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措施论文_王余丽,,冷艳, 杨平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探讨对新发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130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感染控制及护理,实验组予以系统的感染控制及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38%,显著高于对照组83.08%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对于门诊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实施有效感染控制与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控制;护理

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及空气质量的降低,医院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统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新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容易传播,使发病人数急速上升,因此需及时的控制感染及做好相关护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中,探讨对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策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实验组65例,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者10岁,年龄最大者72岁,平均年龄(43.3±2.5)岁;入院时体温38~41℃,平均体温(39.6±0.6)℃。对照组65例,男36例,女29例,年龄9~70岁,平均年龄(42.8±2.6)岁;体温38~41℃,平均体温(39.5±0.7)℃。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干预及护理模式,如基本体温测量、用药指导及患者隔离。实验组则予以系统的感染控制及护理,具体如下。

1.2.1感染控制措施

对门诊新发传染病的患者,采取如下的感染控制方法:(1)感染防控。根据相关要求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予以全面培训、考核。完善门诊对传染病的病区工作流程,包括入院治疗流程、医务人员防护及物品交换,此外加强感染控制的监督与管理。(2)患者隔离。加强病区的分区管理,主要分成确诊区、疑似区,确诊患者可允许多人同住,对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确诊区的患者可划分污染、潜在污染及清洁区,且做好明确标识,告知医护人员早护理操作的时候需佩戴口罩及穿防护服,严格执行不予以探视的制度,对一切的医疗器械均需做严格的消毒处理[2]。(3)消毒隔离。对病房进行定期的通风,重症患者可送至层流病房护理,对需重复使用物品需在使用后置入双层布袋中封存,治疗物品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做消毒处理。在隔离室可设置专门的储存装置,让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处理。

1.2.2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对新进患者需及时的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正确的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完善的医疗救治、隔离与病毒消毒制度,提高患者安全感与信任感;为患者讲解各类检查与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此外可强化卫生宣教,讲解良好卫生习惯对疾病治疗及康复的意义,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治疗的信心。(2)心理护理。新发病患病情突然,患者多存在焦虑及抑郁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掌握患者思想动态及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护理,最大程度消除患者心理障碍,让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3)重症患者护理。对急性期的患者需为期定期更换清洁的衣物,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强化患者营养支持,无法经口进食这予以鼻饲喂养,控制鼻饲速度在30ml/min;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高温者需予以物理降温,疼痛严重者使用止痛药物;对呼吸困难者需加强呼吸道的管理,维持呼吸道顺畅,及时的予以患者机械通气,改善呼吸状况,且在机械通气期间需妥善的固定好管道,做好吸痰护理以改善呼吸状况。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患者被治愈或症状改善,无二次感染发生为显效;症状得到明显的控制,无二次感染与院内感染为有效;症状控制不明显,出现二次感染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升高,呼吸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多数患者龈免疫力缺乏,常导致疾病传播迅速,让传染人群迅速增加,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需早期做好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同时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

针对门诊接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首先是需要做好感染控制工作,预防感染人群增加,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危重病患护理等,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同时患者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3]。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予以合理的感染控制及护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充分表明有效的感染控制及护理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康复预后改善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门诊接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予以患者及时的感染控制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鸿雁. 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措施[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19):80-81.

[2]汤鹏雁.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分析[J]. 特别健康, 2017,4(14):87-90.

[3]韩玉如. 护理应急管理系统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7(11):225.

论文作者:王余丽,,冷艳, 杨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门诊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措施论文_王余丽,,冷艳, 杨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