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分析、控制、处理和转移风险_风险管理论文

企业如何分析、控制、处理与转移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一个企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多种多样风险。这些风险一直伴其走完生命的历程。在企业经营实践中,认识和处理这些风险,长期以来就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

所谓风险,是指某种随机性意外事件发生后,给人的利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就是要识别、认识这种可能性存在的内在根据;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其向现实转化所依的条件,避免和减少可能损失;当其转化为现实后,及时对损失进行经济补偿,以减少间接损失,使再生产过程迅速得到恢复。

风险管理过程按逻辑顺序分为前后相继的三个阶段: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财务。

一、风险分析

我们知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由于风险的存在,使企业随时可能蒙受直接经济损失,随时会干扰、破坏生产过程的连续和稳定,进而危及企业的生存本身。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拿出很大的精力、财务和物力,认真地对待之。

风险管理的第一阶段是风险分析。在这一阶段上有两大任务:一是识别风险,二是估价风险。识别风险就是要找出企业中存在哪些风险。具体采用的方法有:

1、组织图分析。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企业活动的性质和规模;企业的内部分工;企业组织结构上存在的,有可能使危险条件恶化的弱点。

2、审查财会账目。财会账目可以揭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企业对原料供给人和销售商的依赖程度;企业的财务安排和财务状况。

3、审查合同和其它记录。可以揭示合同项下的各种责任归属和以往的损失情况。

4、流程分析。流程图分为简单流程图、实物形态生产流程图和联合会形态生产流程图。流程图反映了从原料供给开始,经过各生产阶段,到产品流向顾客的全过程。通过流程图分析,可以确定生产中的“瓶颈”的位置,从而揭示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

5、投入产出分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可以揭示:企业内部各部门对企业总收益所作的贡献;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分析有助于找出企业所面临的业务崩溃风险。

利用以上方法找出企业存在风险,通过制作风险逻辑树、失误树及风险清单,进一步找出引致原因、可能原因、可能结果,有条理、合乎逻辑地把致损原因分析到最小因素。

在风险管理中,识别风险是一项基础的工作。不管对已识别出的风险的处理多么完善,只要有任何风险在识别阶段被忽略,则整个风险管理计划仍是不完善的;如果有重大风险忽略,就可能导致风险管理的失败。

还应看到,企业的内部运动和外部环境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风险所依存的条件发生变化,风险本身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企业的风险识别工作永远不会完结。

在风险分析阶段,找出企业存在的风险和引起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还只是第一步。随后要对风险作数量分析,即估价风险。

对风险进行数量分析,目的是揭示出未来可能损失的规模和发生概率。

通过对以往损失统计资料的整理,利用算术平均数,众数、中值和均值,可以刻划出损失的集中趋势;利用全距、平均差、方差和均方差,波动系数,可以刻划出损失的离散程度。以对以往损失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分析为基础,可以大体预测出未来可能损失的规模。

同样,在以往损失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概率分布理论,可以预测未来可能损失发生的概率。在离散型概率分布中,二项分布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年度的火灾等致损事件的发生概率;普阿松分布可用来预测车辆碰撞、工程事故、产品责任事故等致损事件发生的概率。在连续型概率分布中,对数正态分布适于表示企业的损失记录情况;帕累托分布则适于表示企业实际遭受损失的概率分布情况。这是因为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一般倾向于随着损失规模的增大,损失发生的概率逐渐减小。帕累托分布恰好反映了这样的分布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微小损失尽管数目多,但因其影响不大,一般很少在企业的统计上得到反映。所以,实际记录到的企业损失与实际损失并不一致。对数正态分布适于表示企业的损失记录情况。

估价风险的主要困难往往来自统计资料的缺乏和不完善,尤其是发生概率较小的重大损失的统计资料不足。在统计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对风险的估价可以利用主观概率方法解决。所谓主观概率,指人们在集中大量主观资料的基础上,对损失发生的概率所作的主观判断。对统计资料严重不足的重大损失的概率估计,可以在建立起一般损失的概率分布图型以后,利用概率分布曲线的尾端进行预测。

二、风险控制

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人们力求改变那些可能引起致损事件发生或加重损失程度的因素。这就进入了风险管理的第二个阶段——风险控制阶段。

风险控制包括以避免和消除致损事件、限制和缩小损失为目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可分两大类:一类是避免风险措施,一类是减少风险措施。

最基本的避免风险措施有两种:一种改变企业的活动。譬如,改变生产工艺、改变产品、改变原料,直至放弃该活动。另一种是改变工作地点。

避免风险是最强有力的处理风险手段。有效的避免风险措施可以完全解除某种风险,即完全消除某种损失的可能性。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避免风险措施的采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因为避免风险措施的采用,特别是当其涉及放弃某项活动时,同时也就部分或全部地丧失了从事该活动可能带来的利益。另外,由于避免风险常涉及改变生产工艺,工作地点等等。一般说来,人们最好是在该项活动的早期计划阶段就作出研究和决策。任何改变进行中的工作的企图都会造成极大的不便和昂贵的费用。

如果某项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对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就有必要制定减少风险的措施。如预防性措施、保护性措施、损失最小化措施和施救性措施。

此外,还有必要对企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进行教育和培训。人们在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和处理意外事件的知识时,既可能人为地造成损失,也可能人为地扩大损失。相反,在人们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有关知识后,就可以主动地防患于未然,并在致损事件发生时,及时地采取适当行动,减轻损失程度,缩小损失范围。

采取减少风险措施,企业通常要承受一笔必要的支出。这种支出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持续性支出,如用维护、保养方面的支出;一是一次性支出,如安装保护装置等。无论哪种情况下,人们都希望随时间的延续而从中得到一系列的收益。对减少风险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可借用投资项目评估方式。主要方法有:

式中:I——总投资

P——回收期

F[,t]——第t年净利润

D[,t]——第t年折旧

F[,t]—D[,t]——第t年净现金盈余

P[,m]——根据经验和基本条件给出的正常回收期

当P≤P[,m]时,表明此方案可以接受。在有几个方案供选择时,以回收期最短者为最佳。回收期方法的缺点是对回收期以后的收益情况未予考虑。

2、现金流动折现法。其特点是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NPV=-c+a[,1](1+i)[-1]+a[,2](1+i)[-2]+\a[,n](1+i)[-n]=-c+

(1+i)[-j]式中:c——最初投资额;a[,j]——j年现金流动;i——时间折现率。

在有几个方案供选择的情况下,以净现值最大者为佳。

NPV的优点在于考虑了一个项目整个使用期的全部收益情况,并考虑了收益的时间价值。

进行减少风险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时,成本易确定,收益则不好确定。解决方法之一是主观估计实施减少风险措施后的预期损失减少额。这里,既要预测损失期望的减少程度,也要预测损失波动系数的下降幅度。由于这种估计带有很大主观性,就要求人们同时作出最坏、最好和乐观的几种估计。

三、风险财务

经过风险控制阶段后,企业面临的风险一部分被避开,一部分被消除,相当部分被减轻。但是,第一,减少风险措施的实施并不消除风险,企业在这些方面仍可能受到损失;第二,总有一些风险,对企业来说,既不可避免,又无法减少。对这些风险控制手段不能消除风险,必须通过财务手段加以处理。

风险财务的首要目标是将企业因风险存在和发生损失而产生的费用(又称风险费用)均匀地分布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以消除和减轻因损失发生的随机性而导致的突发性企业财务紧张和丧失偿付能力。风险财务的第二位目标是将风险纲用降至最小。

在广义上,风险财务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检查风险控制的成本和效益;二是通过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方式对风险作财务处理。在狭义上,风险财务仅指后者。

(一)风险自留

所谓风险自留,是指企业以自身财力负担未来可能损失的经济补偿责任。

企业对自留风险的财务处理有三种方式:

1、在损失发生时,将损失直接摊入经营成本。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①损失发生之前不产生费用,有利于企业现金流动;②危险费用只限于实际损失额,免除了保险人的管理费和利润;③这种支出被列为企业预算控制对象,于自动地受到控制;企业将损失瓜入经营成本的能力要取决于:①企业的短期现金流动余额;②可变现储备规模;③短期借贷能力。由于这三者通常只具有较小规模,所以,这一方式只适于处理较小规模的损失。

2、在损失发生之前,建立意外损失基金。这是企业保留那些可能引起较大的、无法直接摊入成本的风险的财务手段。基金的建立,可以采用一次性转移一笔资金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定期缴款、长期积累的方式。基金的规模取决于企业年净现金流动的情况,即超过成本的收入盈余大小。

3、在损失发生以后,以告贷方式对损失予以经济补偿。所借款项,在以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均为偿还。具体作法有三种:①从本行业或总公司的集中基金中取得内部贷款;②从外部来源筹措特别贷款;③在损失发生前,安排好各种应急贷款。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所借款项最终要靠企业的净利润偿还,并且企业要负担利息。

(二)风险转移

对一个企业来说,总风险下的最大可能损失往往等于或接近企业的资本总额。如前所述,企业自留风险的能力依赖于企业的利润收入,并且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补偿意外损失的支出只能是利润的一部分。显然,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能力将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全部保留下来。对那些超出企业保留能力的风险——这部分风险通常是足以造成企业财务困难的灾难性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将其转移出去。

所谓风险转移,指企业以某种方式将企业面临的某种风险带来的可能损失和损失的经济补偿责任转给他人。

风险转移可以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直接转移风险性较高的活动。譬如,对爆破、上作业等具有特殊风险的活动,企业一般雇佣专家或专门公司来完成。二是通过合同条款将风险带来的可能损失转给他方。譬如:商品经销商可以要求在合同中规定:因商品自身缺陷引致的顾客伤残、财产损坏,由生产厂家负经济赔偿责任。生产厂家也可通过合同条款将有缺陷商品的替换责任转给商品经销商。

风险转移的第三种方式是保险。保险是企业处理风险的最强有力的财务手段。企业定期地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小笔保险费,以此为代价将某些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的经济补偿责任转给保险公司。这时,从企业来看,尽管意外损失的发生仍是随机性的,损失规模时大时小,企业的风险费用支出却是定期的、均匀的,不管实际损失大小,被保险企业总能从保险公司取得与保险金额相当的经济补偿,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其次,保险费是保险人以全社会的损失率为基础、经科学计算得来,在合理保费条件下,被保险企业的风险费用趋近于最小。再次,保险人在处理全社会风险中积累起丰富的风险管理知识,它向被补保险企业提供的有关减少风险咨询和检查、有关风险财务处理的建议和处理损失服务,对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极有帮助。

四、风险处理决策

在风险分析之后,企业要对已识别出的风险——加以处理,或避免、或减少、或运用财务手段解决之。通常,对一种风险的处理要同时提出几种可行方案,然后从中选优。这就是风险管理中的决策问题。

风险管理中的决策有三种类型:非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竞争型决策。

(一)非确定型决策

所谓非确定型决策,是在已知有几种可能结果,但不知哪种结果会发生的情况下的决策。

假定某企业有三个可供选择的风险自留方案,其费用按5年的赔款数分为高、中、低三档。列表如下:

这时,企业对选择某方案后发生高、中、低损失的概率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以下决策方法:

1、最大最小值法。从最悲观估计出发,选出各方案的最高费用值,取其最小者为最优方案。在上例中,应取方案C。

2、最小最小值法。从最乐观的估计出发,找出各方案的最小费用值,从中选择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在上例中,取方案A。

3、乐观系数不。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的判断,选取一个系数a,(0≤a≤1),称为乐观系数。a=0,表明决策者完全悲观;a=1,表明决策者完全乐观。例如,决策人选择乐观系数为4/5,则有:

方案

最小费用

最高费用

预期费用

A 0×4/5+26×1/5=5.2

B 6×4/5+15×1/5=7.8

C 10×4/5+10×1/5=10

按预期费用最小化原则,方案A为最优方案

4、不充分理由法。决策人在不知道未来损失的不同档次的发生概率的情况下,假定各档次结果发生的概率相等,则各方案的预期费用如下:

方案高中低预期费用

A 26×1/3+7×1/3+0×1/3=11.00(千元)

B 15×1/3+14×1/3+6×1/3=11.67(千元)

C 10×1/3+10×1/3+10×1/3=10.00(千元)

按预期费用最小化原则,方案C为最优方案。

(二)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在已知可能发生的几种结果,且知各种结果的发生概率的情况下的决策。

例如,某个专业自保公司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再保险方案,在通货膨胀率高、中、低条件下的利润各不相同,已知通货膨胀率高、中、低的概率分别为0.5、0.3、0.2,各方案利润如下:

如方案的预期利润为:

方案 高中低预期费用

A 30×0.5+10×0.3+50×0.2=28(千元)

B 40×0.5+30×0.3+20×0.2=33(千元)

C 20×0.5+20×0.3+30×0.2=22(千元)

根据预期利润最大化原则,方案B为最优方案。

(三)竞争型决策

竞争型决策,是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对手,各决策时都选择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行动方案情况下的决策。

竞争型决策的理论基础是对策论(又称博奕论),最常采用的方法是“二人有限零和对策”。

除上述方法外,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决策方法还有贝叶斯决策、决策树等。

五、风险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风险管理是对企业面临风险的全面、系统的管理。以往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识别、处理风险的活动。但这是零散的、片面的。特别是对发生概率很小的巨灾风险注意不够。很多企业在火灾、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面前无所作为。一旦灾害发生,企业束手无策,或被迫倒闭,或静等国家财政补偿。风险管理把对风险的识别和处理系统化了。首先,它具有全面的特点。在风险分析阶段就要求识别出企业存在的一切风险,并认为:识别风险时有任何疏漏,整个风险管理就不完善。其次,它不是简单地识别和处理风险。风险管理在识别风险之后要对已识别风险进一步展开分析,不仅要找出致损事件的引致原因,还要从量上估价风险。在风险的处理上,形成了以避免、减少和财务为内容的一整套方法。

2、风险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静态中,风险管理过程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财务三阶段次进行之后就完成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风险所依存在的内外部条件在不断发展变化,风险本身也要发生变化。因此,风险的识别不会完,风险的分析、控制和财务处理也不会完结。在持续不断的识别、估价和处理风险的动态中,风险管理自身也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3、注重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风险管理应强调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即对未来可能损失的规模和发生概率进行估价。概论统计方法的应用,能使风险分析科学化。

同时,风险管理须注重对处理风险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以赢利为基本目标。如果风险处理措施不能给企业带来正收益,那么无论对风险的处理多么有效,都是不能为企业接受的。成本——效益分析的运用,为协调风险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步调创造了条件。

4、风险管理既是对前人经验总结,又大量吸收了现代科学的成果。风险管理在其各阶段上均有一整套方法、措施。既有前人经验的总结,又大量吸收了现代科学的优秀成果。如:投入产出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项目评估方法和博奕论等均是现代科学的优秀成果。迅速地吸收这些成果,使风险管理更富活力。

风险管理是国外60年代才初步形成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在我国,企业界人士多未与之相识,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加深,风险管理将对提高企业经营稳定性,增强企业活力具有巨大的作用。

标签:;  ;  ;  ;  ;  ;  

企业如何分析、控制、处理和转移风险_风险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