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论文_宋晓洪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论文_宋晓洪

(身份证号:510922198009184381)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然后分析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测量,最后又探讨了节能型新型材料的应用,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切实有效的推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的发展,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工农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1.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要求

最近几年来,人们对绿色生态、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予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低碳”观念引入之后,切实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设计与施工朝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建筑工程招标单位,可把其当作一项硬性指标,列入到招标的条款项目之中,并且选择那些具备环保设施建设能力的开发商进行合作。下面将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要求相关内容:

1.1建筑学设计应保证科学性与实用性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各个环节之中,建筑学设计是首要环节,其要依据建筑美学、力学等对工程的实用性予以科学的设计,特别应该注意采光照明、隔热与保暖性等,例如,应该注意建筑的朝向、开窗方式、窗户宽度、墙体厚度等,若在这一阶段中存在设计不科学的地方,极易导致工程应用中照明、防热、采暖等设施的大量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时间与金钱的浪费,还导致了各种能源的浪费,有违当前绿色设计的思想理念,不利于进行环境保护。

1.2被动式能源应用与设计

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应用那些较为节能的被动式能源,现在常见的被动式能源包括:太阳能类能源,例如,太阳能热水器与太阳能电池等,这种设备能够切实有效的运用外在的资源来为工程提供夜间照明、导热以及采暖等功能,从而有效的节省后期机械设备的配置,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投入,而且耐用性、环保性较强。

1.3不可再生能源的设计

一般来说,在建筑学设计的合理性与使用性、被动式能源的应用等设计无法达到工程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补充以及应用。不可再生能源通常是应用机械设备给建筑工程提供电能、热能等从而有效的确保建筑物使用者能够正常的应用与居住。因为不可再生能源设备产生的资源损耗较大、折旧要求较高、工程成本较高等,在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少。

2.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的策略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开展外围护结构设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建筑通风、隔热以及保温等,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设计的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2.1建筑保暖设计策略

一般来说,冬季的温度较低,特别是在北方区域,冬季异常寒冷,在这种状况下居住与办公环境保暖性的重要性变得异常突出。保暖设计应该保证建筑物外围护具能够阻挡室温从内向外传播,进而有效维护室内的温度,给人们一种较为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就物理学角度而言,如果用K来代表外围护结构隔热状况,D来代表外围护结构对温度波动与热流波动产生的反抗程度,X来代表任意一个系数,此时可以把保暖性能表示为X·K·D。换而言之,在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越强,保暖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温度、热流波动反抗指数D越大,建筑的保温效果也就越好。K与D能够当作影响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状况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应该努力推动那些高性能的保温与隔热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现阶段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保温材料主要包括:水泥聚苯板、加气混凝土等。在工程施工中,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包括现浇法与辅砌法,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应该对保温层的含水率予以有效的控制。如果遇到天沟、檐沟等和屋面进行交接的位置,应该把保温层给延至墙体内超过厚度的50%;应该保证基层敷设的平整性与干净度,分层应该把上下板块通过接缝予以错开,之后应用同种材料对错缝予以相应的填充处理。

2.2隔热设计策略

一般来说,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隔热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第一,非透明体隔热,其主要用以确保夏日时期室外的热度不会传到建筑室内,特别是空调房间之中,从而切实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度。第二,透明体隔热,比如说:建筑窗户遮阳处理等。第三,绿化遮阳设计。建筑工程中,窗体这样通常是通过选择适当的玻璃类型与窗体结构设计方法来有效实现的。现在应用较广的窗体结构主要有:第一,推拉窗:两扇窗体能够通过滑轨实现向左向右滑动,能偶使得窗口开到50%的大小,但是因为两扇窗体之间存在着滑动缝隙,容易出现对流问题,使得窗户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不利于保持室温。第二,平开式:主要通过活页当作旋转点予以平开操作,因为窗户和窗框之间是通过胶条进行密封的,在关窗操作的时候可以把胶条进行压实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空隙,从而阻断对流,隔热性能较强,同时,平开式也是一种较为节能的窗体结构类型,但是因为平开式窗户通常较小,较易出现通风状况不好的问题。第三,固定式:主要是指把窗框给密封固定到建筑工程墙体之中,但是玻璃密封固定在窗框之中无窗户能够开关,这种窗体结构通常具有较强的隔热性与采光性,但是彻底封闭空气之间的流通,大多会用玻璃幕墙进行遮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不利于全面应用,但是可以当作一些窗体结构的安装结构设计。

2.3通风设计策略

不管是在什么建筑中,自然风都是最好的一项通风资源,在夏季温度不太高时,自然通风是人们应用的较为直接的被动式降温法,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外围护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应用通风设计来为建筑工程使用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环境。通常而言,自然空气的流动是由热压与风压的作用来实现的,但是工业和建筑工程的通风大多更注重风压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科学的设置通风开口,应该依据建筑物附近四季风压状况,以夏季当作一个重要的通过环节,应用科学的位置与角度设置导风设备与通风口等,尽量应用窗体当作通风的渠道,从而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投入量。除此之外,通风还应该注重人体的舒适度与具体位置,建筑窗体的开放应该和人体活动的高度保持相对一致。

3.节能型新型材料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现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新型节能绝缘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这些材料同时兼具环保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受到了很多建筑企业的重视。现在较为常见的节能绝热材料主要包括: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水泥聚苯板、玻璃棉以及岩棉等。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其是新型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的一种,其原料主要是硅酸铝纤维、海泡石等,加上一些优质的无机矿物为附加原料,在添加剂的影响下,通过各种工艺的操作成为一种粘稠浆状物。其主要特点为:隔热性能高、操作较为简单等。玻璃棉:玻璃棉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硅岩以及莹石等,其属于无极纤维。一般来说,玻璃棉制品的功能主要包括:耐腐蚀性、阻燃性、保温性等,其在房屋建设、管道工程等位置的保温以及隔热等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岩棉:岩棉的主要材料是辉绿岩或者玄武岩,其经过高温溶为无机人造纤维。这一新型材料的主要特点是:隔热性高、保温性强、吸声以及阻燃等,而且化学稳定性也较强,因此其在现代建筑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参考文献

[1]章克实.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144-145.

[2]任杰.探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9):122-123.

论文作者:宋晓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外围护的结构设计策略论文_宋晓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