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_吴开波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逐渐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开始凸显出来。可以说,道路交通设施完善程度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当前城市的发展速度。近些年来,我国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相关部门通过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其规模与建设速度的不断增长。为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我们也需要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本文便将针对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市政交通;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可以说,城市中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成质量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其中,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项目质量无疑更加的重要。在最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并且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但是实际上,其在项目投资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投资额与投资效果不成正比、施工项目的环境资源利用率较低以及项目施工规划性较差等。可以说,我国的道路交通建设一直以来都受到极高的重视。相关部门往往将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视为非营利性项目,并且采取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投资机制,但是这也导致很多项目的资源浪费严重。如今许多工程项目都已经沦为了所谓的政绩工程,不以满足人民群众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少有对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这些都使得道路交通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愈演愈烈。

1、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的特点

上文提到,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相关部门的规划中属于非营利性项目,故而其拥有着较高的公益性、服务性特征,并且政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也会给予指导。这些都决定了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与传统项目后评价相比将会具有有着如下几点特点。

首先,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目的便是为城市内居民提供服务,而非通过道路建设为市政部门提供经济效益。市政道路是一个城市的命脉,城市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所有活动都需要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因此其带有浓厚的公共服务特性。其次,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虽然不能够为建设部门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其仍然能够产生较为多样化的效益类型。在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城市居民以其为基础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厚的国民经济效益;同时,道路交通设施也为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从而得以间接的创造出社会效益。

2、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市政交通基础建设项目从本质上来讲应当属于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而对于市政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便是指:根据当前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在工程项目建设完工之后根据项目的效果、质量对项目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与分析。如果项目施工环节中存在问题,比如说与原定施工计划相左、没有达到施工项目的预期要求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其他问题等,便应该积极分析出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造成的后果,及时录入档案,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或是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3、建设项目施工后评价对象

项目后评价是对已经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回顾与总结、并给予相应评价的工作过程。其工作对象范围直接包括了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之后的各个阶段。具体来讲,建设项目施工后评价的对象主要有如下几项。

首先需要进行评价的便是施工环节与施工技术步骤。一般来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施工环节主要可以分为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以及项目运营阶段四个基本环节[1]。这四个环节紧紧相扣,故而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为题都会对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项目完工后,工作人员便需要对建设项目施工的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即对施工过程中对待各类突发问题的解决效率、工程既定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各类物资材料的消耗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的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在市政交通基础建设项目正式投入使用之后,工作人员便需要根据其性能展现、任务完成量等标准对其目标完成度进行总结与评价。

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工与投入使用并不意味着整个项目已经完全结束,其后还有较多的后续工作等待完成。首先,是对于能够影响到项目可持续性的项目固有因素的评价工作。像是施工团队的人力资源配置、技术水平、经济状况、管理技术等[2]。这一类因素相对而言较为容易甄别,并且也极易解决其产生的后续问题。其次,便是对于能够影响到项目可持续性的项目外界因素的评价工作。如市场环境、国家政策、自然环境条件以及资源物料条件等。这一类因素所带来的项目可持续性问题相对较为棘手,但是如果在建设项目开始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调研工作,仍然可以加以规避。

4、层次分析法

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其包括从立项开始,一直到项目正式运营为止的各个环节。因此对于建设项目后评价来说,所需要考虑的因素相对较为复杂。想要做出较为公正、平衡、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项目后评价,必须从各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采用过程评价方法完成建设项目的工程后评价工作,具体如下。

首先,进行过程性评价需要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各个因素进行层次划分,确定每一项因素对于建设项目而言的影响程度,即重要度。对于不同的项目而言,不同因素所具备的重要度不一定相同,而且有些因素可能并不会对项目本身产生影响,故此时需要对原有的工程项目重要度层次划分进行适当增添与删减,以保证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每一个单项工作,进行过程评价时可以将评价等级以此分为A、B+、B、C+、C五个等级,并根据该工作的实际情况给予评价,从而得出具体分数。为了能够让评分更加细化并且预备一定的说服力,则需要在评分之前进行项目评分标准的制定,使评分工作有据可查。

其次,便是对各项分值的计算。在对于各项工作的评分工作完成之后,便可以采取下式对其进行计算。

其中,Qij表示各分项指标所得分值;Qijk则表示各分项指标所包含的单项指标对应的评定分值;P表示相应权重;而n则表示具体的项数。通过该式我们便可以得出各分项指标,从而进行单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工作,从而进一步得出每项工作以及各个影响因素对于项目而言的重要程度,以便在日后的建设工作中进行规避并采取有效措施。

5、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而言,层次分析法无疑能够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将整个市政道路施工项目看做成一个整体,即一个系统。工作人员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计算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最容易导致施工问题发生的因素所在。由于层次分析法所用的每一项评价内容都是具体量化的,因此所得出的结论相对而言更加精准与明确。同时,在进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时,所需要考虑到的各类因素较为复杂。如果依靠传统的项目后评价方式则很难对各项因素进行系统有效的分析,而通过层次分析法则可以难以量化的全部问题转化成多层次单目标问题,从而简化分析步骤,提高分析效率。

但是层次分析法也并不是没有任何缺点。首先,在进行层次分析之后,所得出的结论仍然基于工作人员手头所有的数据。换而言之,其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指出施工项目中的不足,却无法提出全新的方案。其次,数据的定量与定性研究难度较高。为了保证所得权重相对较为中肯,便必须尽可能的增加所研究单目标范围,但这无疑提高了项目后评价的整体工作量,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6、结语

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它的项目后评价工作,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为推动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时念武,贾勇,郭艳柳,赵晓文,王翠市政公用设施综合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Information of China Construction,2015-4

[2]张新良,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建材,2015-17

论文作者:吴开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_吴开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