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陆春华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陆春华

摘要:市政道路是见证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看市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就能看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建设施工阶段,好的设计要有好的施工团队,才能完成一个高水准的道路工程,为城市的交通带来方便。所以,面对复杂的混凝土路面施工操作,应该格外注意施工过程容易引起施工质量的各方面问题,分析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于控制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高性能的混凝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也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1把握好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置比例。混凝土的质量对道路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标准的混凝土在晾干的过程中,用的时间较短,维护起来比较容易,材料的性能好,施工过程的搅拌和铺平就会更容易一些,对设备器具的损伤也会小的多,施工操作省时省力,大大减少了施工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高质量的混凝土来说,用极少的量就能达到较高的性能效果,就可以缩小混凝土的配比量,减少了道路施工的成本,配比操作的程序也会简便了很多,还能减少工程问题的出现,大大提升道路的质量等级,所以,原料的质量和配置比例一定要把握好。

1.2加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除了严格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以及配置比例外,还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监督,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预留的施工位置,由于混凝土的接缝处比较容易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必须对混凝土的接缝处进行严格的施工,当然也应该注重施工完成后的检查,还要对存在问题的地方及时地处理。

1.3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温度。混凝土施工的温度会影响道路的质量,高温条件下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性能,各项参数也会随温度而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高温天气,常常会撒冷水来降低温度,并且在拌制混凝土泥浆的时候也会用冷水调制,使得各种原料的温度处于同一水平,不会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原料的融合会更加的充分,铺设的路面也不会发生变形等问题。而且,如果温度过高,对路基的风干不利,表面的混凝土已经硬化,但是内在的还存有水分,一旦内外温差太大,受力不均匀,就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降低了道路施工的质量,修复起来比较麻烦,还要二次施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增加的道路的成本。

二、混凝土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2.1充分利用科学手段提升混凝土质量为了达到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标准,在施工准备阶段应选取质量达标的混凝土原料,切实抓好质量大关。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与需求选取适宜的配合比,这是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关键环节,其中作为主要原料的砂石与水泥的实际质量尤为关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与标准妥善选取砂石与水泥。认真严谨的制定各个原料的配合比,同时准确控制水灰比与塌落度。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塌落度应准确控制在80mm以上100mm以内,混凝土初凝的时间一般为7h。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特点与混凝土材料的相关要求,对材料进行配合。对于混凝土中混合物含泥量与骨料极配等方面,应切实加强控制的力度,除此之外,还需密切注意所选外掺挤的类型与数量,确保外掺挤具有较高的活性,比如使用较为广泛的粉煤灰,可以在混凝土材料中形成很好的密实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质量。

2.2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对于混凝土结构特有的温度应力问题而言,可以运用温度控制或者是约束条件的方法,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温度变化加以有效的控制。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可运用冷水降温的方法,对碎石等结构进行冷却,进而达到降低实际浇筑温度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工程施工在夏季进行,空气温度较高,日常时间较长,通过冷水降温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浇筑层面的宽度,为温度控制创造较为便利的条件。

2.3切实做好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毕之后,需立即开展对应的养护工作,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混凝土养护主要是指通过铺设塑料膜、洒水等方式确保混凝土在固结过程中的吸水量,同时对交通运输进行必要的干涉,养护期间严禁一切车辆通过,结合工程需要制定妥善的养护计划,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欠缺,在养护期间应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修补。混凝土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水硬性,混凝土固化时其硬度也会逐渐增强,在这一关键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路面上的湿度,如果水分过快流失且没有进行补水,将有可能使路面或桥面出现裂缝,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浇筑模板还存在一定沁水性,漏浆等不良情况时有发生,在发生漏浆时,应立即对漏点进行修补,以免漏点进一步增大。最后,及时对路面桥面的浮浆或砂带进行清理,从而确保路面桥面的平整度。

三、注意事项

3.1混凝土材料质量与配置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是影响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能充分保证道路结构整体刚度与稳定性。混凝土材料制备应首先保证相应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的品质,对相应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核对产品合格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选择水泥型号,筛选控制骨料粒径。混凝土材料配置过程中,要将水灰比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兼顾混凝土材料制备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使配置的混凝土能全面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同时尽可能降低材料投入成本。

3.2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温湿条件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是把握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一致性,确保混凝土道路的稳定性与车辆通行安全。对于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施工人员应重视混凝土水化发热作用,在浇筑振捣以及成型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维持混凝土内外温差水平,保证材料的整体一致性,降低路面裂缝问题的发生几率。

3.3混凝土道路施工流程控制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是一项科学而系统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工种较多,专业交叉明显。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应严格依据相应施工规范与工程设计方案展开施工。具体施工环节应指派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能力的人员进行操作,保证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在施工流程控制中,施工企业应对相关工程原材料、施工机械以及工程建设人员进行统筹调配,全面达成施工流程中各环节目标,保证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质量达标。

3.4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水平除了上述相应技术控制与施工流程控制外,在市政道路混凝土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相应施工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从各施工环节全面开展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对于部分易于忽略的施工细节应加以重视,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更改预留施工孔洞缝的位置,由于混凝土的接缝处比较容易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必须对混凝土的接缝处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当然也应该注重施工完成后的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要及时处理。

结语:

混凝土施工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后续使用。因此,应不断加强技术的应用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昊.新材料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8):22.

[2]杨秀丽.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1):14-15.

[3]孙小南.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门窗,2015(12):26.

论文作者:陆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陆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