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应用于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舒声勇

 (常德市澧县中医医院普外科 湖南常德 415500)

摘要:目的 探究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应用于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1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进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结果 手术后。出现了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7.79%,并且没有发生死亡病例,通过进一步治疗后都治愈出院,并且治疗后的的患者生活质量要显著的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结肠癌;急性肠梗阻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外科急腹症之一,依据有关的资料记录,发生情况为5%—35%.随着近年来人们的职业和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发病率在渐渐的提高。流行病的研究表明,有75%—95%的结肠肿瘤发病与生活的环境方式有联系,并且其中的45%—60%的在一定程度上和饮食环境有相关性。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食用的腌制食品每周达到3次以上就可以使结肠癌发病机率提高2倍,使结肠癌发病显著的增加。结肠癌将使结肠肠壁薄乳使其血液的循环性变差,如果发生了并发性肠梗阻那么处理起来将会有较大的麻烦。所以早期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那么根治率将显著提升和并发症将有效的下降。以往医师一般采用Ⅰ期肠切除和肠吻合分期的治疗手术方式,患者将有明显的痛苦同时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根治的时机。但是随着结肠癌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说明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进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愈的患者比以往增加明显。为更有效直观的探究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疗效,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进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这6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男性为46例,女性为14例,年龄在47—70岁之间,病程为4h—5d。都经过结肠镜和核磁共振方式的检查确定为结肠癌并肠梗阻,但是表现为有完全或不完全肠低位梗阻。并且其中已经确诊结肠癌的患者50例,其余的12例经过剖腹检查为结肠癌。结肠癌并肠梗阻病变的位置:15例横结肠,28例降结肠,7例结肠脾曲,13例乙状结肠,9例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手术后的病理:35例腺癌,20例乳头状腺癌,6例黏液腺癌,10例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Dukes分期:A期为24例,B期为27例,C期为10 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都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和患者的胃肠减压,内科合并症的患者将进行对症的治疗,将患者的血压、血糖和心率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增强患者的耐受性。进行急诊手术。全麻状态下剖腹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梗阻情况,游离病变结肠,在病变的位置处近端肠管处进行结扎和离断,并且有效的隔离结肠系膜,使肿瘤区和血液环间的血管隔离。常规性的切去阑尾后然后将阑尾根部插入一条22号导尿管,并且要插向升结肠,生理盐水20mL膨胀气囊,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由近到远的挤压肠管直至流出清亮无粪渣的液体。末段灌洗液内加甲哨唑液0.5% 的200mL吸净水囊,拔出导尿管修补包使其埋阑尾残端,在距离肿瘤约15-18 cm 处切断隔离的肠段下端,并且移去隔离的肠段,进行结肠端吻合。依据手术的情况修剪肠管的断端,同时检查吻合肠断的血运,吻合张力用吻合器使结肠间或结肠与直肠端吻合,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无堵塞,血运是否良好。手术后6—8d拔除引流管。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进行c2检验,计量资料(x±s)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后。出现了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7.79%,并且没有发生死亡病例,通过进一步治疗后都治愈出院,并且治疗后的的患者生活质量要显著的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详细见表1。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

3.讨论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依据有关的资料记录,发生情况为5%—35%.随着近年来人们的职业和生活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有75%—95%的结肠肿瘤发病与生活的环境方式有联系,并且其中的45%—60%的在一定程度上和饮食环境有相关性。[1]结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结肠是形成和储藏排泄粪便的重要的人体部位。但是结肠的结构特点,结肠内的肠壁血液由动脉的结肠边缘分成边缘性动脉供应血液,特别是左半结肠,左半结肠的肠壁薄弱,而且左半结肠血液循环较差,所以一旦发生了梗阻可能是因为盲瓣的密闭作用形成一个封闭的肠襻,同时加上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容易使结肠发生感染、缺血、坏死。所以,一个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结肠癌病人的生存希望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吻合口痰和病死率较高。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有45%的生存。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者认为[2],梗阻后的结肠内粪质较多而且有大量细菌的存在,无法进行肠道的有关准备,进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痰的情况将显著增加。所以有部分的学者认为进行分期手术,但是分期手术因为Ⅰ、Ⅱ期手术要间隔一段的时间,肿瘤的切除延迟将会导致根治性手术的最佳时期延迟。多次手术将会增加淋巴细胞的扩散转移的机会,从而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但是随着近年来,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技术快速发展,手术前、后的肠道准备、肠灌清洗营养支持上治愈效果更好。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使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逐渐的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

通过对本组的资料观察,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减压灌洗是确保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成功的关键,防止吻合口痰的重要前提[3]。1.患者身体情况良好、梗阻时间短,病灶局限,肿瘤没有明显的转移现象;2.肠壁血液运输良好,水肿程度轻度,肠管内没有坏死和穿孔,腹腔内的污染并不严重;3.内科合并症无严重性,经受得住长时间治疗的患者。比如患者有严重的合并症,那么最好采用分期手术,这样比较安全同时也可以在一次次手术中达到解除梗阻的最终目标,而且使手术后的并发症减少。结肠减压灌洗在手术中灌洗可以减少体内的毒素,并且减少细菌和体内毒素对结肠部位的损害[4],更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所以,灌洗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肠管端血运和肠壁水肿的状况,有效的保证肠管有良好蠕动性,吻合口保持通畅,使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成功率提升明显。

综上所述,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治疗方式,掌握手术中的适应症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有效提高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成功的率,作为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俞林冲,顾自强,胡飞,等.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对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SIRS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11):69-70..

[2]雷洪升.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评价[J].医药前沿,2018,(8):22-24.

[3]庞涛,庞博文.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6):49-50.

[4]聂利民.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3,(15):19-20.

论文作者:舒声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应用于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舒声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