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论文_刘海栋,沈水涛

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论文_刘海栋,沈水涛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206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作为高危行业,施工安全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依次颁布实施,极大的规范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改善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然而,纵观近几年来的安全生产形势,较大以上事故时有发生,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疏漏,是造成群死群伤等恶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大型机械设备;安全

【正文】施工现场设备使用情况来看,目前设备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在设备选用上节省开支,降低标准,选用老旧缺陷设备

2.设备检查验收存在形式化问题,没有延伸到设备进场前

3.租赁单位对其设备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4.设备使用单位缺乏机管人员,达不到日常维护保养的要求

5.操作人员脱岗事件频发,导致无证工人误操作

6.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等内业资料不能够及时收集和更新

作为施工单位,租赁设备的选择是第一步。设备选择,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选择设备型号,更要在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从安全及日后维护保养角度来考虑,突出设备的厂家声誉、产权单位实力、设备的老旧程度、设备的完好性等。知名厂家生产的设备体现人性化,在设备设计中,融入人机工程学原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误操作和重复疲劳;好的设备还具有材料选用标准高、安全性能附加值高、售后服务好等特点。产权单位的实力,我们会根据合作伙伴多年来提供的产品质量、服务情况,建立起优秀分包商名录,力推技术、服务、产品综合优良的供应商,淘汰力量薄弱而又不服从公司管理的租赁商。同时,我们也将部分力量薄弱的分包商拉入我们的队伍,逐渐用我公司的管理文化,促使其高标准的发展。设备的老旧程度,直接影响到施工单位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维保频次,严重的甚至会因为设备原因,发生工程停工、进度滞后等影响经济利益的事件,以及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问题。

选择设备时,我们最好是进驻租赁单位现场考察,并留下文字、影像等资料,防止进场设备的偷梁换柱。目前来看,部分信誉不良的租赁商,类似问题经常发生,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为此,我们要把好设备管理的第二道关,进场验收!进场验收,不仅仅是等到设备进了施工现场,卸货、安装之后,我们再来查看,如此不仅达不到验收目的,即便能够查出问题,设备拆除、外运、更换等一系列的工作,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合同纠纷。所以,我们选择完设备之后,进场卸货之前,才是我们验收的重点,重点关注是否是我们实地考察选定的设备型号,新旧程度是否无差,设备各类资料是否齐全,保险限位是否完好有效……如此,“进场验收”才能落实到位,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及后期的合同纠纷。

当然,设备验收,还有设备安装过程当中和安装后、使用前的验收,这将是我们设备定型前的最后一关。把好这一关,能够将大部分问题解决在合同之外,可以极大规避施工单位自身责任,并简化后续管理工作。此类验收一般是安装、使用、租赁,会同监理一同进行,使用单位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其他三方的“验收标准”,同时也影响着日后租赁单位的服务态度和积极性。国家及地方对于此类验收都有相关标准和表格,只要我们严格按照验收表,逐项检查验收,基本就可以消除绝大部分设备缺陷及安装不合格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看似很简单的一张表,能够真正按照表格进行落实的单位,少之又少,因而表格上的问题在日后的检查过程当中也是层出不穷,留下很大安全隐患。此类验收还有塔吊顶升、附墙前后,电梯及物料提升机加节、附墙前后,吊篮移位后……

验收,其实很简单,不需要创新,不需要标新立异,要求的是验收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朴实,不弄虚作假,脚踏实地,是非分明。

设备使用过程当中发现的问题,经分类整理,保险失效、限位损坏、结构锈蚀等绝大部分问题是出在进场前,而使用过程当中新出现的问题如下:螺栓松动、保险限位人为限制、人员串岗等,此类问题,只需我们具备基本的机械常识,都是可以识别和整改的,也就是说,我们施工单位自身原因引起的问题,整改难度来看,都是很容易的,所以把好进场设备的完好性验收这一关,我们的设备管理工作就成功一大半了。当然,并不是说,整改容易,危害性就不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反,愈是简单的问题,引起事故的机理愈是直接,危害性愈是重大。标准节螺丝松动,不会引起其他什么链锁反应,要么不出问题,出问题就是倒塌、坠落等恶性事件,简单粗暴。相辅相成,此消彼长,验收过程严格执行,日常管理就会轻松很多。

上面说过,验收过程毕竟不是完全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很大一部分是走过场,把安全隐患遗留到了使用过程当中,这时候就需要专职机管员查漏补缺。打个比方,设备是鱼苗,施工现场是鱼塘,那么机管员就是鱼塘承包人。鱼苗的健康成长和鱼塘的环境息息相关,没有合格的承包人,势必不会有好的产出。同样,没有合格的机管员,设备运行和管理必定存在很大隐患和疏漏。

目前施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组织架构里,机管员一职还是比较紧缺的。究其原因,是某些企业理念转变跟不上时代步伐,舍不得一个管理人员的开支,以为以前“一人包打天下”的管理模式依然可行。殊不知,新环境下,讲究的是返璞归真,是术业有专攻。纵然安全员也对设备知识有所了解,毕竟是皮毛。而且,很多时候专职安全员如果分身管理设备,拆东墙补西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加一个机管员,不仅仅能够解决设备检查出现的问题,还可以让专职安全员腾出时间,做好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可以让专职机管员更专业,专职安全员更安全;可以明确职责,杜绝推诿现象。配备机管员,势在必行。

日常的维护保养,除了项目机管员履行使用单位职责外,租赁单位的维保职责同样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使用的设备多达几十台,很多专业性的问题,即使是机管员也是心有余力不足。我们在合同里就要提出要求,明确租赁单位的维保义务。这样做不是出于规避责任,而是租赁单位更专业,检查问题更全面和准确,好的租赁单位服务,可以让我们自己的管理效率事半功倍。我们要求租赁单位、甚至生产厂家,给予我们长期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我们优先选用服务和产品质量好的单位和厂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设备运行和管理良性发展。

持证上岗,《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规中,已经明文要求。严格来说,对于无证操作的,将会计入企业不良诚信记录,严重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发展。之所以要持证上岗,一是大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基础的专业知识和突发情况的应急办法,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运行设备;再者,持证上岗,便于项目对人员的管理,不是谁上了设备都可以操作的,即使是新手持证上岗,也要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操作,这个人发现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及时的传达到下一个人,每个人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一,文化程度不一,很有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故障、误操作等,影响施工效率。

持证上岗,只是门槛。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和教育,让他们切实履行操作人员的义务。如果说谁操作设备没有区别,持证上岗那就是自欺欺人,也就谈不上持证上岗。司机脱岗,设备又处于可运行状态,别的工人要用,就会自己动手,在操作过程当中,因为不熟悉设备,就极有可能发生事故。此类情况,在项目上时有发生,甚至管理人员对此也是视而不见,整个项目的安全意识都很淡薄。不解决项目管理人员的认识问题,政策很难越过管理层,直达作业人员。

细数以往事故发生后,主管部门所采取的措施,第一步无一不是封锁资料,资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然,留存安全资料,我们并不是完全是出于上述目,主要还是为了完善管理措施,总结提升管理技能。这里重点说的是大型机械设备资料,从设备出厂时附带的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生产许可证,到进场之前后的验收,以及各类合同、方案、协议、预案、交底、操作证等,最终一整套的设备备案资料的形成,每一项资料都是法规明确要求的(如JGJ 196-2010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目前来看,大型机械设备资料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使用说明书往往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也是租赁单位所不重视的;各类方案、预案,十之八九都是雷同的,不具有可操作性;特别强调特种作业操作证,无证以及过期现象普遍;再者就是安全交底及入场教育,往往最基础的资料,最容易被忽略,而随之带来的影响也将是最严重和直接的。

结语

大型机械设备管理,之所以要引起使用单位的足够重视,因为大型机械设备发生事故,一般都是群死群伤等恶性事件,影响之大不可估量。前面说过,设备管理之法无它,一是有人,二是有心。

参考文献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66号

【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 196-2010

【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 215-2010

论文作者:刘海栋,沈水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施工企业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论文_刘海栋,沈水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