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平与中小学生资金的区域差异_离散系数论文

区域层次与中小学生均经费地区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经费论文,差异论文,层次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各地经济和教育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关于我国教育和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逐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近些年,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例如,沈百福等人关于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注:沈百福、俞诗秋:《中国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教育与经济》,1994年第4期。)(1994年),杜育红关于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注: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00年),王蓉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的区域性不平衡分析(注:王蓉:《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区域性不平衡分析》,《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2001年。)(2001年)等;关于全国各省市的教育投资差异,教育部财务司和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系列研究人们引用得比较多。对于一些省内的教育投资差异分析,湖北(注: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00年湖北教育蓝皮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黑龙江(注:尹晓岚、刘惠林:《2001年黑龙江省教育经济发展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等省也有一些比较深入的分析。但是,对于一国之中的省际差异、省内各地级市的差异、省内各县(市)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差异的大小比较,仍然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甚至也缺乏案例研究。

对宏观问题的研究,往往有一个矛盾。如果分析的数据太宏观,在对于具体某个地区问题的解决有时缺乏指导意义;但是如果进行案例分析,往往可能是由于数据太具体,又不能说明其他地区是否存在同样的现象。尽管如此,笔者仍然打算在本文中,用案例分析方法,讨论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问题。因为我相信,随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因此也更利于问题的早日解决。

本文拟探讨的问题,涉及教育投资3个层面的地区差异。一是教育投入的省际差异,二是教育投入的省内地级市之间的差异,三是教育投入在省内县(市)之间的差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比较了这些层次差异的大小。

本文用来分析教育投资地区差异的主要指标是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由于中小学预算内教育基建费极少,多数地区的预算内教育经费都基本等于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因此,本文的数据在少数地区是用预算内教育经费代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对差异度的衡量指标,本文主要以离散系数为主(离散系数=标准差/平均值%),同时附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由于离散系数与最大值/最小值比基本是正向关系,当离散系数缺乏的时候,将用最大值/最小值比代替离散系数,表示差异程度。

本文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是教育部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1》和相关教育经费统计资料。分析的样本是(1)全国2000年各省市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A省(华中某省)各地级市2000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3)B省(东北某省)各地级市2000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4)B省(东北某省)各县市2000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5)C市(某直辖市)各区县2002年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一、中小学生均经费在不同层次地区的差异

中小学生均经费的地区差异分析表明:(1)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普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小于全国各省之间的差异;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即低级别区域的差异,大于高级别区域的差异。(2)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普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普通省份的县市之间差异远远大于直辖市的县、区之间差异。(3)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既有大于,也有小于全国各省之间差异的。

1.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2000年,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1个省市的算术平均值为670.26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10.57倍。离散系数76.35(见表1)。对A省的分析表明,其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7个地级市的算术平均值为300.21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4.76倍。离散系数49.14。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B省的各地级市,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算术平均值为959.9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2.28倍,离散系数24.93,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

上述分析表明,从A省和B省看,无论是从离散系数,还是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看,这两个省份的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小于全国各省之间的差异。

对B省,我们比较了省内地级市之间与县或县级市之间的差异。2000年,B省13个地级市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1437.15元,最低的是629.02元,最高的是最低的倍数为2.28倍。但是按67个县市划分,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2382元,最低的是376.73元,最高的是最低的倍数为6.32倍。上述数据说明,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

表1 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全国

A省 B省

B省 C市

各省市各地区各市区各县市 各区县

样本数

31 171367

19

算术平均

670.26300.21959.9 892.86 4762.89

标准差 511.72147.53239.28 —

1609.48

离散系数76.35 49.14 24.93 — 33.79

中值

566.21265.7 895.43791.26

4301

最大值2755.8 586.04

1437.152382 8802

最小值 260.77123.14629.02376.73

2998

最大值/最小值 10.57 4.76 2.28 6.322.94

普通省份的县市之间差异与直辖市的县或区之间差异,我们用B省和C市的比较说明。B省的67个县市,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2382元,最低的是376.73元,最高的是最低的倍数为6.32倍。C市的19个区县,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8802元,最低的是2998元,最高的是最低的倍数为2.94倍。显然,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普通省份的县市之间差异远远大于直辖市的县或区之间差异。

2.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2000年,全国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1个省市的算术平均值为889.4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6.64倍。离散系数68.15(见表2)。A省的17个地级市,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2.73倍,离散系数29.73,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B省各地级市,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3.42倍,离散系数31.39,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上述分析表明,这两个省份的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小于全国各省之间的差异。

表2 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全国

A省 B省

B省 C市

各省市各地区各市区各县市 各区县

样本数31171367 19

算术平均

889.4 542.6 917.14790.27 4446.42

标准差 606.1 161.34287.86

1065.68

离散系数68.15 29.73 31.39 23.97

中值

695.8 511.41815.88657.44242

最大值 2788 983.69

1500.96

3301.12

6999

最小值 419.7 359.98438.35234.08

3024

最高地区是最

低地区的倍数 6.64 2.73 3.42 14.102.31

2000年,B省13个地级市中,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1500.96元,最低的是438.35元,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倍数为3.42倍。但是按67个县市划分,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14.10倍。上述数据说明,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

B省的67个县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14.10倍。C市的19个区县,最高的是最低地区的2.31倍。显然,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普通省份的县市之间差异远远大于直辖市的县、区之间差异。

表3 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全国

A省 B省

B省 C市

各省市各地区各市区各县市 各区县

样本数31171367 19

算术平均1478 788.121425.86

1250.315433.37

标准差 849.3 263.29 384.82 1687.44

离散系数57.46 33.41 26.9931.06

中值1151 802.641347.0211695114

最大值 40441390.762376.04

2886.58 9604

最小值 819.3 480.431009.28262.17 3407

最大值是最小

值的倍数 4.94 2.89

2.35 11.01

2.82

3.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2000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1个省市的算术平均值为1478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4.94倍,离散系数57.46(见表3)。A省的17个地级市,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2.89倍,离散系数33.41,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B省各地级市,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2.35倍,离散系数26.99,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上述分析表明,这两个省份的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小于全国各省之间的差异。

B省13个地级市中,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35倍。但是按67个县市划分,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11.01倍。上述数据说明,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

B省的67个县市,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11.01倍。C市的19个区县,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2.82倍。显然,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在普通省份的县市之间差异远远大于直辖市的县、区之间差异。

4.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2000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1个省市的算术平均值为1556.8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8.19倍,离散系数50.03(见表4)。对A省的分析表明,其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7个地级市的算术平均值为936.99元。生均最高的地区是最低的地区的5.29倍,离散系数41.41。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小于各省之间的差异。B省各地级市,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算术平均值为2488.26元,离散系数61.29,省内差异程度(离散系数)大于各省之间的差异。上述分析表明,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既有大于,也有小于全国各省之间差异的。

表4 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地区差异

全国各省市 A省各地市B省各地市

算术平均1556.8 936.99

2488.26

标准差

778.93388.05

1524.99

离散系数 50.03 41.41 61.29

中值1333.61032.39

2201.79

最大值 4326.31735.07

6392.76

最小值

528.06328.28866.4

最大值是最

小值的倍数 8.19 5.29 7.38

二、中小学生均经费的相关性在不同层次地区的差异

相关分析表明:(1)从全国来看,各省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2)一般来说,省内各地级市的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但是有的省份在小学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还有的省份在小学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3)对直辖市的案例研究表明,除小学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外,其他的如小学与初中、小学与普通高中、初中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

1.省级区域的相关性

从全国来看,31个省市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见表5),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

2.地级市的相关性

从A省来看,17个地级市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学与初中、小学与普通高中,初中与普通高中、初中与职业中学、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但是小学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

从B省来看,13个地级市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学与初中、小学与职业高中、初中与普通高中、初中与职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但是,小学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

3.区县的相关性

对C市19个区县的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小学与初中、小学与普通高中、初中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极为密切的相关性。初中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但是,小学与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

表5 各地区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相关性

三、有关问题的讨论

在以前关于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多数限于对各省份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也有少数对一省内部的地(市)差异和省内县市差异进行分析,但是对于省际差异、省内各地级市的差异与省内各县的差异之间没有什么比较。

王蓉的研究涉及了省际差异与省内各县的差异比较。她认为,小学和初中的教育经费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是省内差异引起,而非省际差异。但是她主要分析的是省内各县的差异,未能对省内各地级市的差异进行研究,因此没有回答省际差异、省内各地级市的差异与省内各县的差异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案例研究涉及了这三者的关系,研究证明,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小于全国各省之间的差异;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即低级别区域的差异,大于高级别区域的差异。笔者认为,认识到省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小于全国各省之间的差异和省内各县市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各地级市之间的差异,对于我们教育投资决策的指导意义在于:首先应当尽量在基层解决教育投资的不均衡问题,然后再逐级往上寻求解决办法。只有在低层不能解决中小学教育投资不均衡问题,才需要上级政府通过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来协助解决。

对于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的相关性的认识,在理论与实践意上具有重要意义。以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如果不分析,我们也许会想当然的认为,中、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间存在必然的相关性,理论上也确实应当如此。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虽然从全国总体看,这点没有疑问,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地区,还是存在许多的不一致,说明理论与实践还是有不统一的地方。这需要各地教育和财政部门,在教育投资决策过程中,分析其中、小学生均教育投资的相关性,这对于缩小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保证教育投资的相对均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  ;  ;  

区域水平与中小学生资金的区域差异_离散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