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论文_张雪

天津市口腔医院 供应室 30004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口腔科使用的6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清洗、消毒和管理;观察组给予集中式清洗、消毒和管理。对比分析两组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器械使用满意度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器械采取集中式清洗、消毒和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器械清洗的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和医生满意度。

关键词: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管理

口腔科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科室,口腔器械作为口腔科常用的诊疗工具,在诊疗过程中,极容易受到患者唾液、血液、龈沟液、分泌物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交叉感染。因此,必须要加强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1]。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方法和效果,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口腔科使用的6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口腔科使用的6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牙挺、牙钳、车针、扩大针、止血钳、拔髓针、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治器等。按照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和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件。两组器械对比,差异甚微(P>0.05),具有临床对比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清洗、消毒和管理:主要由口腔科护理人员选择专业的洗涤剂,自行对口腔器械进行清洗,并采取流动水处理。清洗完毕之后,对所有的器械进行上油、分类、包装,之后利用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其进行消毒。

观察组给予集中式清洗、消毒和管理,内容包括:

(1)成立集中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小组成员对相关器械的规范、用途、处理方法进行学习,熟悉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日用量的1.5倍,进行器械配置。

(2)清洗、消毒

配备好相应的清洗、消毒工具,如:自动清洗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相应的灭菌技术等;口腔器械使用之后,利用流动水对大件口腔器械进行冲洗,将表面的血迹、组织冲洗干净、湿放;对于小器械,则实施相应的处理后,存放在消毒盒中。对所有使用过的器械进行记录,并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完成之后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对器械进行封口,并放置指示卡,进行统一管理。在对所有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的过程中,应根据其危险程度、器械材质差异等,选择不同的清洗和消毒方式,对于接触患者破损组织的口腔器械,应在清洗剂中加酶清洗,并经过消毒和烘干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3)器械包装

对口腔器械清洗之后,必须要根据器械的种类,选择不同的包装方式。如:对拔牙钳、持针器、手术剪等器械,利用纸塑进行单独包装;对于精密小器械,如成形夹、成形片等,选择专用灭菌器械盒进行包装;对于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充填器、调拌刀等器械应统一放进一个器械盘中;对于牙科手机、洁牙手机等贵重器械,利用医用纸塑进行单独包装。

(4)灭菌

完成清洗、消毒和包装之后,利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

(5)实行集中管理

所有的口腔器械经过集中清洗、消毒之后,还要进行集中式管理。医院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在每日的固定时间段内,对所有的器械进行回收处理、器械进行发放等。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器械消毒灭菌、清洗合格率;

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医生对器械的满意度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器械供给及时度、器械清洗质量、器械使用性能[2]。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有研究口腔器械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清洗合格率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对比[n(%)]

2.2 医生对两组器械使用满意度对比

如下表2所示:观察组医生器械使用满意度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医生使用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当前,人们对牙齿健康越来越重视,口腔科已成为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同时,口腔科在诊疗的过程中,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研究中发现,导致口腔科出现交叉感染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口腔诊疗器械。在利用口腔器械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口腔器械会与患者的龈沟液、唾液、血液、分泌物等进行直接接触,一旦出现器械使用过程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的现象,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交叉感染[3]。另一方面,在对口腔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过程中,鉴于器械的形状、结构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清洗的难度。

以往的临床上,对于使用过后的口腔器械均是自行进行处理,且部分医院操作中存在清洗、消毒不完善,消毒灭菌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集中式清洗、消毒和管理。在集中管理的模式下,主要是将口腔科所有的器械集中起来,并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和灭菌设施,对其进行处理。同时,严格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流程,使得器械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4-5]。

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化管理模式下,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医生使用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管理的器械。综上所述,对口腔器械实施集中式清洗、消毒和管理,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丽.口腔复用器械在供应室规范处理和集中管理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2):167-168.

[2]刘艳华,李莉,房海燕,刘凌云,任霄剑.口腔器械集中供应与传统清洗效果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0):1581-1583.

[3]夏饶丰,李彬.口腔专科医院诊疗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9):138-140.

[4]胡绍海.口腔医疗器械的临床管理意义与维修保养方法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03):13-14.

[5]赵月.口腔器械消毒灭菌集中管理效果及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03):9-10.

论文作者:张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探究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管理论文_张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