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论文_和英林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论文_和英林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邢台市 05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事业取得了不错成效,在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求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为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使用混凝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建筑施工需求和设计图纸中的要求,来进行科学的混凝土配比,在经过混凝土试验检测后,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过程中,以此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试验检测;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和混凝土检测技术意义

混凝土检测技术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意义重大,在很多建筑分支行业都都有广泛的应用。在现阶段工程建设中,加快混凝土检测技术优化,提高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加强其实际运用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和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通过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制度,提高工程建设检测技术水平,可以保障混凝土性能的完整,保证其在建筑物中充分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质量问题带来的建筑安全隐患,促进建设项目质量水平的提升,推动我国建筑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经济节约型社会。

2现阶段混凝土试验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在进行混凝土试验检测的时候,并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流程来执行工作,取样的时候缺乏客观性,所选的是质量较好的混凝土样品,无法反映出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状况,而且有些施工单位存在违规操作,在结果上进行造假,这直接违反了混凝土试验检测的规章制度,而且也没有发挥出试验检测的作用;第二,部分检测人员在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存在失误;第三,除了主观方面的原因之外,检测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原因,这是因为混凝土成型尺寸较大,试件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够标准,以致于试验人员很难对其进行严格的试验,难以遵循试验规则中的规范操作要求,这直接影响了试验结果。

3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

3.1回弹法

检测人员采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以此可以确定混凝土强度。回弹仪由一名瑞士人发明,它操作简单,具有成本低、测试速度快的优势。回弹法是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常会使用的非破损试验方法,回弹法测到的值越大,混凝土强度就越大。但是,回弹法的缺陷也很明显,这种方法受到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影响,并且对混凝土内部的问题无法检测。

3.2钻芯法

钻芯法是一种半破损式的检测方法,因为要使用钻芯法,就要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获取样本,进行抗压测试,这样就对本体混凝土造成了破坏,但检测结果是真实可靠的。由于会破坏混凝土本体,所以大量使用此法是不可行的。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就是使用范围广,当对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表示怀疑,混凝土质量受施工、材料或养护的影响时,混凝土遭受火灾等不可抗力时都可以使用此法,而且,此法的测量结果也真实准确的。此法的缺点也很明显,会对原结构进行破坏,并且取芯的位置和数量会被限制,取芯时必须避免在主筋、预埋件与管线的位置取芯。

3.3拔出法

在尚未凝固的混凝土中预埋金属固件,再测预埋件上的结构拉力,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这被称之为预埋法。待混凝土硬化后,钻孔将膨胀螺栓埋入混凝土中,这被称为后装法。预埋法的使用时间往往是确定混凝土已经停止养护、拆膜时间等。要检测已建结构混凝土强度时,可以用后装法。在单个构件检测的时候,至少选择三点进行拔出实验,当测出的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间差值大于百分之五时,就需要在拔出力测试值的最低处附近额外加两个点。拔出法的测点应分布均匀并避开。此法测试精度很高,使用便捷,适用范围较广,但同样存在缺陷,使用此法检测时,检测部位会微破损。拔出法虽然适用范围广,但是不宜在受到冻害、化学腐蚀的混凝土上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超声脉冲法

根据超声波在在混凝土中传播速率可以得出被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越强,超声速度越快。在数据统计之后,可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强度与超声波之间的关系。在混凝土检测中,测试面一般选择浇筑混凝土的浇筑侧面,并且测试面需平整、干燥。另外,测试的每个区域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米。根据测试标准,在混凝土表面进行耦合处理,能有效减少反射损耗。此法属于无损检测分析,适用范围较广,使用方便。

4提高混凝土检测技术的有效措施

4.1改革检测技术,提高其发展水平

首先,混凝土检测工作人员可加强对各检测技术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查漏补缺,弥补传统技术的缺陷,并发扬其检测优势;其次,要了解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检测设备、检测工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加强新型检测技术的引用和融合,完善混凝土质量检测操作流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升混凝土检测技术的发展水平。

4.2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加强专业素养培养

首先,要树立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强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混凝土检测知识讲座和学习培训,进行检测技术实操演练,切实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检测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与配合,确保检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范作业,促进混凝土检测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

4.3加强检测管理工作,完善检测体系

混凝土检测工作首先要按照要求选择样品,并按实际检测需求选择适量的检测点和检测区域。另外,要加强检测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混凝土检测规范体系,加强混凝土质量监管,加强混凝土检测监督力度,不定时抽查混凝土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使检测人员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严格执行检测规范,改善混凝土施工质量,最终减少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4.4对水化热温差加以控制

一方面,在混凝土里面需要加入一些减水剂和粉煤灰,而这些物质的加入主要是为了把混凝土的使用率降低,也可以选择一些水化热低的水泥,并经过对施工方案的不断研究,提前计算水热化。对混凝土中心、表面和平均温度的温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环节中应该及时检测混凝土模具入口温度和表面温度等,并且,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保温方案。另一方面,对边界实行优化。混凝土的基础底部理应当设置一层防水系统,假设需要在基础顶部设置防水层,就必须垫层中添加沥青毡层,以防止对混凝土基础收缩约束过多,从而降低温度应力,解决了应力集中的状况。在混凝土构件的转角和空洞周围设置斜向刚劲,以此来规避截面突然变化,处理应力集中的现象,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频率,并进行合理的加固。并选择钢筋直径和间距较小的充当混凝土基础底板和壁板之间的配筋,并对全截面中的含筋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并使用对称方式来实行布置,而配筋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10~15cm之间,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构件中出现的裂缝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是为了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有效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单位的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艳.关于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6):100-101.

[2]陈宝川.浅谈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13+15.

[3]贾婧.混凝土材料性能检测和影响因素探索[J].居舍,2019(06):27.

[4]陈夏.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法的技术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5-16.

[5]李建斌.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方法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09):32-33.

论文作者:和英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论文_和英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