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李娟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李娟

李娟

山东中阳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而建筑工程又是建筑业发展的生命。建筑工程质量是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施工管理则是关系工程整体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所以,要注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把好建筑工程质量关,提升建筑业企业的社会形象,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推动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然而,达到以上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中构建创新模式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构建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时它也是优化配置施工资源的最有效途径。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力求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要尽快的实现工程的科学管理,就需要构建管理的创新模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的竞争尤为突出。如果企业还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增加工程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成分,确保建筑企业拥有的技术储备可以在建筑行业中独当一面,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以逐步提高收益,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新需求。另外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还可以明确员工在利益分配中的权责关系,确保工程管理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还要制定出施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作用

2.1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今,我国社会已步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各建筑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剧增。如何在这种竞争和压力下生存和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每一个建筑行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其内部管理上入手,要不断的完善其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生产力,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实现建筑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无论是哪一个行业或者是哪一家企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从其管理上入手。建筑企业也不例外,要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管理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力求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创新科学管理模式,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3优化配置施工资源。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覆盖了建筑工程的所有范围,如人员管理、施工流程管理、质量控制,还能够实现资源优化与分配。建筑企业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可以以多种方式来优化和分配各项资源,比如说可以根据施工方案的不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相关施工设备,以及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制定施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等等。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激励制度及其他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并确保工程施工的规范,保证工程质量,通过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推进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还可以明确员工在利益分配中的权责关系,确保工程管理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施工技术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首先是体现在其管理技术上。最典型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筑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如今的工程管理不仅仅再简单局限于一门科学,而是综合了众多领域的学科知识。因此,建筑企业在创新管理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的管理。要聘用既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经验,又具有很强综合素质的人担任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潜力,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3.2管理监督制度创新

对建筑企业的管理监督制度进行创新,建立全面完整的管理体系,并设立监督部门,严密的管理制度是工程质量的保证。组织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规章制度学习,严厉禁止施工人员违反规定,特别是一些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硬性规定,一旦违反,应当有所处罚。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高低是影响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所以管理人员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素质培养,不断的进步、提升自我,达到工作责任心强、公平公正等品质。每项工程都需要有特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监督,防止因分工不明确而造成的责任不清、施工现场混乱无序的现象。

3.3管理理念的创新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各项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建筑企业应审时度势,使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并处理好企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在工程施工期间,建筑企业必须要树立精品观念,将精品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目标。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提高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并充分结合以往的优秀的施工案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通过综合各个方面来提高管理水平,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理念,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4人才管理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在企业技术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其创新施工管理已然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需要。最能代表企业形象的就是项目部,它不仅体现了企业的实力,还能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所以只有一个拥有创新理念的项目施工管理才能使企业健康的发展。能接受并应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能用新的、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的模式,从而快速占领市场,这就是创新技术的实质。通过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增加在技术复合型以及技术与管理复合型,技术和经济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投资,从而为提高科技人员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无论在那个国家,人才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都是得到认可的,所以施工企业要改良企业的组织结构,加强专业工程技术员工的比重,提升整个行业的科技含量以及技术素质,同时企业还要合理构建科技员工的组成结构,加强培养和选拔年轻科技人员,让他们多多参与大的项目,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防止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加强对项目工程的管理,其各个部门必须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并能够熟练的运用新知识、新规范,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的先进管理经验,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才能做好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腾.EPC在建筑工程承包模式下业主的项目管理与承包商采购风险[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6-6,28.

[2] 石守芹,张超.浅谈监理咨询公司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的模式及优缺点[J].海岸工程,2011,30(1):55-60.

[3] 刘晓燕.基于工程清单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的相关问题[J].科技风,2013,(9):168.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