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_孙伟

浅析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_孙伟

孙伟(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教师幼儿园 山东 潍坊 261021)

摘要:现实中幼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给人们以严肃警示:人身危险无处不在,加强教育至关重要。安全课题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突出地位。本文通过剖析幼儿安全教育现存的薄弱之处,接而对症下药,阐述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望对日后的幼儿园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安全课题;薄弱之处;有效途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154-01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幼儿是祖国充满希望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安全历来受到各界高度的重视。幼儿园作为幼儿的“第二家庭”,应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功能,为加强安全教育而不懈努力。

一、安全课题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严肃强调,幼儿的生命与健康是幼儿园是必须保证的首要事项;2015年,公安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下达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必须落实的重要通知;2017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确定“把校园(幼儿园)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的指导策略;2019年9月2日,正是金秋开学季,为督导社会各方长鸣安全警钟,确保幼儿学生安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最新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申令压实安全责任、化解安全隐患、强化周边安全、强化三防建设、提高防护能力、强化责任追究六大方面。

由上述一系列颁布施行的文件可见,安全课题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突出地位,对于幼儿众多的幼儿园更是如此。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未发育完全的状况下,对安全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对防范及自救措施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现存的薄弱之处

幼儿正在处于的成长阶段是导致他们易受外界或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一方面,他们的智力、感知能力、运动能力尚在发育,在理解、接受新事物时通常要比成人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也未发育完全,即便是习得了有用的安全防护与自救的知识,在紧急情况下身体也难以及时地做出回应,微弱的力量在实际的伤害面前仅仅是螳臂当车。此外,幼儿常常会出现遗忘的现象。例如,尽管家长和老师多次教育,不能咬指甲、饭前要洗手、上下楼不要推打、不对别人打喷嚏,幼儿应承后又抛之九霄云外的事不足为奇。幼儿园教师在实施安全教学方案时不能不考虑儿童的学习能力、身体情况和心理年龄,并安排幼儿能够接受的教学环节,否则极有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后果。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薄弱的原因之一,主要问题有教育内容成人化、教育方式僵硬化、教育评价单一化。教育内容成人化,是指以分列成纲或单向输出的方式给幼儿讲授安全知识,简而言之就是不考虑幼儿的心理特征,把教育幼儿变成“灌输”幼儿,生搬硬套、缺乏趣味、收效甚微。教育方式僵硬化,在很多时候表现为单纯讲授、不考虑幼儿的课堂参与度、不以幼儿为课堂主体,鲜少采用能够吸引幼儿的教学辅助工具,如有关安全的故事、图片、视频等。教育评价单一化,即教师在内容讲授完毕后不重视幼儿的反馈或敷衍性地检测、评价。幼师本身的不重视自然会导致幼儿群体的一知半解甚至毫无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幼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幼儿园安全教育必须提上日程的事件。

幼儿园与家长、与相关安全机构缺乏有效沟通亦不利于安全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毫无疑问,家长对幼儿的平时表现最为熟悉,更清楚幼儿在家中常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例如幼儿是否会正确使用刀叉筷子、是否会记得饭前及便后洗手等等。如果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到位,知悉应该帮助幼儿学习哪些方面的安全常识,那么就有助于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安全机构包括消防单位、医疗单位、公安部门等等,积极与他们沟通,便于获得专业性的指导和分析。幼儿园应积极地改进沟通环节,致力于建设家校社区联合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

三、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趣味化的教学

寓教于乐,玩中有学,是幼儿教育最理想的模式。有些在成人眼里看似普通的知识在幼儿的世界里却是枯燥难懂,为了安全教育的成功进行,幼儿园教师必须采取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模式,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或是采取声情并茂、拟人类比的描述方法。在讲到用电安全的防护知识时,光口头传达“触电危险”、“触电致死”之类的口号并不能很好地警示幼儿,因为他们既没有触电的经历,也不知危险如何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转换教学思路,带领幼儿触碰稍烫一点(注意把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热水,引起他们的痛感,借机告诉他们,触电的感觉与这种被烫到的感觉相似,因此在任何场所都不要用手去摸电线和插孔。在体验到了痛感之后,幼儿们对触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也大致明白了远离电线、电杆、通电电器的意义,这就算达到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日常化的教学

安全教育不止意味着开设专门的课程,讲授既定的卫生保健、交通安全、用水安全、用电安全、消防措施、自救措施等知识,更意味着在日常生活、其他课程中贯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需要用到剪刀等锋利物品的手工课上,教师应细心讲述正确使用锋利物品的方法,亲自示范;然后在幼儿使用锋利物品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在幼儿操作不当的时候手把手地指正。在上下楼梯时安排幼儿有序排队走过,避免推搡碰撞的事件发生。总而言之,安全教育要把安全意识贯彻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幼儿的良好习惯。

(三)实践化的教学

有些安全知识光靠语言教学无法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需要切身体会或演练才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像避震逃生、火场逃生等生活中不常出现的场景,就需要进行演练来丰富细节、加深印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幼儿园在进行这些演练时要保证过程的规范和正确性,以免教给幼儿模棱两可甚至是错误的动作。如果条件允许,幼儿园可以邀请派出所、消防办或其他安全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切落实幼儿的“安全一课”。

四、结论

当前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加上幼儿弱小且危机意识不足,幼儿园应重视幼儿的安全启蒙,注意教学方式,开展趣味化、日常化、实践化的教学,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乔旻.试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现状及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04.

[2]戚菊兰.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略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29.

[3]黄佳佳.浅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才智,2018(14):109.

论文作者:孙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浅析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_孙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