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案例---信任、关爱助孩子重拾信心论文_蒙爱利

育德案例---信任、关爱助孩子重拾信心论文_蒙爱利

上林县民族中学 蒙爱利

一、案例背景

九(3)班的班群,群里有65个成员,基本上都是活跃型的,都是群里的“话唠”,每天就学校里的事,班里的事,各科任老师的特点,各科上课的进度等聊个不亦乐乎。之后我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班里的李梅同学在论坛里特别活跃,可这位女生在教室里从来不出声,老师提问也不站起来,偶尔站起来也不回答问题。有一次我去他们班上课,课代表不在,我就随口叫李梅帮我把同学作业给送到教室,没想到她竟然一口回绝了我说:“老师,我没空,您叫别的同学吧!”声音不大,但我能听得出她坚定的拒绝。从此我就一直以为李梅就是那种性格内向的人,是不善于言谈的人,做人做事缺少积极性。也许她害羞,腼腆才会这样。可在教室几乎从不出声的人儿,怎么进入了Q群,却变成了无话不说了呢?

于是,我开始研究在Q群里李梅的一些回应者,发现最早在Q群里回应李梅的,往往都是班里成绩最拔尖的潘佳佳和赵颖。这可是相当奇怪的组合:潘佳佳和赵颖在教室里可是活跃分子,可这俩儿怎么就跟那个“三棒都打不出一个闷屁”的李梅那么要好?我决定先从班主任那里寻找答案。

李梅,女,在班里成绩优秀,家住农村,父亲在国税部门工作,母亲务农,家境殷实;家里兄妹二人,她是最小的;从不与他人有过节有茅盾,但也从来不主动帮助别的同学;死党有两个,一个是赵颖,另一个是潘佳佳,三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每天几乎都是形影不离。我更是惊讶了:李梅的成长环境不错呀,按道理应该是天真烂漫,每天笑声不断才是呀,为什么在人前沉默不语,在人后却异常活跃呢?我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原来,刚开始的时候李梅也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去外地开会,体育课就变成了自习课,很多同学们都在忙着写班主任吴老师布置的作业。李梅很快写完了,就天真的以为这节是体育课,做完作业就可以随随便便玩了,就开始在班里大声说话,很快有一帮同学也开始附和她,教室里变得越来越吵。没想到这时候班主任吴老师却进了教室,其他人立马噤声,可李梅背对着门口,嗓门丝毫不减,吴老师脸就黑了,大声的训诉李梅爱出风头,当时李梅就哭了,但让她从此不愿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还不止吴老师的批评,从此后,班里调皮的男同学就给李梅起了个外号叫“爱出风头”,从此李梅就再也不爱在有人多的地方说话了。

二、案例分析

我知道,小学时候的吴老师和一些同学给李梅带来了太多的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的她就像惊弓之鸟,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如下的心理特征:

(1)谨小慎微,缺乏自信(2)内心脆弱,在众人面前没有安全感

(3)对人不信任,防备心理过重(4)害怕暴露自己,担心因为暴露而受到伤害

(5)做事没有积极性,对人对事都缺乏主动性

三、过程

我想,要想改变李梅,主要的方法应该是把她晾出来,放在大太阳底下晒一晒,让她习惯于阳光,习惯于阳光的照耀,并且从此恋上阳光的味道。于是,我开始联合班主任制定了一个比较周密的计划。

首先,先在班会上向全班同学明确,展示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不等同于好表现,爱出风头。年轻人就应该大胆的向世人们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而不该隐藏自己锋芒,既然是金子,就一定要发光!

接着,以班主任的名义,给李梅设了一个官位:早操领操员。之所以设这么一个“官位”给她,是因为这个工作能迫使李梅每天都得把自己暴露在同学面前,而且是全校同学面前,这样就可以一点一点的消除掉她的羞怯心理。同时,领操员具有一定的领导性,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准确到位,来不得丝毫懈怠,然后全班同学都跟着她的动作和节奏去做,加强了她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更使得她在众人面前的自信心得以重拾。看着领操台上李梅娴熟的动作,我知道我们的第二步成功了。但要完全消除她对人的防备心,我们还得再进行第三步:让李梅习惯与他人合作。四月份是春游的好时节,我和九(3)班的班主任决定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来一次春游与野炊的完美结合。我们把李梅和几个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同学编在了一个小组。这次野炊的主要内容是包饺子,孩子们从采购、剁馅,一直到动手包饺子,都得自己完成。之所以故意把几个动手能力差的同学与李梅编在一个组,目的就是想充分的调动李梅的积极性,培养她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把她能干的一面再次展示在同学们面前。果然,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中:她们组的采购任务光荣的落在了李梅的身上,要包饺子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围上去看李梅是怎样包麦穗饺子的,个个还嚷嚷着要她教,只见李梅一边示范,一边微笑,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想,往后再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活动,我们的李梅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让愿意与同学亲近的。

四、效果

通过近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李梅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教室里处处可以看见她为班级忙碌的身影、而且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虽然,我知道李梅已经在慢慢的改变,但是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关注,希望她的微笑永远留在脸上,刻在心里。

五、 反思

(一)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及时掌握情况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学生受到的挫折往往是由不易察觉的挫折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情况,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防微杜渐。

(二)创造条件,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重大的挫折,学生难以承受,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让他们重拾信心,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取得成功,使他们认识到“我一定能行”,并经过不断的努力,使他们看到自己确实能行。

(三)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

在教育时,尽可能地避免负面行为,更多地鼓励,积极地评价,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自信心,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改善在人际关系和班级中的地位。

论文作者:蒙爱利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育德案例---信任、关爱助孩子重拾信心论文_蒙爱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