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与对策浅析论文_刘洪涛

(许昌市中心血站 河南 许昌 461000)

【摘要】 目的:对我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选取我站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的标本共43例,标本选取年限在2012年7月~2015年3月之间,对标本检验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结果:血液检验标本的主要误差有血液采血人员因素、血液标本采集因素、血液标本送检因素以及血液标本检验因素,其中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前三名分别为血液标本运输温度差异30.23%(13例)、血液标本存在凝块18.6%(8例)以及血量不足13.95(6例)。结论:针对于血液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以及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对各项操作进行规范,能够有效对血站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进行减少。

【关键词】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94-02

血站血液标本的检测是对献血者血液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并对血液的使用安全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因此,本文对我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合格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站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的标本共43例,标本选取年限在2012年7月~2015年3月之间。43例血液检测标本来自不同的采血点,并由专门的血液检测人员将血液标本出现的误差情况上报,再由质量管理科人员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排查,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1.2 检验方法

血液采血人员的选取标准为初筛检测以及体检均合格的献血者,并在血液采集完成后,将需接受检验的血液标本通过真空负压采血管进行留样[2]。其次,血液标本的运送也是经由专门培训的人员执行,并及时送往质量管理科进行检验。血液标本检测人员首先需对血液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血液凝血状况、溶血状况以及外观。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同时,血液检测人员需对采血人员的信息、采血部位、采血过程、采血时间以及标本存放状况进行询问,并确认血液检验标本是否合格,并对不合格的标准进行详细的记录,在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样本统计完成后,对其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总结报告[3]。

1.3 评价指标

对43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将各项原因进行罗列,制作相应的表格,并求出相应误差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数值。

1.4 数据处理

本文中血液检验标本的所有数据,均接受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进行表示,且通过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2.结果

通过对43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原因,主要体现在血液采血人员因素、血液标本采集因素、血液标本送检因素以及血液标本检验因素四个方面。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前三名分别为血液标本运输温度差异30.23%(13例)、血液标本存在凝块18.6%(8例)以及血量不足13.95(6例)。43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详见表1。

3.讨论

3.1 血液检验标准的误差原因

对我站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将血液检验标本分为以下四点:

(1)血液采血人员因素。血液采血人员因素中分为两大点:采血人员体检、初筛以外的疾病;采血人员多使用保健品以及高脂食物。

(2)血液标本采集因素。血液标本采集因素中分为三大点:血量不足;血液检验标本存在凝块;剧烈震荡。

(3)血液标本送检因素。血液标本送检因素中分为两大点:血液标本交接单出错;血液标本运输温度差异。

(4)血液标本检验因素。血液标本检验因素中分为两大点:血液标本处理不当;血液标本未及时检验。

3.2 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对策

临床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贯穿了整个采集、运输以及检验的过程,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更细致的干预。

(1)明确血液采血人员的信息。血液采血人员在初筛以及体检合格后,应由专门的医护人员对其另外的疾病进行排查,确保在检验过程中指标数值的准确性。另外,医护人员还需对血液采血人员的日常饮食生活进行干预,主要询问患者是否长期服用保健品,或者是否摄入过多的高脂食物。

(2)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流程。在对血液进行采集的过程中,首先应保证一定检测量的血液,并在留样过程中避免大幅度的震荡,并对采血人员的凝血状况进行抗凝剂的针对性处理,减小误差的发生。另外,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应保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及时做好清洁与消毒,让血液检验标本完全隔绝空气。

(3)血液检验标本的运输干预。在对血液检验标本进行运输时,相关人员需对标本的项目进行详细的确认,防止交接单出现差错。另外,血液检验标准应在运输过程中保证在一个恒温的状态下,温度差异不宜过大,导致检验数据发生差异。

(4)规范血液标本的检验操作。血液检验标准也有一个最佳的检验时间,因此,血液标本检验部门应与运输人员进行相应的协调,保证血液标本的检验时间。另外,血液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应严格规范操作,尽可能避免误差的发生。

简而言之,血液检验标本在采集、运输以及检验过程均进行密切的协调,能够有效减少血站血液检验标本的误差,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春艳.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120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288.

[2]刘丽.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23(17):19-20.

[3]魏彦刚.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95.

论文作者:刘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43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与对策浅析论文_刘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