手术能有效修补、松懈受损肌腱;有助于促进骨折及掌功能的康复。本研究经实践发现,研究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掌骨骨折患者以微型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的疗效较克氏针内固定方案更为优秀,并发症更少,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乾鹏,童锋,马建平等.微型钢板治疗多发掌骨骨折107例临床体会[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2):1470-1472.

[2]娄延举,姚一民,檀臻炜等.内固定支架治疗掌骨骨折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z1):88-89.

[3]陈逸民.掌骨骨折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977-979.

论文作者:刘晗,李榜忠,张宝军,熊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研究论文_刘晗,李榜忠,张宝军,熊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