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_球虫病论文

鸭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_球虫病论文

鸭球虫病的诊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虫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病原:国外报道鸭球虫有8种,分属于3个属。我国部分地区近年来暴发的鸭球虫病,是由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菜氏温扬球虫混合寄生引起的。

2.流行病学:凡被病鸭或者鸭的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都可以成为卵囊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饲料人员也可以机械传播。各种年龄的鸭都有易感性。雏鸭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病鸭康复后成为带虫鸭。

3.症状:急性型感染后第4天出现精神萎顿、缩脖、不食,好渴、喜卧等症状,排暗红色或深紫色血便,多于第5天急性死亡。有些第6天后食欲逐渐恢复。耐过病的病鸭,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慢性型一般不显症状,偶尔拉稀成为散播鸭球虫病的病源。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病变综合判断。急性死亡的雏鸭可根据病理变化和肠粘膜涂片镜检作出判断。

5.防治:加强卫生管理,鸭舍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粪便,防止饲料和饮水被鸭粪污染。饲槽和饮水用具保持清洁,经常消毒。治疗用药,一般选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三四天的药物,如尼卡巴嗪、磺胺喹恶啉、呋喃唑酮、氯苯胍、速丹等。为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可以采用在短期内有计划交替使用抗球虫药的办法,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疗效。

标签:;  ;  

鸭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_球虫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