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广州珠江国际创业中心项目高大支模变形实时监测技术论文_龙永根

广东珠江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510610

摘要:本文将探讨广州珠江国际创业中心项目在高大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对高大支模支撑系统进行实时变形监测,了解高大支模系统的变形情况,是否达到优化设计、确保工程安全及指导施工之目的。

关键词:高大支模;变形;实时监测;数据

1.引言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实时监测的自动化措施,对较大危险性的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以下简称高大支模系统)进行预压、实时、安全监测,此举确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及有效性。混凝土在浇筑中或浇筑一段时间的过程后,在压力的作用下,高大支模系统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和位移,如果变化过大,则可能发生坍塌。该措施能有效地反映高大支模系统的变化,事故的发生前做足预防措施。监测内容包括水平位移、模板沉降、立杆轴力和杆件倾角。

2.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广州珠江国际创业中心项目

建设地点:广州市增城区广园快速路以北、广惠高速以南、香山大道以西

建设单位:广东珠江新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州珠江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珠江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天津美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项目由2层地下室、5栋高层塔楼和裙房组成的群体工程。本文以B-12#塔楼、B-13#塔楼负二层为例实施实时监测。

2.2 各项目的布置位置、精度要求

3.倾斜监测

3.1 监测点设置

倾角传感器是倾斜监测所采用的设备,安装前,仪器的安装位置和测量倾角的方向是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的。打磨安装部位使其表面尽量平整,然后将检查完好的倾角仪固定安装支架在已经打磨的部位,再固定倾角仪在安装支架上,然后调整支架上面的定位螺丝,尽量令倾斜仪轴线垂直,最后,将倾斜仪和读数仪连接在一起,并把初始测值设置成与零点接近。依设计要求也可将仪器的初始倾斜角度自行设置,仪器的正、负变化区间与实际的测量需要相适应。假设是在复杂的施工部位、高大待测物的顶端位置安装,这时,应该安装监测点的保护设施以及防雷保护设施。

3.2 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将倾斜传感器与被测主体固定连接,当被测物发生倾斜,倾角仪的倾角随之发生变化,进而测量出被测物的倾角变化量。

由支撑体系产生的倾斜变形,倾斜传感器接收由安装支架传递过来的变化量。导电触点、电解液安装在传感器里面,传感器假设发生倾斜、发生变化,虽然电解液的液面仍然处于水平状态,但是液面相对触点之位置已改变,与此同时,电量输出已发生变化。此时,依照待测物的倾斜变形量、输出电量的相对应关系,倾斜仪就可测量出该待测物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变化方向也会在倾斜仪的测量值上看到,该数值以零点为基准。

倾斜可单独或多支点连接布设测出各被测物的各段倾斜量,以此将被测物的整体变形曲线描述显示。

4.轴力监测

4.1 测点布设

采用轴力传感器对高大支模钢管立杆实施监测轴力。

将钢管立杆顶部的顶托降下来,在模板底梁、顶托之间安装轴力传感器,再将顶托锁紧。要求立杆的顶托上口、模板底梁面均平整顺直,这样传感器的上下口才能两端压贴,最后同一垂线上的传感器、钢管立杆以及模板底梁就可同时受力。

安装轴力传感器完成后,采集终端通过无线传输连接,终端编号被记录下来,此时检查主机里的终端编号压力是否存在,若无,则要重新检查钢管立杆是否已经压紧模板梁底。

4.2 监测方法

轴力传感器安装调试完成后,在主机上设置工程相关信息,主机自己根据设置的报警值、监测频率进行数据采集、报警。

5.位移监测

5.1 安装方法及工作原理

位移监测包括竖向位移(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均采用位移传感器实施监测,直接取得最终结果。

竖向位移(沉降)安装方法如下:

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模板底梁的底部,在安装传感器的同时,令传感器线头垂直朝下,拉出来10公分左右,下部的配重与钢丝绳相连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钢丝绳不可有自身过大的变形,配重也需要重量足够,这样才令传感器线头缩回,配重、钢丝绳一定要各自独立开来,不可连接支架。

在模板底木方梁下的横杆安装位移传感器,安装时使传感器线头垂直向下,拉出约100mm,用钢丝线与下部配重相联,注意钢丝不能有过大的自身变形,配重需有足够重量,使传感器线头回缩,钢丝与配重需独立,不能与支架相接。把位移传感器安装好,通过数据传输,和无线采集终端连接起来,记录下该终端编号,检查主机里的终端编号是否存在位移的读数,一般情况下,是有初始的读数,若无,则需拉动线的顶端,又或者将其复位后重新拉出,直到显示有读数为止。

水平位移安装方法如下:

在立杆顶部安装位移传感器,使线头水平方向拉伸,拉出约100mm,用钢丝与另一侧立杆固定。每个立杆安装两个位移传感器,成900方向安装,分别测两个方向的位移。同样,把位移传感器安装好,通过数据传输,和无线采集终端连接起来,记录下该终端编号,检查主机里的终端编号是否存在位移的读数,一般情况下,是有初始的读数,若无,则需拉动线的顶端,又或者将其复位后重新拉出,直到显示有读数为止。

6.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参考文献:

[1]《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28-2011

[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6]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8] 《关于印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建质[2011] 13 号);

[9]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系统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4] 168号)

作者简介:

龙永根,男,主要从事施工测量管理、变形监测管理方面的工作。

论文作者:龙永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探讨广州珠江国际创业中心项目高大支模变形实时监测技术论文_龙永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