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书海的浪潮,充满了波涛--从2001年北京图书订购大会看今年图书市场的走势_订货会论文

看着书海的浪潮,充满了波涛--从2001年北京图书订购大会看今年图书市场的走势_订货会论文

书海观潮,满目波涛——从2001北京图书订货会看今年图书市场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论文,订货会论文,波涛论文,北京论文,市场走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本次订货会上,把图书按类别来看,除了表现出工具书常销不衰;引进版图书无论是何种类别,只要符合我国国情,都有不错的进项;生活类图书以居家为主流等特点外,还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文学类老树发新枝

在今年的订货会上,文学类出版社喜获“丰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码洋更是高达2000余万元。与往年文学类出版社大多排在20名之外相比,今年的文学类图书这棵老树焕发出新的活力。

多方信息显示,订货书店对大部头文学类丛书倍加青睐。多家出版社推出了“重磅”作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长篇小说精品书系第二辑》中的《亮剑》在订货会上订出4.5万册, 加上之前出版的第一辑,这套书的订货码洋蔚为可观。人民文学出版社带来了《“两代人”丛书》、《漫忆女作家丛书》、《蓝星诗库》等书,其中《“两代人”丛书》取得订货5.3万册的骄人成绩。书店方面认为, 从去年开始,长篇小说的销路就不错,因而今年长篇小说市场被看好就不足为奇了。

名家、名人、名传记依然是文学类图书最耀眼的风景。作家出版社的莫言小说《檀香刑》、陈染作品系列,安徽文艺社的《清洁的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血玲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贝克汉姆与漂亮辣妹》均订数不菲。书店订货人员解释说,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名家、名人人们比较熟悉,他们的作品和故事容易被读者接受,所以书店对此类书的走势抱乐观态度。

具有潜在影视媒体互动效应的小说较受欢迎。在这次图书订货会上,作家出版社的《文成公主》是此类书的代表。以该部小说为蓝本的电视连续剧《文成公主》将在2001年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出。订货书店认为,虽然这类小说的文学价值并不一定高,但是电视连续剧的播放将会对此类书的销售起到最佳的促销作用,相当一部分读者是受电视的感染才“慷慨解囊”的。

业内人士认为,文学类图书的复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 从1995年起,作者和出版社都开始重视长篇小说的创作,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近年来有所提高;其次,随着教育界“减负”令的贯彻执行,中小学生课余阅读时间增多,文学类图书的市场空间扩大。这些都为文学类图书市场的“牛市”提供了“土壤”。

社科类经典为上

如果说瞬息万变的图书市场是一条起起伏伏的波浪线,社科类图书无疑就是一条水平线,总是那么平平稳稳。但是即使是在这四平八稳之中,也露出了不少动向。

风入松书店业务主管程京慧分析,总体上说,这次订货会上社科类的新书较少,亮点也不是很多。较抢眼的书多是翻译国外的经典著作以及国内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并且是成系列推出。这是因为国外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学术价值比较高,在学术书这块狭窄市场内较能获得读者的认同。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就是其中一例。据该社发行部副主任王磊说,社科学术书不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往往是叫好不叫座。但是系列成套的书的市场仍然不错,因为这种书出版社一般策划很久,组织的著译者力量也比较强,质量上能得到保证。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你误会了我——交流中的女人和男人》以2.8万册的订货量登上了今年订货会订货册数排行榜。这是一本从语言学的角度解析男女交际差异的书,如何得以入书店慧眼呢?程京慧认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问题,渴求理解自己、理解社会,因此以通俗的形式阐释此类问题的书应该会有一定的市场。

紧扣当前形势、反映社会热点的社科书也备受关注。突出例子是《中国挑战腐败》、《大败局》等,这些书直面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情民意的反映,因此为众多读者所关心,有着广大的读者基础。此书订货会前仅在风入松书店就售出900余册。 鉴于去年的良好业绩,书店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今年的图书市场上,这支生力军仍有勃勃生机。

也许是由于近年来全球战火频仍,特别是去年科索沃局部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军事题材的图书从去年起就在图书市场上扮演着活跃的角色。军事类出版社当仁不让地挑起了大梁,解放军出版社的《海湾战争全史》的订数高达3.87万册,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网络战争》也突破2万册。

英语类持续火爆

书店普遍认为英语类图书在今年还会呈上升态势。升学、评职称等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学英语热潮不断及入世后对英语的更大需求,决定了此类读物依然会走俏。此次订货会许多书店对外研社的英语考试类书很感兴趣。外研社以前并未涉足过考试用书,今年一下子大批量推出了TOEFL、雅思考试这类赴美、赴英留学指导用书、 国家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及大学四、六级考试用书,书店对此反响不错。许多省店批销中心和上海、广州等地大书城对该类书的订货量均较大。其中,《新编大学英语(学生辅导)》在本次订货会上就订出了12万册。书店对外研社的强项——辞书,尤其是引进词典一直青睐有加。外研社对畅销词典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做了修订,此举也被证明是有效果的,如《汉英词典》(缩印本)在本次订货会上的订数是8万册。

书店选择英语类图书,首先要看出版社的专业性;其次是出版社能否会对图书进行到位的宣传。外研社的品牌优势以及既服务读者也服务书店的策略,加强了与书店的沟通,促使书店更加关注该社的图书。

另外,海豚社的《无敌英语语法》系列,在此次订货会上的订数也很可观(初级版是3.2万册,高中版是3万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在英语阅读、写作书上也显示了雄厚的实力,在日语和一些小语种上下的功夫也较大。这种与专业社选题上的错位无论是对书店选书还是对出版社出书均是有利的。

教辅类观望等待

由于中小学生的课程要进行改革,新的教材还未出台,综合性辅导书要有变化,所以在此次订货会上书店与出版社均很谨慎,书店不敢大批量吃货,出版社也没有大规模的出版同类新书,双方都处于观望之中。这也就说明了此次订货会上对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初中生必背古诗》、《初中生必背文言文》(前两种各为30万册,后一种为20万册)以及各种新颖的学生字典等受教改影响不大的图书的订货量大的原因了。相对而言,以前适合老师教学、学生学习、考试的图书订数要差一些。

书店对教辅书的选择同样也是首选品牌书,如龙门书局、东北师大、广西师大、陕西师大、大连理工等出版社的教育书籍。这些社的共同特点就是实力雄厚,图书质量高。虽然此次订货会的教辅书订数不太理想,但书店的订货标准始终如一。同时,书店也注重出版社对教育书是否做过认真的市场调查、是否紧跟读者需要、突出学生的特点、章节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新意、卖点在何处等等,这些都会成为书店是否订货的因素。如北大社的《心中的校园》一书,讲述的是北大、清华、复旦三校的高考状元谈高考的体会、学习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奋斗与梦想,对中学生及其家长也许会有一些全新的收获,所以本次订货会上该书的订数不错,为4.2万册; 人文社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丛书”因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订数也较高(6万册)。

财经类通俗博彩

从订货会书店的反馈看,目前财经类图书中的经典理论著作走势平稳。书店订这类书时比较看重出版社的品牌。因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此次新推出的“金融学译丛”第一辑《金融学》和《兼并与收购:交易管理》,“经济科学译丛”的两个新品种《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学习指导》和《社会问题经济学》(第十三版),华夏出版社“萨缪尔森经济学系列教材”的三本:《经济学》(第十六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哈佛商学经典译丛”的第四辑《国家营销:创造国家财富的战略方法》和《服务利润链》等,均有不俗表现。

大众财经读物日益成为图书市场的一个亮点。继2000年的异军突起之后,证券投资类图书今年一开始就博得了满堂彩。在4 天的订货会期间,北京大学出版社《十年一个亿》订出去了8万余册, 广东经济出版社的《登峰之路:青木股票投资技术实战课程》订出去了3万册。 书店认为,随着大众投资队伍的不断壮大,证券投资类图书还会有更多的热销品种出炉。订货会上,有多家出版社推出了彩票书,其中中国商业出版社的彩票书尤其引人瞩目,《中奖500 万——体育彩票中奖指南》书店订数达2万册。随着经济发展与大众生活关系的日益密切, 读者要求大众经济读物更加通俗。以漫画、故事的形式阐释玄奥经济理论问题的图书应运而生,前者如中国经济出版社的“画说经济学系列(配漫画本)”、“漫画会计丛书(配漫画本)”,后者如三联书店梁小民的《微观经济学纵横谈》和王跃生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制度经济学漫话》,对此种尝试,书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快车道”,财经领域随时都会产生一些热点,这些热点为财经图书的出版带来了无限的商机。首先是“入世”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对策全书》、 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的地位和利益》、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WTO法律规则与非关税壁垒机制》、 北京出版社的“‘入世’对策丛书”等,均作为各社的重点图书强力推出;其次是电子商务问题。传统产业借助电子商务拓展自身的营销触角是大势所趋,清华大学出版社适时推出了“网络先锋电子商务热点丛书”和“电子商务热点丛书”,被书店普遍看好。

计算机类跟着技术走

当数字技术领着人类迈进21世纪时,没有人会对计算机类图书的走俏产生疑问。问题是,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社中,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此类品种的图书中,书店会把“绣球”抛给谁。

尽管各家出版社的最后数据还没出来,来自书店和出版社的信息显示,图形图像类和网络安全类图书可能是今年计算机类图书的“领头羊”。上海季风书园的姚思动经理认为,原因很简单,绝大部分读者需要的是应用型的计算机知识,要用什么才读什么、学什么,而不是搞学术研究。当前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也是这两类,书的卖点和社会的需求点是相吻和的。

新疆一心书店的李志明经理说,像网页设计、网页制作等以前的热点会继续热下去,但有关网络安全的图书会逐渐受到读者重视。因为,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上网机数、上网人数急剧增加,网络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人们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的需求会增加,这方面的图书市场会随之扩大。

出版社的品牌和实力也是书店订货重点考虑的标准。像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大社的计算机图书的市场销路较好,这是因为它们的资金、技术、编辑以及组织翻译能力较强,能够及时地引进国外最新版本,走在市场前头。

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经营部经理赵宝珊说,计算机类图书的出版规律是紧跟技术发展,技术上的新发展很快会在图书中反映出来。一般说来,反映最新技术的最新版本的图书会在市场上占优势。

少儿类档次宜划分

此次订货会上少儿类新书不多、亮点不多。书店订货少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的问题。正版少儿书的制作精良,档次高,但也造成了成本的增多,而一些地区少儿书盗版猖獗,虽制作粗糙,但售价低廉,造成了正版书价格竞争的不力,所以书店很难做。一些书店认为,精装少儿书的销售不会太火,因为市场面过窄。而农村有着广大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此类书的价位要低,以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所以少儿书的档次应该划分更明显。

尽管如此,少儿类引进图书的销售仍有可圈可点之处。人文社的《哈利·伯特》在此次订货会上订出8万册, 但同时也反映了国内原创的匮乏。

综上所述,书店对出版社品牌的重视成为其订书的重要因素,对引进图书的偏好,也正说明了品牌的意义所在。

标签:;  ;  ;  ;  ;  ;  

看着书海的浪潮,充满了波涛--从2001年北京图书订购大会看今年图书市场的走势_订货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