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论文_刘俊宏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以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行以损伤控制技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0.95%)明显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0.98%)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PLT高于对照组,APTT、T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

【关键词】损伤控制技术;严重多发伤;骨与关节损伤;有效性;可行性

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且病情进展迅速,50%以上的患者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成为临床急诊抢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近些年,伴随临床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损伤控制技术得到发展,并在骨科、外科等科室应用,使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的致残及致死率明显下降[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分析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2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最大为66岁,最小为20岁,年龄均值为(43.58±7.54)岁,致伤原因:5例为高处坠落伤、4例为重物压砸伤、32例为交通事故伤;研究组41例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为21岁,年龄均值为(43.67±7.42)岁,致伤原因:4例为高处坠落伤、5例为重物压砸伤、32例为交通事故伤;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本研究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常规手术治疗,静脉输液,明确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一期手术中使患者解剖位置最大限度恢复,术后对患者病情予以严密监护,并行抗感染、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研究组行以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一期手术的关键在于控制出血,避免感染,具体操作如下:与患者病情状况相结合进行基本手术处理,对于胸外伤患者,开腹后,紧急探查,并止血,清创,留置腹腔闭式引流管;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行骨瓣开颅手术,以减压;针对肝破裂患者,采取胰头侧断端胰管结扎与闭锁缝合;针对椎体爆裂骨折患者,行以椎板开窗椎管减压处理;针对软组织损伤患者行以清创后植皮治疗。一期手术后,转至重症监护室监护,并给予纠正酸中毒、恢复血容量、提高凝血功能等液体复苏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吸氧,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给予二次手术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且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另外骨折及合并伤基本愈合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骨折与合并伤明显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生命体征不稳定,骨折及合并伤愈合延迟,或死亡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对两组PLT(血小板计数)、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三项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0.95%)明显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0.98%)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是急诊科高危创伤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而且有较高的致死率,这一疾病变化快,容易产生强烈应激反应,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则容易导致致死三联征,进而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所以应探求更加科学的临床抢救技术,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治疗[3]。

损伤控制技术作为基于急分期手术理念的技术手段,涉及到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简化手术,二是重症监护室复苏,三是确定性分期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救治,此种技术的应用更加有序和快速,因此可以为患者得到有效临床救治争取时间,使抢救效果得到保障[4]。早期简化手术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开展手术治疗,实现控制感染、止血的效果。重症监护室复苏则可以使患者循环功能恢复稳定状态,并通过营养支持和吸氧等对症治疗,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恢复核心体温,为后续手术做准备[5]。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之后,可以选择适合的时机开展确定性二期手术。

据相关研究指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患者生理平衡稳定,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升,同时可以使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缩短,并缩短体温恢复时间,避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6]。本次研究中,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进行治疗,并与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作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治疗中,损伤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凝血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使患者死亡风险概率降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起到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应用。

结语:

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程永涛,唐眏利,袁生华,etal.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应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1):1167-1170.

[2]李海兵.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128-129.

[3]何道辉,胡涛,吴铭涛,etal.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可行性探讨[J].重庆医学,2017,46(19):2705-2707.

[4]张德刚,张锴,王志刚,etal.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02):119-122.

[5]曹峰,陈佳楠,王曙光,etal.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49-52.

[6]张发,李承宁,陈维忠.浅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3):149-150.

论文作者:刘俊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损伤控制技术在急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论文_刘俊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