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论文_后彩霞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论文_后彩霞

郑州大学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1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理想国》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哲学对话,其中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理论。本文围绕洞穴理论的阐释、洞穴理论与灵魂转向、洞穴理论所体现的真理观以及洞穴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灵魂转向;真理;价值

一、洞穴理论阐述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提出了一个有关“洞穴”的观点。他认为有一批人一直都生活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一出生就被铁链子锁着自己的身体,没有人身自由,无法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只能被禁锢在密闭的空间里。因为没有办法出去,他们就把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当做是真实的东西。当某一天有个囚徒挣脱了锁链,发现了外面的世界,他就不愿回到洞穴里继续过囚徒般的生活,他准备去解救那些洞穴里的人,然而却没有人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最后反而被囚徒们杀死。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强调,这些囚徒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用洞穴囚禁囚徒来隐喻我们所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个故事其实包含四个步骤,首先是囚徒们在洞穴里看到的一些东西的影子,他们误以为那就是真实的东西;然后是忽然挣脱枷锁的囚徒,他看到了隐藏于影子背后的真实的东西;再者是走出洞穴的囚徒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事物的真相;最后是重新返回洞穴的囚徒,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救其他人。走出洞穴的囚徒慢慢的看到了洞穴外面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和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相比,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让他感到迷惑,甚至是感到恐惧。但是经过之后的认识与了解,他发现了事物的真相,获得了真理。

柏拉图用“洞穴理论”来阐释他所认为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洞内世界,一个是洞外世界。也就是说前者是现象世界,后者是理念世界。囚徒们从洞穴里走向外面的世界,其实是认识在发展的过程。柏拉图在讲述“洞穴理论”的时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那就是希望人们可以从一种无知的状态走向睿智、有智慧的状态,能够实现自我的救赎、改变与提升。

二、洞穴理论与灵魂转向

柏拉图将灵魂分为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理性是灵魂的最高原则,也正是因为理性才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激情是合乎理性的一种情感,而欲望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柏拉图还提出了“灵魂回忆说”,他认为我们的灵魂先天性的具备一定的知识,但是后来灵魂依附到了身体之中,由于受到身体的干扰和污染,导致灵魂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与教育,灵魂才可以回忆起以前的一切,重新获得知识。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在某种程度上为灵魂转向提供了可能。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突然摆脱了束缚,看到了真实的外面世界,然后又重新回到洞穴里去解救其他人,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灵魂转向的过程。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其实提出了囚徒的两次灵魂转向。第一次是围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在某一刻挣脱掉自己身上的枷锁,从洞穴里走出来,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感受到了真实的事物,认识到了理念的世界,领悟到了“善”,这时候自己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升华,于是他就不愿意重新回到以前的洞穴里,那些长期在洞穴里的囚徒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切,他们会不相信他所说的,并且还有可能嘲笑他、讽刺他,甚至还会杀死他,这些对于已经走出洞穴的囚徒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二次的灵魂转向就是走出洞穴的囚徒又重新的返回到洞穴里,虽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但是“善”的理念使他不得不重新返回,他必须要带领其他的囚徒们一起进行灵魂转向,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善”。

对于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们来说,灵魂转向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需要打破许多障碍,摆脱重重的束缚,突破自已以前固有的思维方式,甚至还要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经过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最后可能还要冒着生命危险重新回到洞穴,以此来唤醒其他的囚徒们。这一过程既是对于自我的救赎同时也是对于其他人的一种救赎,是认识到“善”并且实践“善”的伟大行为。通过这一过程才有可能掌握到理念的真正含义,进而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洞穴理论所体现的真理观

柏拉图在洞穴理论中运用了许许多多的的隐喻,其中涉及到的有洞穴、囚徒、太阳、影象等意象。在这其中,太阳其实寓意着真理,洞穴寓意着我们的主观世界,囚徒寓意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影象寓意着人们的一种主观的感受,那个走出洞穴的人可能代表的就是柏拉图本人。走出洞穴的人看到了太阳,看到了真实,也就是得到了某种真理。困在洞穴里的人早已经习惯了洞穴里的一切,他们安于现状。摆脱束缚,挣脱掉自己身上的枷锁,这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力量。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也都会遇到很多的挑战与困难,只有勇敢的面对,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理。

柏拉图认为用我们的眼睛看世界是了解事物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但是身在洞穴里的人只能看到自己面前的东西,于是乎他们就把这些物质当做是真实的,但是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只是他们无从得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洞穴限制了囚徒们的自由,所以大部分人只能被束缚在里面,就像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一部分天空,无法认识到全部的世界。在这个洞穴里,囚徒是绝大多数,而能够挣脱枷锁,从洞穴里走出来的就只有一个,说明自由只是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只有拥有自由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到事物的真相,领悟到真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自由是获得真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条件。

当已经走出洞穴的囚徒又重新返回到洞穴里的时候,这时候的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对外面世界的接触,慢慢的发现了事物的真相。我们要想获得真理,就必须敢于实践,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才能更加接近真理。

四、洞穴理论的意义与价值

(一)对教育的启示

洞穴理论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着很大的价值与启示。洞穴理论中提到的太阳其实是“善的理念”的象征,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要想获得“善的理念”就必须通过实施教育来实现。通过教育,我们不仅可以收获丰富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而且还可以陶冶道德情操,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洞穴里的囚徒走出洞穴之后,看到了光影背后真实的东西,看到了月亮,最后看到了太阳,每一次囚徒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感到不安与迷惑。这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实施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条理性、有阶段性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掌握很多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同时也会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与迷惑。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引导人的出现,也就是需要老师进行教育与指导,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学生走上弯路,误入歧途,更好的引导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洞穴里的囚徒其实就是在没有接受到教育之前的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追寻真理就必须勇敢的走出洞穴,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接受新的知识,也就是要接受教育。只有接受了教育,才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人生境界得到提高,才会离真理更进一步。也许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去找寻真正的真理。

囚徒们通过灵魂转向慢慢认识到善的理念,获得真理,这其实是一种能力。针对教育而言,这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在当今社会的教育,大部分还是老师进行集体性的灌输式教育,老师把自己收获到的知识慢慢的灌输给学生,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自己的思考,也就会影响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重视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只有拥有了一种能力之后,这样才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对人生的启示

柏拉图所说的囚徒其实就是我们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在当今社会,洞穴就是我们的日常观念。洞壁就是我们的报纸、电视与互联网。社会习俗、传统价值、伦理道德紧紧地把我们圈于洞穴之中,我们在自己营造的洞穴之中看似快乐的生活着,我们似乎变得很麻木,已经习惯了周围的一切,我们不忍心又或者是不愿意逃离自己所处的洞穴之中。柏拉图传达给我们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从日常观念的洞穴中走出来,挣脱掉自己精神的枷锁,把真实的自己释放出来,找到真我的存在。当然,我们的日常观念与传统习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价值的,我们不需要摒弃它们,而是需要重新进行思考,以合理的方式加以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洞穴里的囚徒敢于挣脱掉自己身上的枷锁,敢于冲破禁锢的牢笼,坚定的奔向外面的世界,努力的去追寻自己内心的真理。反观于当今我们生活的社会,物欲横流,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些诱惑冲击着我们的心灵,稍不注意就会被其给迷惑。这时候我们更要学会坚守自我,不要让浮华的表象扰乱了自己,勇敢的追求自己心中所坚持的真理。也许在追求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要退缩,勇敢的去面对,我们终会寻求到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处在洞穴里的我们更应该认真的思考一下这句话,希望我们都不要迷失了自我,都能够践行善的理念,过好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海德格尔.柏拉图的真理学说,[M].孙周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田海平.柏拉图的“洞穴喻”,[J].东南大学学报,2000(2).

[4]柏拉图“洞喻”的意象阐释,[J].朱少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5-01.

[5]柏拉图洞穴喻的教化问题研究,[J]. 庞韵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01.

[6]高瑞泉.走向理性的太阳——读柏拉图的《理想国》,[J].历史教学问题,2001 .

作者简介:后彩霞(1993-5),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美学。

论文作者:后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理论论文_后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