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强调教育公平论文_魏晓琳

教育应强调教育公平论文_魏晓琳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省 烟台市 264000)

摘要:教育公平是时下热门的话题。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公平问题,则是与学生联系紧密、学生受益直接的一部分。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本文对教育公平含义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尤其是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体现教育公平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育公平;含义;实现;课堂教学;农民工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很早之前人们就已经在开始追求教育公平,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理念。从西方历史上来看,古希腊的大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

从我国的历史上来看,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 “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 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 在法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 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 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 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 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广大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求。因此,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经过高度筛选、分流的教育制度,着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 同时,又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为前提, 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最终保证他们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质量。

二、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一)教育机会不平等,入学困难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外地入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地公办的公立学校,另一种是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对于想进入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在入学方面受到多重限制,例如户籍限制和收费过高等,要么就不能进入公立学校。特别是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他们由于是农村户口,没有城市户口而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

(二)、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受歧视,农民工子女心理不健康

对于那些进入公立学校的学生来说,学校里有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对他们产生一些歧视。小朋友不愿意和他们玩耍,老师不愿意请他们回答问题或担任班干部等。

(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条件落后,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失学辍学率高

由于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水平不高和教学资源缺乏等原因,农民工子女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有的甚至无法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从而导致失学与辍学。李雪在研究中指出流动儿童中没有上学的人数占6.85%,失学的人数占2.45%。聂芬芬等人经过研究也发现流动儿童的失学率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与策略

(一)、改革现行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为了使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子女平等的教育权利,首先就是要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可以进入到同一所学校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非农业的户口划分,使得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法律上获得相等地位。

(二)、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条件

根据政治经济学可以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导出要想提高教育质量或者改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困境的现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经济投入,对于那些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大对其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以改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等来提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水平和文化素质。

(三)、改善社会风气,加强社会关注

社会的力量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社会各界应该消除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偏见,体现出人文关怀;其次是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提升老师的公平意识,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关注。。

(四)、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与经济水平

一旦提高了农民工的经济水平,他们便有了送学生进入公办学校的经济力量,并且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学习方面也会舍得花钱。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家长都持有这样一个个观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提高了农民工的收入与经济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五)、提高农民工的自身文化素质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加强他们对教育的意识,使他们更加关心自己子女的学习与教育,不至于使孩子辍学。不管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如果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问题比较看重,并且家长自身如果也有一定的文化素质,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有利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具体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 在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衡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课堂上的公平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身为一名教师,自身在课堂如何实现教学教育公平呢?

第一、摈弃心理偏见的消极影响。 教师应该首先从心理上更好地树立平等观,塑造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社会结构。

第二、协调师生地位,建立良好师生教学学习关系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尊重学生表达学习思想的机会,拒绝自己成为“扩音喇叭”,还需要从其他方面培养学生平等与教师交流的权利和能力。

第三、学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需要我们突破课堂要求的一致性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唯有克服自我意识心理 和行为表现上所体现的偏见和公平, 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 并随时对自己不公平的教学行为做出适当的调整, 才能在教学过程和结果上无限接近公平。

参考文献

[1]周立艳.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新课程,2012,(1).

[2]贾英.从经费视野看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1(1).

[3]李雪,李健美.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

[4]孙金超.关注农民工子女抚养教育问题[j].法学与实践,2006,(5).

[5]金琴.基于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j].教育革新,2011,(4).

[6]代祥,李志友.教育财政公平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均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7]张艳,王雪,刘彦伯,夏丹丹.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解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7).

作者简介:魏晓琳(1994年11月—),女,汉族,现就读于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论文作者:魏晓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教育应强调教育公平论文_魏晓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