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掘进施工支护工艺分析论文_石曙光

井下掘进施工支护工艺分析论文_石曙光

摘要:复杂的施工技术井下隧道技术应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根据企业规定调整施工进度后,制定最快的隧道计划。地下道路支援工作出现问题,煤矿坑道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会增加,给建设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本文对井下掘进施工支护工艺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井下掘进;施工支护;工艺分析

引言

我国煤矿开采带来了相应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着煤矿后续开采的安全。因此,为保护煤矿开采时的安全,通常会选择掘进支护对岩石层和矿层进行处理,从而为煤矿开采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对当前我国煤矿掘进支护问题及其应对方法进行研究,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1煤矿掘进支护的重要性

煤矿行业作为国家一个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贡献了很大力量。也正因为如此,更应当重视开采工作的安全性,一旦安全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矿难,由此引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因此,井下的安全防护工作是重中之重,将所有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这就迫切需要完善煤矿巷道掘进支护技术,使得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始终安全、高效。不同煤矿的开采环境不尽相同,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将煤矿的掘进支护工作做好,发挥应有的作用。

2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掘进支护问题分析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煤矿井下掘进支护技术处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方面影响着煤矿开采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也严重威胁着煤矿开采生产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对我国当前煤矿井下掘进支护问题进行分析探析,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文章本部分将对目前我国煤矿井下掘进支护的问题进行探析。

2.1掘进支护技术问题

煤矿掘进支护技术是掘进支护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直接决定着支护的实际效果和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可靠性,但是目前我国的煤矿掘进支护技术相对落后,且愈发呈现出突出问题的趋势,没有办法根据实际开采煤矿的情况和矿井的形态进行合适支护技术的选择。支护技术的落后,使得在煤矿开采施工时可以选择和采用的掘进支护方法有限,有许多支护技术并不适用于实际的煤矿开采情况环境,导致支护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真正的为煤矿开采提供安全的、稳定的保护保障。

2.2掘进支护方法问题

巷道掘进支护是目前我国在煤矿开采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掘进支护方法,煤矿开采环境是较为恶劣的,需要对许多情况进行处理,比如高帮、大倾角巷道、沿空巷道等,但是在实际的煤矿开采环境中,这些巷道处理难度较大,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就会使得巷道出现顶板形变、离层、底板鼓起等问题。目前我国的相关掘进支护方法,对于一部分巷道问题还是难以处理,导致掘进支护起到的安全保护效果有限。

3常见的煤矿井下掘进顶板支护方式

3.1锚杆支护

我国在进行煤矿巷道支护时,会采用锚杆支护,这种支护工具能够提升煤矿巷道的布置率,使煤矿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其中运用的支护构件有网、锚杆杆体、锚杆托板、锚固剂、钢带等。运用锚杆支护的原因是锚杆支护中的锚杆具有不易剪短和不易拉坏的优点,然而,锚杆支护中的托板具有固定的作用,通过给螺母增加相应的力度可以使巷道的表面能够被托板固定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一定的力施加给锚杆,其中的力就可以进入到煤岩体中。从而使围岩的受力程度能够增强,控制围岩不会出现裂开、滑动、离层的现象。然而,托板还能将围岩产生的力作用于锚杆杆体,能够增大锚杆的阻力,抑制围岩产生形变。将锚杆支护中的网与巷道表面相结合,能够防止围岩产生断裂导致大量石块掉落现象的发生。

3.2可缩性支架支护

载荷承载能力主要包括极限承载能力和实际存在能力。极限承载能力是指在煤矿掘进过程中使用收缩性支撑所能表示的最大负载的承载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煤矿道路是否会发生弹性变形取决于支架是否能承受极限承载能力。实际承载能力是指煤矿掘进过程中使用收缩性支架在收缩过程中可用的负载承载能力。这种负荷的承载能力主要是因为煤矿掘进工作中使用的道路支撑物满足硬要求,以及与道路支撑物连接的工具。一般来说,在道路支架的实际承载能力与极限承载能力之间的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道路的可收缩支架状态满足最佳要求。因此,在煤矿掘进过程中使用收缩支架支架需要符合相关法律要求的金属支架的载荷承载能力。

4煤矿井下掘进支护问题应对方法分析

4.1提高支护水平

在煤矿井下巷道开挖顶板支架之前,提出了预留巷道的混凝土支护方案,开挖方案和施工方案。提前规划所需的材料,材料的数量和道路的具体支撑尺寸,并阐明支撑操作的规格。在高应力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巷道中,使用锚网,锚索和喷射混凝土支撑钢梁棚。安装支撑层时,应以支撑层的承载力为核心要求,尽可能保证支架钢梁与顶板和巷道墙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接触表面应保持平整,以使支撑体的支撑强度达到最大和喷射混凝土支撑钢梁棚。安装支撑层时,应以支撑层的承载力为核心要求,尽可能保证支架钢梁与顶板和巷道墙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接触表面应保持平整,以使支撑体的支撑强度达到最大。

4.2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支持和应用水平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因此,要加大财政投入和宣传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地下人员熟悉新的支持技术和支持技术的应用。将工艺原理的培训与施工实践的评估相结合,地下工人的技术水平足以跟上新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员工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和重要因素。在隧道工程施工前,相关人员接受过技术,理论和技术知识学习,工作经验,操作行为理解,熟悉屋顶支撑技术管理知识,学习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职前培训。在进入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之前,进行培训,组织实践,轮训实践培训,特殊活动培训,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召开安全动员会议。

4.3重视煤矿开采的安全宣传工作

安全是第一要义,尤其是对于煤矿开采这样一个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而言。煤矿巷道掘进支护设计应当与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宣传结合起来,将安全宣传工作做到位。企业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普及安全常识以及在遇到危险时应当如何应对,让安全意识成为员工的潜意识。煤矿的安全宣传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矿掘进的安全,应当提高对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要想更多人接受并认可掘进支护技术的应用就必须要将安全宣传的范围扩大。在煤矿开采的施工现场应当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杜绝任何安全隐患。

4.4积极更新相关机械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煤矿开采中解决掘进支护问题,相关设备的更新是一个重要而基础的方面。掘进支护设备器材,是进行掘进支护工作的基础,也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甚至在某些时间,决定着掘进支护的整体质量。因此,对于煤矿开采企业而言,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做好相关机械设备的更新工作,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掘进支护工作的开展。同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让设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和提升掘进支护的质量和效果。

结束语

煤矿井下开挖支护技术至关重要,研究它可以保证隧道安全。但是煤矿开采涉及很多过程和程序,因此在每个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和改善相关设计需要企业和相关人员共同努力,必须共同勘探以提高煤矿掘进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强,任光友.煤矿巷道掘进施工与支护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0):54+56.

[2]康文艺.煤矿巷道掘进施工技术要点及支护技术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9):86.

[3]逯杰.煤矿掘进支护技术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8(01):21-22.

[4]赵凤岩.煤矿巷道掘进施工与支护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7(12):129-130.

[5]金蒙.煤矿巷道掘进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7(12):143-144.

[6]李海龙.巷道掘进施工及支护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7(10):74-75+82.

论文作者:石曙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井下掘进施工支护工艺分析论文_石曙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