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王靖元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王靖元

(五凌电力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 贵州省镇远县 557700)

摘要:继电保护属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展开了讨论,以期为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引言:电力事业的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安全稳定运行是实现电力系统功能的重要基础,而继电保护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部分。如今电力系统规模逐渐扩大,系统功能日益完善,这对于电力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实现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水平的提升,有必要加强对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研究。

一、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自动化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继电保护,参与继电保护的装置便是继电保护装置。电力自动化在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电力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可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监测系统在运行中的数据,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保障。

(2)供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可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分析故障的原因,从而为故障的排除提供有效的指导。有效排除故障之后,便可防止故障对系统和设备造成更大的破坏,从而确保系统与设备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3)在电力系统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继电保护装置可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减少故障所造成的损失。

二、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具备自动识别故障、自动选择停电的功能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出现故障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及时的识别故障设备,并切断其电源,以免故障设备对电力系统当中其他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停电范围,降低故障问题对整个系统产生的影响,确保用户的正常用电,未出现故障的设备仍然能够保持工作状态。

2、具备故障后快速识别并发动指令的功能

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问题的情况下,继电保护可以及时发出指令,切断故障设备,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快速的反应能够有效的降低故障设备产生的影响,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故障引起的损失,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具备高灵敏性的功能

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的对故障问题进行识别与判断,可以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分析故障的原因、确定故障的类型,以便于快速做出反应,体现出高度的灵敏性功能。

4、具备传递信息可靠,发出指令准确的功能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快速的且准确的做出反应,而不会发生误动或拒动的现象,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其实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比较难控制的,这种可靠性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可靠性系统太高,可能发生误判,发出错误指令,造成系统设备突然停止,可以降低一些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如果可靠性系统太低,可能发生拒动的事件,即发生设备故障了,整个电力系统还反应不过来,不能及时发现故障,这样会带来很高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应用

1、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想要确保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就必须要具有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而当前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机制不完善所导致的。为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应当做好以下两点工作:(1)对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安全管理职责得到落实,使各岗位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任务,全身心的投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安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而是其对于自身的责任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工作中存在一些疏漏,引起安全问题。(2)针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奖励惩罚制度进行完善,这方面制度的完善主要就是针对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够问题而提出的,只有促使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把该项工作和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最终的安全管理效果,该制度的完善可以借助于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来进行构建,进而也就能够有效提升其最终的安全管理实效性。

2、提高技能,确保操作标准规范

在继电保护操作中往往因为操作不当引发二次事故,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在继电保护操作中必须要坚持操作规范,开展标准化作业,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对于可疑危险源进行正确分析和评估,将不规范操作引发的失误降到最低,操作人员要避免经验主义,时刻提高警惕。另外,要加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必须要提高继电保护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因为在继电保护工作中对文化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加上当前继电保护装置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需要文化素质更高、技术更加熟练的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因此要加强人员培训,让他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充分适应飞速发展的电力自动化形势,避免工作中不安全行为的出现。

3、确保供电网的可靠性

电网的可靠性主要是指电网的充足性和安全性两项指标。充足性表示电网内有足够的发、输、配电设施来满足用户的负荷需要(不仅是发电功率和供电负荷的平衡),它是按静态的或事故后停运的状态来分析,一般是指元件是否过负荷、中枢点电压波动是否越限等,它是表达电网静态情况的。目前对大电网供电充足性评价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并可以用来计算大电网及其供电点的充足性指标。安全性是表示电网发生扰动时的承受能力,也就是对任一种扰动的反应能力,包括局部的和大面积的扰动及失去主要电源和输电设施的情况,它是表达电网动态情况的。大电网的安全性是用一系列的准则来评估的,如果它能承受某种给定事件条件,则电网被认为是可靠的,如三相或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一条线路检修时另一条线路故障等,但这类准则不能反应事件的风险或概率。从对运行的影响来看,充足性不足可以引起局部电力不足,而安全性不足将造成停电的蔓延甚至整个电力系统停止运转。目前大电网的可靠性评估只涉及充足性,用概率方法分析安全性则是将来的目标。

4、把握好安全管理要点环节

对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其最终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应该重点把握好相应的安全管理要点内容,这种要点内容的全面把握其实主要就是针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程序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而言的。一般来说,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要点主要有两个方面:(1)要针对具体安装好的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如此才能够保障其在后续的安全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2)加大对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检修,尤其是结合其自身的运行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检查,保障其能够较好地运转,避免出现各方面的故障和问题。

结语:伴随着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断完善,其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正常发挥,那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这样才能使其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及时解决好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将故障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充分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优势,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陈学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212-212.

[2] 郑腾.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131-131

[3] 李林锋.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之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69-69.

论文作者:王靖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论文_王靖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