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使用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论文

社交网站使用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符婷婷,李 雄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昆明 650500)

摘要: 为探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不能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三条路径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自尊的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合理使用社交网站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社交网站使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度

如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服务平台——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综合性社交应用使用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别为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1]。社交网站独特的社交导向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愉悦的社交互动体验,这种愉悦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社交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用户有机会向他人倾诉自己和表达自己[2],满足用户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交网站上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使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和提升[3],从而提高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站使用成为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价[4],作为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反映,是判断个体社会适应程度的指标之一。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生活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而社交网站可以帮助人们获知他人感兴趣的资讯和话题,有助于人们维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交网络,因而探讨社交网站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认为,社交网站可积极作用于生活满意度[5],具体来说,个体可以通过使用社交网站获得归属感[6]和社会支持[7],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感到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或满意程度,是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及可能获得社会支持的信念[8]。领悟社会支持越高的个体,生活满意度也会越高[9]。为验证社交网站使用是否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生活满意度,本文假设1为:领悟社会支持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10],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1]。已有研究表明,使用社交网站可以提升用户的自尊水平[12]。根据“社会支持假说”,低自尊者可以通过浏览自己的社交网站主页并对他人在其社交网站上的反馈进行正面或负面判断来实现社会补偿和自尊水平的提高[13][14]。而高自尊者可以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自己的照片、想法,以获取更多关注的方式来提升自尊。这支持了“富者更富”的模型[15]。因此,无论是低自尊者还是高自尊者,都可以通过使用社交网站来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16]。自尊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加生活满意度,比如周宗奎等人的研究表明,自尊调节社交网站使用对生活满意度和社会资本的预测作用[17]。综上,本文假设2为: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社区教育认可度不高的现实来源于当下社区教育工作的历史节点:大多的社区工作仍然被视为一种简单的管理性的工作。想要改善这种观念须注意两点。第一,加强宣传。信息迅猛发展,我们能够利用的媒介已经很多,如广播、电视、媒体、网络等。在不同的移动终端宣传社区教育和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使社区民众对社区家长教育的认识了解进一步加深,争取社区群众对相关活动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努力得到认可。第二,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活动。构建科学有效的社区家长教育就要多多开展与之相依托的亲子活动,并对这样的活动开展相应的课程教育和补充,让居民能够在活动中受益,并充分认识社区家长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计量理论认为,自尊与个体在社交情景中的感受有很大关系,当个体被他人接纳和喜欢时,个体的自尊会上升[18]。个体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支持对自尊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对自身形成积极的评价,进而提升自尊[19][20]。陶玲霞等人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自尊在网络社会支持影响生活满意度中起中介作用[21]。为验证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自尊,进而作用于生活满意度,本文假设3为: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影响生活满意度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8.宋高似孙《夜宿金庭洞》:“夙闻桐柏山,下有金庭洞;五云所出没,千翠相迎送;川明芝自烨,夏冷雪犹冻;沙泉泾阳水,苍碧孕阴峒;天光抱琼台,神力扶兰栋;其左闻苍蚪,其西翔紫凤……”[14]

目前,我国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其中又以青年学生为主要的上网群体[1]。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网络群体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根据社会支持假说和社会计量理论构建一个关于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模型,揭示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同时从社交网站使用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领悟社会支持的独立中介效应为0.208,占总效应量的34.32%;自尊的独立中介效应为0.331,占总效应量的54.62%;而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258,占总效应量的42.57%。所有路径总的中介效应为0.797,置信区间不含0,说明总的中介效应达到显著水平,但该模型直接效应c’为-0.191,抵消了一部分中介效应,从而总效应量要小于总的中介效应量。

1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通过微信和QQ平台招募大学生被试,共有442名网友参加了网络问卷调查。其中57名被试因为填写时间太短或太长,年龄太小而剔除。剩余385名被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数据分析,其中男性有131名(34.0%),女性有254名(66.0%),76.6%的被试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超过1小时,72.5%的被试在最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站好友数量超过100个。

综上所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除了分别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同时影响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自尊,进一步地作用于生活满意度。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并不能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

1.2 工具

1.2.1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Social Network Sites Intensity Scale,SNSIS)改编自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编制的Facebook使用强度量表[22]。原量表共8个项目,前2个项目测量被试的好友数和每天平均使用时间,后6个项目采用Likert 5 点计分(从1“很不符合”-5 “完全符合”),用来测量个体社交网站使用程度和投入水平(如“使用社交网站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国内较少大学生使用Facebook,因此原量表中的第1个题目“您在Facebook上有多少好友?”改为“您最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站上有多少好友?”并把选项由原来的7个调整为5个选项。原量表第7个项目“我觉得我是Facebook 社区的一部分”中存在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差异,因此删除该题。最后得到保留了原问卷中的7个项目的问卷。Ellison等人编制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为单维度量表,整体α系数为0.83[22]。本研究中,该量表整体的α系数为0.78。

1.2.2 自尊量表

自尊量表采用陈菲菲等人修订的中文版Rosenberg积极自尊量表[23]。该量表有10个项目,全部正向陈述,并采用Likert 5点法记分(从1“很不符合”-5“完全符合”),被试所有项目得分越高,表示其自尊水平越高。根据研究者建议,须在该量表基础上删除第8个项目,只保留9个项目[24]。陈菲菲等人修订积极自尊量表整体α系数为0.86[23]。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3。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如表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成正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为正向低相关,而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达到了中等程度相关。

1.2.4 生活满意度问卷

保险公司筹集资金的另外一个途径是进行商业信用融资,这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以企业的社会信用为担保,可以在短时间进行融资且方式比较灵活。然而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商业信用融资到期之后没有资金进行偿付,则公司的形象和社会信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阻碍企业的后期发展。

采用 Harman单因子检验,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的所有测验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6个,并且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总变异量的38.33%,小于40%的判断标准[28]。因此,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结果影响不大。

2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

高河飞快地逃离了柴垛,转身的一刹那间,他发现柴垛的边缘,露出了一个人脸,铁青的脸,死鱼般的眼睛恶毒地盯着高河。

生活满意度问卷采用Diener E,Emmons RA,Larsen RJ 和Griffin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26],该问卷包含5 个项目,所有项目均采用Likert 7点法记分(从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生活满意度越高。在一项关于香港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9[27]。基于本次测量数据,该量表的整体α系数为0.86。

2.2 描述性统计和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采用姜乾金修订Zimet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5]。该量表包含12个项目,采用Likert 7点法记分(从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该量表有3个维度,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其中第3、4、8、11项目属于家庭支持维度,第6、7、9、12项目为朋友支持维度,第1、2、5、10项目为其他支持维度。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原作者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各维度及整体α系数分别为0.87、0.85、0.91、0.88[25]。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各维度及整体α系数分别为0.87、0.87、0.86、0.94。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结果

2.3 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检验

为验证假设3所论述的链式中介效应,本研究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来进行检验。由于除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外,其余量表均属于单维结构,因而可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的所有题目中抽取出潜变量,以作为结构关系的节点。同时,采用打包法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各维度中提取出领悟社会支持这一潜变量[29]。为提高模型的统计检验力,采用Bootstrap法进行统计量的检验。Bootstrap法是有放回地重复抽样方法,通过在代表总体的样本中重复取样,从而扩大样本容量并获取相应的统计量。Preacher等人认为,将Bootstrap法应用于中介模型检验时,取样次数最好为5000次及以上[30]。本研究使用Bootstrap法从所有样本中随机抽取5000次,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从而检验模型的拟合好坏,并根据置信区间是否包含0为检验各中介效应显著水平的标准。

结果表明,该模型各拟合指标分别为 x2=717.275,df=246,x2/df=2.915,CFI=0.911,TLI=0.900,RMSEA=0.071,SRMR=0.061。模型整体拟合良好。除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其余路径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生活满意度,只能通过中介路径影响生活满意度。

图1 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链式中介模型

偏差校正的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见表3,领悟社会支持的独立中介路径、自尊的独立中介路径、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各中介路径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一结果分别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1、假设2和假设3。

李克强同志曾在大会上发言,表明留抵退税的相关问题确实是没有想到的意外,但是也无可厚非,政策的施行总会遇到瓶颈,既然发现了问题,就会出台相应的措施来弥补不足。想要解决这个大麻烦也有许多难点,本来增值税就是多档次税率并存,退税时也会因为这个问题出一些纰漏,再加上退税也加重了财政的负担,因此这也不利于革新之后的发展。

性能验证方案:测试Delta机器人抓取运动轨迹路径规划时,最大加速度可达130 m/s2,最大加加速度可达4 500 m/s3,最大速度可达10 m/s,在可抓取空间内“门”字形抓放轨迹如图7所示,抓取运动过程中NJ控制器的测试时间为8h.

表2 各路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表3 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链式多重中介的SEM分析结果

3讨论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呈现正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不仅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两个变量分别作用于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自尊,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由此产生三条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路径:领悟社会支持的独立中介作用;自尊的独立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社交网站中的人际网络和线下的人际网络存在部分重叠[22],这为个体提供了一个可能获得线上和线下好友关注的场所。社交网站的异步性和跨时空性为个体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个体更愿意在社交网站中吐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想法,这使得个体更容易获得好友的支持和帮助[31],从而领悟和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有研究发现线上社会支持对个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2],社会支持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因子,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其生活满意度水平也就越高[33]。本研究说明,使用者可以通过在社交网站中获得的社会支持来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有积极影响。赵伟佳通过对4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社交网站使用能显著预测自尊水平[34]。社交网站使用者可以通过查看或编辑自己档案,从而对自尊产生积极影响[35]。正如“社会补偿假说”和“富者更富”的理论模型所提出,无论是低自尊者还是高自尊者,都可以通过使用社交网站来提高自尊水平,其原因在于社交网站使用者跨越了交往时空限制,能从朋友的积极反馈中发现和肯定自我价值,实现与他人交流互动并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线上人际关系中提升自尊[36][37]。而Diener等人研究表明,自尊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之一[38],自尊越高,生活满意度也相对较高[39]。因此,社交网站使用者的自尊水平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社交网站使用过程中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中介作用[40][41],而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在满足自身相应需求的同时,也会对包括自尊在内的心理适应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42]。严标宾和郑雪的研究也表明了自尊在社会支持的基础上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43]。社交网站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同时,可以通过领悟或者获得社会支持来影响自尊水平,进一步对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检验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模型,可以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能够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积极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

式(3)中,XHC为人力资本存量,Ei表示i教育层次的员工比重,Hi表示i教育层次员工的受教育年限。本文将教育层次分为4层:专科以下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硕士和博士),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2年、15年、16年、19年。

本研究探究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如何通过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的独立中介和链式中介来影响生活满意度。在验证社会支持假说和社会计量理论的基础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进一步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不能直接作用于生活满意度,而是以领悟社会支持等中介变量为路径间接发挥作用。由于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4.32%、54.62%,因而可以认为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是两种最主要的中介变量。本研究也表明,社交网站使用过程本身并不能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及其社会适应能力,但由于领悟社交支持和自尊的补偿作用的存在,才使得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在总体上仍能正向提高生活满意度。而这种正向作用是以使用者感受到的社交支持和自尊为基础的。因此,社交网站设计者应重视社交网站产品的心理功能,尊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心理需求的互联网产品,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来提升使用者的自尊,进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除此之外,社交网站使用者自身也应重视文明网络舆论的共同构建,在社交网络中积极营造良好社交环境和友善的交际氛围,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社会支持,从而实现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本研究采用在线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可能存在被试回答不认真、社会赞许效应等问题,今后需要采用纸质问卷调查确保研究的质量。另一方面,研究采用的样本量数量并不多,但已满足样本量约为题目量十倍的经验标准,并且模型拟合指数良好,为提高研究抽样代表性,今后还需要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静.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J].中国广播,2018,(3):96.

[2] Mustafa Eskia,Rumeysa Hosoqlu,Rasmussen K.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usage,Big Five,self-esteem and narcissism[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69:294-301.

[3] Michikyan M,Dennis J,Subrahmanyam K.Can you guess who I am? Real,ideal,and false 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 among emerging adults[J].Emerging Adulthood,2015,3(1):55-64.

[4] 孙配贞,郑雪,余祖伟.初中生感戴状况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1):67-72.

[5] Lee K T,Noh M J,Koo D M.Lonely people are no longer lonely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disclosure and social support[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Social Networking,2013,16(6):413-418.

[6] Tazghini S,Siedlecki K L.A mixed method approach to examining Facebook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lf-esteem[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3):827-832.

[7] 牛更枫,鲍娜,范翠英,等.社交网站中的自我呈现对自尊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5,38(4):939-945.

[8] 林静,涂巍.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25-228.

[9] 胡琳丽,于新,刘雪卿.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山东高等教育,2011,28(3):40-43.

[10 ]Baumeister R F,Smart L,Boden J M.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Psychological Review,1996,103(1):5-33.

[11] Sowislo J F,Orth U.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3,139(1):213-240.

[12] Apaolaza V,Hartmann P,Medina E,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izing on the Spanish online networking site Tuenti and teenagers'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roles of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4):1282-1289.

[13] 姚琦,马华维,阎欢,等.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47-1659.

[14] Mckenna K Y A,Bargh J A.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15] Kraut R,Kiesler S,Boneva B,et 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16] 王晨羽,徐骞,陈紫薇,等.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对情绪、抑郁、自尊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2):238-242.

[17] 周宗奎,连帅磊,田媛,等.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3):297-305.

[18] Leary M R,Tambor E S,Terdal S K,et al.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1995,68(3):270-274.

[19] Marshall S L,Parker P D,Ciarrochi J,et al.Is Self-Esteem a Cause or Consequence of Social Support? A 4-Year Longitudinal Study[J].Child Development,2014,85(3):1275-1291.

[20] 金一波,李文涛,陶灵芝.微博使用者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903-1904.

[21] 陶玲霞,程素萍.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09-114.

[22] Ellison N B,Steinfield C,Lampe C.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2(4):26.

[23] 陈菲菲,毕重增,韩梦霏.中文版Rosenberg积极自尊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Advances in Psychology,2015,05(9):531-535.

[24] 田录梅.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J].心理学探新,2006,26(2):88-91.

[2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133.

[26] Diener E,Emmons R A,Larsen R J,et al.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J Pers Assess,1985,49(1):71-75.

[27] Wang K T,Yuen M,Slaney R B.Perfectionism,depression,loneliness,and life satisfaction:A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ong Kong[J].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09,37(2):249-274.

[28] 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

[29] 吴艳,温忠麟.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59-1867.

[30] Preacher K J,Hayes A F.Asymptotic and resampling strategies for assessing and comparing indirect effects in multiple mediator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2008,40(3):879-891.

[31] Kim J,Lee J E R.The Facebook Paths to Happiness: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Facebook Friends and Self-Presentation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 Social Networking,2011,14(6):359-364.

[32] Oh H J,Ozkaya E,Larose R.How does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enhance life satisfacti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online supportive interaction,affect,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ense of community,and life satisfac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0(1):69-78.

[33] Shahyad S,Besharat M A,Asadi M,et al.The Relation of Attachmen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ith Life Satisfac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5:952-956.

[34] 赵伟佳.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7):403-412.

[35] Gonzales A L,Hancock J T.Mirror,Mirror on my Facebook Wall:Effects of Exposure to Facebook on Self-Esteem[J].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2011,14(1-2):79-83.

[36] Valkenburg P,Koutamanis M,Vossen H G M.The Concurrent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olescents' Use of Social Network Sites and their Social Self-Esteem[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6:35-41.

[37] Moore D C,Moore D C,Park E A,et al.Who wants to be “friend-rich”? Social compensatory friending on Facebook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ublic self-consciousnes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28(3):1036-1043.

[38] Diener E,Diener M.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J].J Pers Soc Psychol,1995,68(4):653-663.

[39] Hosseinkhanzadeh A A,Taher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with Life Satisfaction[J].Sociology Mind,2013,03(1):99-105.

[40] Steinfield C,Ellison N B,Lampe C.Social capital,self-esteem,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A longitudinal 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29(6):434-445.

[41] Valkenburg P M,Peter J,Schouten A P.Friend networking s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dolescents' well-being and social self-esteem[J].Cyberpsychol Behav,2006,9(5):584-590.

[42] Pantic I.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mental health[J].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Social Networking,2014,17(10):652.

[43]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3):60-64.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2080( 2019) 05-0096-07

doi: 10.3969/j.issn.1009-2080.2019.05.018

收稿日期: 2019-09-11

作者简介: 符婷婷(1994-),女,广西钦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李雄(1990-),男,广东佛山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学伟)

标签:;  ;  ;  ;  ;  

社交网站使用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链式中介效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