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探讨论文_董慧,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探讨论文_董慧,

董慧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卫生院;山东滨州251719)

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方法:将104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培养法、免疫法、镜检法等方法进行检查。对比2组研究对象生殖道的感染率,同时观察2组研究对象的感染类型。结果:观察组中检出生殖道感染患者94例,感染率为90.38%;对照组中检出生殖道感染症患者21例,感染率为20.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感染类型均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占比分别为30.85%和33.33%。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感染类型较为复杂,应采取有效手段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疾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感染;微生物学

女性生殖道感染是比较多见的妇科疾病,因为女性生殖道的生理结构比较特殊,很容易发生各类感染亊件,因为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原虫、病毐、真菌等所导致的炎症疾病。患者早期的症状比较隐蔽,病原体的潜伏时间长,隐性感染会给女性生殖道感染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保护女性健康,应该为期提供生殖道检査和各项检验[1]。此次我院就104例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来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进行以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 104 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在22~55岁,平均年龄为(38.2±3.4)岁;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 104 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 23~57 岁,平均年龄为(38.7±2.8)岁。纳入标准:观察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异味、白带增多、白带变黄等症状,对照组均为健康体检者,两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且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患有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 2 组患者进行全面的详细检查,主要包括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检验,沙眼衣原体检测,霉菌及阴道毛滴虫检测,阴道菌群检测等。⑴取药敏试验板与基础液,在室温条件下接种,将胶塞打开,吸取100 μL基础液加入空白对照。在剩余基础液中直接接种标本,轻微振荡混合均匀。在其余微孔中加入含有标本的基础液,每孔100 μL,轻微振荡摇匀。在全部微孔中滴加试剂盒所付矿物油1~2滴。药敏试验板加盖,准确标记后,与剩余基础液瓶共同放置于培养箱,在35~37 ℃下培养。24 h后,如培养液颜色由桔黄变为桃红,说明存在支原体生长。如果培养液颜色仍为桔黄,则说明不存在支原体生长。⑵取分泌物加入反应管,搅拌均匀后,以 3000 RPM速度离心10 min,弃上清液。向反应管中沉淀物内加入显色剂 10 滴,混合均匀后,在 80 ℃水中进行 10 min 温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比色卡对比,如果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或绿色,则结果为阳性,如果颜色保持浅黄色或变为粉红色等其他颜色,则结果为阴性。⑶在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并将生理盐水、阴道分泌物混合均匀涂片,加盖玻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在低倍镜下,霉菌呈现发丝团状或丝状,在高倍镜下,存在单个或成群的链状卵圆形,链状分支或芽状物色透明孢子,则存在霉菌。⑷革兰染色之后,使用普通光镜检查,其中阴道杆菌是革兰阳性大杆菌,具有整齐的边缘,两端呈钝圆形链状、栅栏状排列。

2.结果

观察组中检出生殖道感染患者94例,感染率为90.38%;对照组中检出生殖道感染症患者 21 例,感染率为20.19%,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感染类型均以细菌性感染为主,占比分别为 30.85% 和33.33%。

3.讨论

生殖道感染为妇科临床多发疾病,发病率高。提高对此病的诊断率,对指导临床治疗、确保女性健康有重大意义。研究显示,早发现和早治疗是临床处理此病首要原则,以防病情加重出现病变,危及健康生命。此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隐性感染及病原体潜伏等,直接危害生殖道健康,必须强化临床检验,将病原体检测列入妇检常规项目[2]。

经本文研究发现,生殖道感染患者主要的感染病原体是细菌,其中又以厌氧性细菌感染的混合型疾病为主,具体包括消化链球菌、螺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等。在皮肤表面,这些厌氧性细菌通常难以存活,但在女性阴道中,由于氧气含量较低,为这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由于这些因素造成阴道内菌群功能失衡,进而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加,具有异味,外阴具有烧灼感、瘙痒感等症状。另外,细菌性阴道病还可能引发输卵管炎、子宫术后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支原体属是此类疾病病原体中的第2大因素,国内外很多研究均指出,解脲支原体可能引起各类生殖系统炎症,同时容易引发非淋菌性尿道炎,进而导致患者不孕不育[3]。病原体中排在第3位的是真菌,在女性阴道中,p H 值约为 4~4.5,长期处于酸性环境,同时潮湿、温暖,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外阴灼痛瘙痒,白带稠厚呈豆腐渣或凝乳状。

总之,女性生殖道感染是对女性健康危害非常大的疾病,临床中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进行检验,可以作为监测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措施,因为女性的生殖道较为脆弱,单一的病原就会引起感染,多种病原的感染可能会引起并发症,单一病原感染导致了微生物生长环境的改变,引起了病原增殖。因此,临床中检测多种病原能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所以,将病原体多项检测作为妇科常规检査项目非常重要,能够减少女性生殖道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道系统受到的损伤,为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勇,韩树珍,王维平.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24) : 6040-6041+6066.

[2] 刘沙沙,戴燕,李冬.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 05) : 141-142.

[3]王正芳.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及结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13( 06) : 179-182.

论文作者:董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探讨论文_董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