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操纵的若干规则_利润操纵论文

利润操纵的若干规则_利润操纵论文

利润操纵法则若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则论文,利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年内最长时间的一次调整刚刚结束,在申报期间期待的业绩浪在临近年底时到有望来临。其实从历史看,在中报公布期间几乎从未掀起过业绩浪,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报大多公司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使上市公司调控利润变得简单。许多公司更是借此打压股价,配合庄家在年底或来年进行业绩或重组炒做。今年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中报推出时恰逢证监会颁布有关资产重组和重大购买资产行为的通知,一些绩差股干脆做差业绩,以配合二级市场的打压,而一些绩优股受制于年内热点的运作,股价死气沉沉,一不做二不休把业绩做低些,配合二级市场的长线运作。即便经过审计的报表,与二级市场配合默契的也大有人在,象某支有线网络股就曾在98年报时大幅做低利润,98年下半年的业绩完成少的可怜,到99年上半年大炒有线网络题材时,该股99中报业绩闪亮登场,增长出色。

中小投资人虽无法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却可以通过有限的信息披露,多发现一些常用的利润操纵手段,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并降低风险。如下是一些常用的利润操纵方法:

一、虚增销售收入的一些方法:

1.货物发出即确认收入;对于一些需承担一系列售后服务责任的公司,如软件公司,需有人量维护支持责任,存在潜在的退货可能,并且需为此承担不少的费用;再如通信公司,通信设备的销售需要经过签定定单、发货、安装调试、验收确认等一系列环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周期,分期付款发出的商品会记为“存货”,象大唐电信上半年的销售增长了44.86%,而上半年的定单增长达到110%,虽然我们无法证实这样的公司是否在调控利润,但必须引起投资人的重视。

2.将销售集中于一个会计期间,将存货堆积于关联方或分销商仓库中,甚至庄家吃进上市公司的货物帮助公司虚增利润的情况也不少。许多行业状况一般的公司却时常取得远远超过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业绩,因此对于应收项目或存货总不断或异常增大,经营性现金流不能与净利润同步,或者靠增加应付项目取得较大经营性现金流的公司,其业绩的实在程度需加以关注。

3.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时间跨度大的,提前计入收入。对于从事大型工程承包,成套设备出口的需注意。

4.采取欺诈的方法,主要有A用假发票;B应收、其他应收款的真实性无法确认,这也是许多公司最常采用的,大量公司在会计制度变更后,四项计提巨量增加,象98年某广东公司由于四项计提而巨额亏损,实质是对以前年度利润的透支和虚增的调整——纸不会总包着火。这也与审计过程中,由于现有体制导致注册会计师的询证、函证无法真正实现有很大关系。因此对于应收、其他应收款的不正常增加,经营现金流却匮乏的需引起投资人的警惕。

二、销售成本的控制

1.对折旧期间的控制,由于信息披露的要求,折旧期间的变化容易发现,但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折旧期间时常存在区别,需加以注意以区别不同的目的。

2.收购时对商誉摊销期的控制,摊销期过长是不合理的,因为大多企业的生命周期不超过40年。亏损的重要原因。蓝田股份今年业绩增速明显放缓其实早在98年报中已有显现,当时存货项目就增大明显,99年收入和利润出现了增速有一定放缓的迹象,露出疲态,今年自不意外。

3.某些土地使用权或固定资产(尤其是房地产)存在潜在的增值的可能,原始成本的计帐是无法反映,不去实地考察根本无从发现其中的奥妙。在重组收购中经常发生。

五、巨额冲销

除上述提到的应收款和存货外,一些支出被一次性计提,虚增了未来利润,并使投资人无法捕捉每一次支出的影响,并使坏消息一次性释放,降低了公司股价的总体负面影响。在发生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情况下常采用这种方法。如:ST宏业在股权转让前,就开始一次性计提大量支出,以达到使股价下跌的目的。ST甬华联也是在去年年报因四项计提出现较大亏损,但今年中期亏损大幅减少,而公司更是在上半年大股东发生了变更,这种靠类似方法做低业绩,进而进行资产重组的是近期常见的手段。

六、关联交易

A通过股权转让获取突然的投资收益,如珠江控股, 控股公司在去年下半年转让给公司—房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当时的目的似乎是清理不良资产,置换入优良的房地产资产,但事隔不到一年,就将该部分股权转让出去,获取了7000多万的投资收益。B靠其他业务收入扭亏, 暂时维持“生计”的,许多公司在报表中对其他业务收入的取得都是含混不清的,虽然许多其他业务收入表面不是从关联方获取的,但有哪个好心人平白无故送钱呢,如99年深华发靠其他业务收入扭亏,但公司却把扭亏归于主营的增加,有欲盖弥彰的嫌疑。

七、靠补贴收入一次性增加利润,如厦门路桥业绩出色,但股价低企,很让人疑惑,实质上分析公司99年报可发现业绩的完成很大程度依靠补贴收入,仅99年上半年的补贴收入就达5549万元,再加上今年上半年随着海沧大桥投入运营银行借款利息转入了财务费用,两个项目的一增一减使业绩滑坡再所难免。而福建水泥年年都有一块很可观的补贴收入,以帮助公司能有配股资格,若剔除该部分收入公司只能轮为绩差股,虽不是一次性的收入,但该部分收入所占比例的确令想投资该公司的投资人对投资价值质疑。

无论会计制度如何改进,由于会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因此对利润的调控无论中外都存在,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不会消失,但是缺乏对中小投资人利益的保护,监管力度的匮乏,中小股东诉讼难度的存在,将使上市公司人为操纵利润的事件越演越烈。如红光事件中,小股东便因缺乏因果关系而诉讼失败,因此大股东采取这些手段调控利润甚至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很难扼制,仅仅靠加强关联交易的披露,不足以抑制各种投机现象的存在;上市公司和庄家乐此不彼的联手操纵股价,而绩差股行情仍会此起彼伏,中小投资人必须学会多种知识,以读懂各种公开信息,只有如此才能降低风险,不被市场所淘汰。

标签:;  ;  ;  ;  ;  ;  ;  ;  ;  

利润操纵的若干规则_利润操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