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改生态下特色施教效果及其网络传播探讨-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论文

新教改生态下特色施教效果及其网络传播探讨-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论文

新教改生态下特色施教效果及其网络传播探讨
——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

吴 艳 李士金 狄梦婷 李 敏 程 洁 潘 越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 淮安223001)

摘要: 袁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一章上古神话”云: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表达了先民对自身及所处环境的理解。神话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人生际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通过各种神奇的想象,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在远离了蒙昧的岁月之后,神话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 :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

《中国文学史》中的“上古神话”,上文泛论神话,结论是:“在远离了蒙昧的岁月之后,神话仍然具有文学魅力,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按照袁编的这种说法,神话在未远离蒙昧的岁月时“具有文学魅力”,在“在远离了蒙昧的岁月之后,神话仍然具有文学魅力”。这句话的意思含混不清,神话本是远古人民集体口头创作,通过口耳相传下来,史前神话很少完整地保存下来。我们今天看到的“神话”是文字产生后所记录的神话传说,至于蒙昧岁月时的“神话”原貌究竟如何?文学魅力如何?谁也说不清楚,袁编凭什么加以比较的呢?何况“文学魅力”这样的术语是现代词汇,古代神话只能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对后世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论述神话很具体实在,可参考,由于年代久远而逐渐失传,由于古代文字繁难,书写工具不便,史前神话完整流传下来的较少。但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历史家和哲学家的曲解,以致不少丰富美丽的神话故事逐渐变质,逐渐僵化。例如“黄帝三百年”(见《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有四面”(见《尸子》)以及“夔一足”(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的传说,《诗经·商颂》“玄鸟生商”的神话,春秋战国时尚在口头流传,而或被歪曲,或被斥为齐东野人之语,极力设法改变它们的真相,加以所谓合理的解释。特别是古代的“五帝”,秦汉以前,本是一个神话传说的中心,而司马迁认为那些百家之说,“其文不雅驯”,删去许多材料,组成《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因而许多神话都被历史化了。这是很可惜的。

小到创新创业实训室、创客空间,大到创业实践基地、创业项目孵化器等,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积极创造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境。同时,一些院校还配备了相应的创业模拟仿真软件,让学生置身于高仿真的创业环境中。这些资源的配备,为电子商务课程融入“双创”理念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

1 第一节课下课后QQ空间就被中国文化课刷屏了

在2014 年的秋天我正式成为淮师的一员,迎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大学的课堂也自然是和高中时的课堂有着很大的区别。早就听说过很多名牌大学有许多特立独行的怪教授,本来对淮师这座小庙也没有抱着什么配置大批高级教授的希望,不过第一次上中国文化课还是让我吓了一大跳。中国文化课是星期三的三四节课,上完一二节课的我们早早便到了教室等候,没想到这一无心之举倒是意外地给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李教授进教室前我们都还在讨论我们的老师会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了很多形象,但老师一进门还是让我们吃了一惊,于是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原因么,课堂有意思了,学生自然乐意去接受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这样充满生机的课堂,能多些像李教授这样语出惊人却又字字珠玑的老师。

2 利用中华文化启迪学生,丰富课堂生活

那时,是怀着激动与害怕,紧张与期待的心情进入大学。过了几天,上过几堂课,觉得与高中的课堂没多大区别,只是时间多的不知如何安排!睡觉,游戏,电视,活动……好像特别没有意义与追求!突然的身份转变让我们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变得开始怀念高中的老师同学,有些伤感与无奈!那天,第一次上中国文化概论课。李老师你花白胡须,黑白相间的头发的造型,最是令人印象深刻!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似乎流露出岁月的痕迹,经过时间的荡涤,人生阅历的积淀,文化的丰富,大概才能变得如此吧!老师你上课与别人不同。能听得见课上的笑声,能学到书本外的各种知识,能见识到你独特的见解,能看到同学们的讨论与交流!这些不禁让我想起高中的语文老师,总是那么欢快,把我们逗得捧腹大笑!我也最是喜欢你那对个体生命遗传结构的认知!讲述你生活中的趣事!就像那位直往你车上撞的男子,确实令人惊愕!还有古代君王与后宫的那些事,你也是毫不避讳的侃侃而谈!前几日进行了个人上台发言!让我见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思想!每个人都是有潜在能力的,只待一个伯乐将其发掘!杜丽娘曾说:依注讲书,学生自会!一个人的思考比被动接受来的大道理要重要得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变化气质,而不是为了把我们变成只会死读书的机器!气质的修炼也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因此急功近利的教学根本无法达到任何效果,或许能看到短暂的光芒,但时间一久,无知的本性必会暴露出来!总之,中国文化概论课是很有趣的,眨眼一学期过了,时间也是流得飞速,也还是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再上!

在与前文形成对比的同时,以“她”、“它”同音的双关渲染了一种人与胡同虽一同老去但胡同可新生人却无力扭转的厚重悲凉感,令人慨叹。

记得有一次课上,老师叫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畅所欲言,美中不足的是时间有限,每个人只有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当然了,有的同学说得多点,有的少点,其实这样真的挺好的,至少,听着各种不同的见解,取长补短。

老师讲的每节课都会给我启迪。老师经常说他数十年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他博文说:我在乡村长大,1966 年读小学一年级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1976 年7 月高中毕业,十年文革搞得热火朝天,学校教育倒是很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天天要组织学习最高指示,开会斗私批修,文件的实质是一个人的指示,会议的实质是传达一个人的指示,同样是文山会海,只不过是政治挂帅与现在的金钱至上不同而已。

3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传承文化的学者个性不同,便显示出不同的风貌特征。王守仁的苦心与湛若水的冷静就是如此。比起王守仁的学术观点,湛若水的要客观全面。如王守仁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就没有心便失去理事的意义而言是有道理的,但毕竟不能说心之外就没有理事。又如对致知格物的看法,王守仁认为“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把“物”限定在人的知觉的范围之内,说“格”就是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是去恶之意,也就是为善之意。这就抽掉格物的具体内容,与正心诚意混而为一。湛若水的看法是,格是至,物是天理,也就是“言有物”“舜明于庶物”的物,也就是道。格物就是造道,就是认识天理。知行并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造道的过程。读书、亲师友、酬应,随时随处,都是认识天理,遵循天理。当然王阳明的格的观点是有自己的时代背景的。他要突出的是心理合一,他虽然是误解朱子将心理析以为二,但就那时代的知行脱节而言,讲求心与理合而为一,有极强的针对性。一种学说矫枉过正,是时代潮流激荡所致,也是不以人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体现[3]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6.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8-29.

[3]李士金.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批评[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04-305.

(收稿日期: 2019-08-01)

标签:;  ;  ;  ;  

新教改生态下特色施教效果及其网络传播探讨-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