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兵权 魏丽芬 李春芸

澄江县中医院 云南玉溪 652500

【摘 要】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尿道结石患者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尿道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两组尿道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3.64%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尿道结石;治疗效果

一般根据患者的不同发病机理可将尿结石分为原发性尿道结石与继发性尿道结石两种[1]。原发性尿道结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尿道感染、粘膜受损以及尿道狭窄和潴留性囊肿;而继发性结石经常出现于患者的前列腺部以及球部和尿道外口处等。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逐渐成为尿道结石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2]。本文将重点结合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研究资料为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22例。44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在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36.25±2.24)岁。44例患者经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点滴状排尿、尿痛、血尿及尿频、排尿困难和下腹胀痛等病状,患者的尿道结石横径与长度分别为0.6-1.0cm与0.9-1.8cm。其中44例患者中,前尿道结石患者24例,后尿道结石患者为20例。两组尿道结石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对所有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中取仰卧位,垫高患者患侧,依次将患者腹内、腹外斜肌以及腹横肌切开,并进入患者腹膜后间隙,显露输尿管于手术视野。当科学确定尿道结石患者的具体结石部位后,将纱布垫放置于患者输尿管周边,并将患者结石部位的输尿管纵向切开,将结石取出。检查患者输尿管中无结石后,缝合切开部位,手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3]。

观察组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手术过程中取膀胱结石体位。针对急性尿潴留患者,术前通过注射针头对其行趾骨上膀胱穿刺辅助排尿;针对尿道狭窄患者,术前对其尿道进行扩张治疗[4];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连续注水状态下,在患者尿道内部插入输尿管硬镜,对尿道结石患者体内的结石进行探测。当科学确定患者体内的结石大小与具体位置后,采用探针贴紧结石,并利用连续脉冲技术进行碎石技术处理。患者体内的碎石采用取石钳取出,与此同时,利用排空器对患者膀胱内的碎石进行吸出处理,手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不同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率及包括发热、血尿和感染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比。

1.4统计学依据

本组统计学资料利用我院统计学分析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2组尿道结石患者的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则表示2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数据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表示2组患者之间的统计学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尿道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后,22例观察组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例数为20例,其尿道结石去除率为90.91%;对照组22例患者中,尿道结石去除例数为10例,其尿道结石去除率为45.4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尿道结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9.09%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3.64%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讨论

据相关临床实践结果表明,以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尿道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可能引发相关的发热、出血及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采用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尿道结石治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前我国临床治疗实践中一般不采用此方式进行治疗[5]。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国家医疗事业的进一步繁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气压弹道技术进行碎石治疗,具有安全、高效、微创优势。本文针对我院收集的44例尿道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实践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治疗技术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本治疗方案中,经治疗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率为45.4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尿道结石去除率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有并发症情况出现,但观察组血尿患者1例、发热1例、感染0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血尿患者3例、发热5例、感染6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64%,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闫永刚.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04:238-239.

[2]朱舒翔,郑旭东,朱阿楠.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392-393.

[3]王固新,夏昕晖,姜海洋,张东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附16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4,01:104+106.

[4]常永欣,武玉东.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小儿尿道结石3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9:89-90.

[5]许新,程琳,肖雪英.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手术与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1:1362-1363.

作者简介:袁兵权(1970年2月—),大专,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诊疗工作。

论文作者:袁兵权 魏丽芬 李春芸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分析论文_袁兵权 魏丽芬 李春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