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扣式义齿的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杨琴,杨正平,杨斌枫

按扣式义齿的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杨琴,杨正平,杨斌枫

杨琴 杨正平 杨斌枫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卫生院 口腔科 314000

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要求牙列缺损后修复的义齿不仅具有良好的咀嚼功能,也要兼顾美观和舒适。单侧磨牙游 离缺失,属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目前,磨牙末端游离缺失主要的修复方法有:传统的卡环型可摘局部义齿,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单端固定桥和种植义齿 等。磨牙缺失末端游离的患者,往往无法以固定义齿形式来满足要求,种植修复可因受到解剖条件或修复费用的限制,在国内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的修复选择,传统 的卡环型可摘局部义齿又因为基托是从末端剩余牙槽嵴伸展至对侧牙床,因而异物感明显,且不能获得足够的支持,造成在口腔功能状态下,义齿不稳定,咀嚼效率 低下,而附着体义齿作为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的一种,则兼顾了患者咀嚼功能和美观舒适两方面的要求[1-3],因此该修复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本文对51例患者进行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并观察其临床使用效果,为附着体能够更加广泛地推广使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

是美国stern gold公司生产的一种弹性半精密附着体,商品名为太极扣。包括一个金属阴性部件和一个可替换、高密度尼龙阳性部件[4],阴性部件为塑料铸型,作为冠的一部分可与冠蜡型连接,浇铸合金,阳性部件固定在义齿基托上,两者通过摩擦产生固位作用,同时提供垂直弹性和万向铰链运动。当附着体阴性和阳性部件需要分离时,患者仅需要将基托向牙合向用力,即可将两者分开。

1.2 病例选择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本所就诊并进行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修复的51例单侧磨牙游离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患者有美观舒适需求,有较好经济条件,同意配合治疗,接受随访,口腔保健意识良好。其中男24例,女27例;年龄42~68岁,平均54岁。

1.3 义齿制作

根据常规临床操作步骤进行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的制作佩戴。

1.4 复诊观察

要求患者在义齿初戴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复查,临床医生对患者满意度(包括义齿美观舒适性、咀嚼功能和固位力)等问卷调查,作满意度测评。同时对基牙松动度和基牙牙槽骨吸收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具体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初戴后患者满意度和基牙松动度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自测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患者对义齿的美观舒适性满意度平均为95.69%,咀嚼功能满意度平均为94.90%,固位力满意度平均为94.90%,其总体满意率达95.16%。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基牙及牙周情况与义齿修复前无明显变化。

2.2 基牙牙槽骨吸收情况

51例患者基牙叩诊无异常,x线片示基牙牙槽骨密度正常,均匀,与修复前相比,未见骨质进一步吸收,牙周情况与义齿修复前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外形美观和固位良好的修复体是当今医患双方追逐的热点,精密∕半精密附着体义齿属于固定-活动联合修复范畴,兼有固定和活动修复的特点。本实验所采用的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义齿外形美观,可以避免金属卡环的暴露,符合美学修复的要求;固位力强,不会随义齿摘戴次数增加而出现固位力下降,行使咀嚼功能时能接近患者原有的咀嚼效率,特别在咀嚼黏性食物时不易因食物的黏性作用使义齿脱位;基牙受力趋于轴向,有利于基牙的保存,以维护修复后的远期效果[5]。对于附着体应力分析方面的研究显示,应用附着体义齿对游离端缺失进行修复,可以使基牙、缺牙区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均匀,更有利于基牙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本实验中患者满意度差别和基牙松动度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也说明了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在义齿固位力、稳定性、美观性和对基牙保护方面的优越性。综上所述,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对于单侧磨牙游离缺失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较传统的卡环型可摘局部义齿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由于义齿制作的技术含量较高,需要一定的精密仪器相配,制作价格昂贵,目前尚未达到完全推广应用的程度,患者对这种修复方法的优点了解不足,另外其修复费用较高,也限制了本实验病例的选择,因此,本实验的长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病例数的积累,对按扣式半精密附着体的研究也会进一步深入,结果更加具有科学可比性和客观真实性。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保健意识的进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附着体义齿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冯海兰.关于附着体应用的力学及临床研究.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1,10(4):313-315.

[2]张富强.附着体义齿.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125.

[3]姚江武.冠内冠外精密附着体.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4]闵敏,张晓明,李钧.附着体义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10(3):135-138.

[5]benur z,shifman a,aviv i,et al.further aspects of design for distal extensio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based on the kennedy classification.j oral rehabil,1999,26:165-169.

论文作者:杨琴,杨正平,杨斌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按扣式义齿的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杨琴,杨正平,杨斌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