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李来泉论文_李来泉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完善,我国道路工程的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建设规模日益增大,动辄上亿乃至数十亿的项目不断开展,对我国道路运输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但在这些工程开展的同时,建设中所涉及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建设过程中质量的要求、造价的规模、施工的周期等管理问题不断突出。因此,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就变得非常重要。下面以吴江东西快速干线工程为背景,对道路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字:道路工程 质量管理 研究

吴江城市东西快速干线全长29.8km,西开始于230省道,至318国道截止,其中主线全长23km,支线长6.8km,吴江城区和汾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的快速道路,本项目总投资达28.94亿元。本工程主线部分为100km/h的城市快速路,全宽61.5m。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路段和汾湖区之间段宽48.5m。周芦线到临沪大道段为全宽44m时速60km/h的城市主干道,临沪大道到318国道段为全宽24m时速60km/h的城市主干道。本工程有29座桥梁和7处互通,新增加使用土地约2648亩。此道路工程的建设规模、资金的投入量、管理复杂程度在苏州市也属罕见。现在我们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方面进行研究。

1施工材料的影响

1.1原材料采购:本工程涉及多个专业的施工,道路、桥梁、给排水、拆迁等多项交叉实施,所涉及的材料品种非常多,每个批次的用量也差距较大。施工材料是所有建设工程的物质基础,道路工程亦不例外,施工材料直接组成道路的主体,对工程的结构起决定性作用。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质量是前提。目前的建筑材料市场中,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比比皆是,同时,建筑材料应符合本工程的要求,而非越贵越好。采购单位或项目部应建立系统完善的物资采购制度,并交由专门人员或部门负责,完善的采购制度是工程材料合理安排的保障。吴江城市东西快速干线工程施工周期长,很多分部分项工程都要分批次进行,采购部门需要根据施工的流程、顺序分批适时采购,既要满足各道施工工艺的需求,又不能过多的采购,造成材料积压,浪费资金流,同时也增加了仓库管理的压力。再者,有些材料例如:水泥、石灰等,具有质保期及质量检测有效期限的,过多的采购只会造成浪费。当然,若采购的数量及频率跟不上施工要求,使得工地停料停工,损失更加不可估量。所以采购部门需要编制采购计划,此计划需根据施工技术部门的施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保证材料的需求与供给尽可能达到平衡。

1.2原材料检测: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根据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实施原材料及施工的检测制度,为标准化施工提供了有效保障。这里我们首先讲的是原材料的检测。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即为砂石、水泥、灰土、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国家和地方有检测实施标准,原材料的检测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根据材料的特性、使用部位、使用量分好检验批次,及时、准确、真实的取样送检,检测合格的材料应在检测报告有效范围内使用,如出现检测有效期超过,应按规范重新取样送检。在质量控制的环节,检测为非常重要的手段,既能作为建设单位对实体工程施工过程有效监督的有力抓手,也能帮助施工单位和各参建管理单位判断本项工程质量是否合格。

2工程病害缺陷及解决措施质量管理

2.1道路工程地基处理

本工程沿线很长,存在多种地基状况,有河塘、软基层、有房屋厂房等建筑物拆迁,吴江地区地势偏低,水文条件较好,地下水充足,因此软土路基的处理与结构层的压实尤其重要,本工程中道路工程占到了大部分的比例,从而路基工程的工作量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软土的特点是土壤中的孔间隙大,含水量高、反复压缩性能强、土壤承载力差。软土路基在道路工程中很常见,它的处理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软土路基处理不到位,会导致该处的路基稳定性差、承载力差,甚至会导致整个路基塌陷,严重影响道路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软土地基有很多种处理方法,主要根据地质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本工程中采用较多的处理方法为排水法、敷设材料法、换填法、灌浆法和加筋法。

1、排水法:这个处理方法用于对工程地基的表层水进行排除,水排除后可以增加地基的密实度。这种地基处理方法在表层含水量比较大的地基处理工程里经常用到,但在确定要用排水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前,首先要确定含水量过多是否为此段地基变软变差的原因,如果是便可以采用排水法,因此,在具体实施前,要对该段土壤进行取样检测。表层排水施工的时候,在地基处理施工前先进行排水沟的施工,也就是水槽开挖,这样能够更好地将地基里的水排到施工现场之外。沟槽回填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选择透水性好的碎石,这样能够保证较好的排水效果。2、敷设材料法:软土地基容易出现变形和不均匀沉降,铺设诸如化纤无纺布、土工布或玻璃纤维格栅等材料,可以增加地基的抗剪能力和抗拉能力,这样施工机械可以正常通行。3、换填法是指将软土地基部分的土壤挖除,用石灰土、水泥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填入并压实,从而达到硬化路基的作用。换填土的好处是施工方便,换填后的路基承载力高、耐水性强。4、灌浆法也是道路工程中的软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采用调配好的浆液通过科学的方法添加到地基当中,起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效果。根据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判断,采用灌浆法来强化地基承载力是十分有效的。根据不同的工程地基情况,采用的浆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使地基承载力达到最佳效果,针对不同的地基情况,浆液添加材料可以选用水泥、碱液或者其他化学材料。不同的地基会发挥出不同的效果。5、加筋法,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是在软土基层中添加钢筋、竹条、玻璃纤维等,从而提高基层的整体性,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大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拉力,同时软弱基层的不均匀沉降也会有很大的改善,从而解决了由于软弱地基的病害导致工程质量的缺陷。

路基和结构层需要用土来填筑时,应从土的颗粒特征、土的类型、性质出发,判断该土是否适合路基填筑。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如碎石、砂砾等除了本身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级配,只有这样多方面贯彻质量要求,才能有效地确保路基结构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标准。

路基结构层施工前,首先应确保原底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如强度不够,应先对原底基层进行碾压等处理。如若原地基较软较湿,不处理直接填筑路基,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前两层路基会无法碾压,即使强行碾压,也会出现“弹簧”现象,碾压的遍数越多,问题越严重。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对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本工程不同段落及具体情况处理,如换填土、打水泥搅拌桩等。

在碾压时,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及碾压方法也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次碾压时,压路机的速度应由慢到快,压路机的重量也应由轻到重,这样可以慢慢适应土壤密实度逐渐增加。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碾压的路线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在直线区域,应由从两侧慢慢向中间靠拢,这样可以保证路拱和横向坡度。在遇到有弯道部分时,应由较低一边慢慢向较高侧碾压,相邻两遍的碾压应保证轮迹重叠三分之一轮宽,按顺序依次压实均匀,防止漏压。针对部分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边角地区,可采取人工夯实或小型夯实机作业。

2.2沥青工程

沥青路面施工是本项目道路工程的又一大重点,这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竣工后的外观与效果,也直接影响到竣工通车后快速路行车效果。沥青路面铺设主要分为材料、机械摊铺和碾压三个方面,要控制好沥青路面的效果和质量,主要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展开详细精确的控制,才能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沥青原材料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首要因素,如果沥青材料不合格,后期摊铺和碾压工作做得再完美,沥青路面的寿命也不会长,路面的行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在沥青施工前,首先应做好沥青材料的把控,选择资质符合要求、质量信誉度高的厂商,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沥青材料的数量、规格等技术资料进行查验,确保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沥青准确无误。

吴江东西快速干线工程里程长,路幅宽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地处江南多雨等不良气候影响的地区,因此沥青施工过程中将会用到多种型号的运输车辆、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为了确保各施工工序之间协调配合,沥青摊铺进度紧凑有序,摊铺作业前应对各台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试,提前排除设备故障,保证沥青摊铺的连续性进而保证施工质量。机械设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本工程所需,合理调配,避免资源浪费。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千万不能速度过分快速或者时快时慢,沥青施工必须要均匀速度摊铺,具体的摊铺机速度应按根据本次沥青混合料的量来定,严格参照施工规范进行。摊铺应一次性到位,避免停顿。摊铺的过程是匀速的,如无特殊情况,不得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换速度,更不能变换角度。在交叉路口等特殊路段时,应及时对有缺陷部分进行修补。更改车道碾压时要缓慢变道,防止铺设好的沥青路面受到破坏。沥青摊铺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碾压,碾压成型已经是沥青施工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沥青路面的碾压效果通过重型机械碾压的速度和碾压次数来控制,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和工程具体情况,应选择合适准确的碾压方式。

在沥青施工安全方面,碾压过程中,由于现场噪声大,压路机司机视线受阻,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等原因,造成近些年在沥青施工环节出现 “机压人”的事故时有发生。

安全施工管控系统主要针对压路机倒车,压路机车后有一定视觉盲区。本系统能够在压路机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倒车的过程中,识别出压路机后部的操作人员,并能够测量压路机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在压路机与操作人员发生碰撞之前,发出报警,同时本系统利用红外光电开关,在人与压路机接触一米范围时,系统自动触发红外感应器,这时连接在压路机刹车系统自动进行刹车操作。所以压路机倒车雷达可以避免视觉盲区内发生的事故。

表1 安全施工管控系统产品参数

表2 红外光电开关产品参数

压路机高清摄像头安装于压路机车顶端,避免涂油或洒水时遮挡;LCD显示屏安装于压路机驾驶室内便于压路机司机实时观察;倒车雷达系统安装于压路机滚轮上方,且用特定的材料遮挡不易雨淋;红外光电开关安装于滚轮上方延伸1m左右位置,且用特定材料遮挡避免碰撞损坏。

压路机安全施工管控系统安装图片

胶轮压路机与钢轮压路机相比体积较大,视线更易受阻,加之胶轮压路机碾压过程中需要人工涂油的施工工艺,使胶轮压路机更易发生事故。根据这一现象,本系统在考虑胶轮压路机的安全施工管控系统上加装了“人工涂油踏板”,施工作业人员可在压路机行驶或后退时直接站在踏板上进行涂油作业,防止传统“人跟车”涂油时发生危险。

安全施工管控系统安装图片

3管理

无论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工程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为了实现合理有效的管理工作,成立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势在必行,像本工程这样规模如此巨大的项目,质量管理机构更应作为核心来组建,内部组成人员也是精心挑选。例如,本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已经完成了多个大型类似项目的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所有项目部的核心成员有应该具备各自专业的工作经验,同时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证书。

3.1建立交接班检查制度

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多项不同工种穿插施工,由于工程规模大,但施工场地有限,且施工场地也作为公共区域供所有施工人员使用,很多工作需要利用或借用已经完成的局部工程主体,如道路结构层石灰土,那么很有可能将这些已施工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破坏,甚至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对于整个工程而言,这影响了施工质量、工期,浪费了人力和财力。此时,就应该发挥质量管理机构的作用了,管理人员应在确保每道工序严格按照规范和工艺流程实施的同时,做好已完成部位的成品保护,这就要求项目部需要实施交接班检查制度,每道工序的完成和下道工序的开始都要有明确的交付,不同班组在每道工序的始末也要进行详细交接。如发现上道工序遗留出的质量问题,坚决决绝下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向质量组反映,不可糊弄过关。

3.2实施精细化人员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且精细的工作,需要把各自责任落实到实处,明确工程分工的细则,才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施工人员的调配需要协调好,施工中各道工序的先后安排也要安排得当。监督过程中发现有不良施工习惯和违反强制性操作规章的行为,立即指出纠正,并严格教育,杜绝违规操作。项目部应该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工程施工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而保证施工管理程序可靠,有针对性。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职责,从而保证各项技术要求落实到位,实现项目管理的精细化。

工程管理人员工程建设的主导者,是影响工程走向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这本项工程的质量效果。所以施工及管理企业的项目部必须定时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各项教育和培训。对施工人员实施技术培训,单位能在技术技巧、质量要求、法律法规等方面实施统一培训与教育,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另外,要清楚确定施工人员对项目的质量意识,并让企业的有关领导者、项目组织者、基层施工人员都了解到项目质量的关键性。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的能力,规划施工、专业技术指导作用,和检验与识别项目质量好坏的能力是监督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都无法缺少的,一线施工操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操作水平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新工艺方面,一线工作人员应具备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企业应采取持证上岗制度,这是考核质量管理人员最直接的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硬、综合素质高的施工管理队伍。

3.3加大监督力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质量监督检验的力度,在检验工作时及时发现问题,并下发整改通知,监督对问题的解决,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来实施。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监督组应根据监督工作计划和工程实际施工进展情况,开展监督工作。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方式,重点抽查工程材料进场、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配备相应的检查设备,及时跟踪检查。确保工程实施的质量和进度。

3.4建设标准化工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工地现场的管理是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实施项目管理最直接的体现。其中安全文明施工体现出该企业对于社会形象和信誉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当作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

通过加强标准化工地的建设,是工程项目管理逐步向施工生产工厂化、施工现场布局科学化、现场施工手段机械化、项目内业管理标准化、施工工艺控制数据化、施工工序作业流程化、项目控制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富强,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员流动量也随之变大,物资运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地区道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良好的城市道路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最直接的纽带,更是体现该城市活力的招牌。道路工程影响城市外在形象和发展竞争力,对于正在不断崛起致富的中国城市而言,这是完成这些壮举的首把利刃。因此工程建设管理者们应以国家大计为己任,采取科学的知识和手段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推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冠华. 浅析沥青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4-08

[2] 曾苏生. 浅谈钢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 《福建建筑》- 2015-11-01

[3]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om/view/1ebc0b190975f46526d3e11a.html)》- 2016

[4] 李毕初. 浅析市政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 《江西建材》- 2011-06-30

论文作者:李来泉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李来泉论文_李来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