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昌鼎建设有限公司 316000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后浇带功能作用进行介绍,针对建筑施工中具体的后浇带处理方法进行论述,从时间和断面结构选择、间距和宽度规划、预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对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展开分析,有利于提升后浇带施工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断面构造;模板;混凝土
建筑项目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为在本质上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使之和现今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不断优化和寻找新型的施工技术,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钢筋混凝土都会根据温度差异发生收缩以及膨胀现象,由此造成裂缝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之中,必须依靠后浇带功能以及底板处和墙体处的预留,有效增强工程施工质量。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后浇带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已经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运用。建筑之中,为了处理钢筋混凝土的变形收缩以及温度应力问题,常常得进行变形缝的设置,然而变形缝设置会引发双墙、双柱以及双梁之类的问题,这些都会对建筑外观以及平面布局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依照工程项目需求,依靠混凝土浇筑密实形成整体连续性结构体,便为后浇带,后浇带可以处理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问题,而且可以处理高低构造沉降变形的协调性问题。
2、建筑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作用
(1)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规划的分析
在现今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提高对后浇带作用功能的重视度,这之中的重要因素为,后浇带作用可以处理结构因为温度差异引发的裂缝问题,而且可以使得裙房结构问题与基础设计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建筑工程施工基地存在重力影响,这就导致建筑构造的不稳定性特征,所以必须要依靠后浇带技术,在准确计算后浇带的施工时间以及低级沉降信息之后,对裙房强度以及信息数据进行检测,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提高对裙房结构和基础设计问题处理的重视程度,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规划,依照相应的步骤程序开展工作,全方位展现后浇带的作用,这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有序进行,保证建筑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后浇带规划和施工工作比较复杂,参与其中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督力度,必须这样才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以及安全。
(2)结构因为温度差异出现裂缝问题的处理
在环境和温度的不同情况中,建筑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无论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都会存在温度差异。我国的北方温度和南方温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冬季温度非常低,就会导致混凝土建筑结构发生膨胀以及收缩现象。当温度升高的时候,混凝土就会因为不能承受这种压力而出现建筑的裂缝问题。建筑施工中温度的差异能对工程项目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温度差异的控制,预先组织安排裂缝处理方案,由此可以在混凝土变硬以后进行后浇带应用,确保后浇带作用功能的展现,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做法
通常来说,高层建筑工程的主楼和底层裙房基础都是在相同时间之内进行施工;所以,在填土工作完成之后场地的平整性可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使上部结构施工工作更加便捷。针对上部结构而言,不管是低层和高层同一时间施工,或者坚持先高层,后低层的施工原则,都必须将施工图纸视作参考根据,进行后浇带预留。对上部结构的梁和板、高层主楼以及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进行施工的时候,先进行施工后浇带的预留,当高低层全部完工后,继续浇筑工作,浇筑工作的关键性施工材料为微膨胀混凝土。两端上部的梁、板以及两端地梁全都能够很自然的形成一个智能体。
在完成高层主楼建筑施工后,在一般情况下,沉降量就已经达到了最终沉降量70%左右,这就使得剩余沉降的空间很小,这一环节,继续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填充施工,这两者间差异的沉降量能够维持到一个较低范围,而这样一来,永久变形缝结构会承担结构内力;而且,针对施工后浇带而言,一般应当在主建筑建设完成两个月以后,施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这个环节,混凝土收缩量需要处于60%-80%的范围内。
4、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要点分析
(1)选择适当的时间以及断面结构
进行断面选择的时候,必须选择与混凝土结构断面形式一样的,施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而这样做的原因为,断面的受力和力量比较均匀,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不会引发变形问题,同时,可以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完成沉降作业以后,需要进行后浇带的施工作业,主要原因为,两个月时间就可以将混凝土的建设工作完成。裙楼的建设任务量一般要比高层建筑的任务量更少,在非常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相关任务,然而沉降情况会比高层建筑更早,其对比来说,高层建筑的沉降量比裙楼的沉降量更高。因此,必须在完成高层建筑沉降之后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工作,同时,项目施工的时候,要对施工材料以及各季节差异性进行综合考虑,主要原因为,以上因素会对后浇带的施工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在施工图纸上做出准确清晰的标识。
(2)间距和宽度控制
开展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必须保证建筑结构稳定性以及整体性,保证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保证高层建筑物钢筋的承受力以及完整性,这样操作意义为,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如果后浇带跨度很大,就必须切断以及将钢筋切割,后期进行浇筑的时候将断裂钢筋连接起来。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宽度一般是不低于7厘米,宽度以及间距的设置必须合理,要根据施工图纸留设进行施工工作,依照现场情况,开展施工工作,保证间距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3)模板预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后浇带施工事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必须参照详细的施工情况,对模板进行预设。一定要参照设计图纸中的内容进行准备工作,进而确保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的前期环节,必须先对钢筋网模板进行预设,通过钢筋网模板开展施工作业,保证钢丝粗细以及长度都相同。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要受预设模板的刚度以及稳定性影响。品质有所差异,强度同样就会出现显著差异。所以,必须参照项目实际情况,有效进行选择,防止地下室的梁荷载高于钢支撑的荷载量,导致钢支扣减存在磨损问题。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的时候,必须将工程项目施工方案视作根本,开展施工工作,后浇带施工的时候,首先,必须对钢丝网模板的受力情况加强掌握,保证受力度处于承受要求之内。其次,在施行后浇带的垂直浇筑施工之时,必须先进行混凝土振捣。振捣过程之中,必须对混凝土过振问题引起重视,减少模块中钢丝网坏损以及模块中的钢丝断裂问题,保证形式不同的机械设施之间保持一个合适距离,减少混凝土水泥浆液流失。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对温度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进行控制,也可以防治裂缝问题,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处理基础规划以及裙房构造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必须遵循详细的施工要求,针对施工工序展开合理调整,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时间以及工程材料,开展施工工作,使垂直施工缝得到妥善解决,选择最适当的施工温度,保证后浇带保护工作的有序完成,保证后浇带的施工效率,要使后浇带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尽陶.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作用以及施工技术分析[J].同行,2014(1):27-28.
[2]姚向姚.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作用以及施工技术研究[J]. 江西建材,2014(7):96.
[3]朱纵仲.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作用功能以及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2015(8):77-78.
论文作者:江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结构论文; 工作论文; 差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