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慧莹

冠心病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慧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 要】冠心病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上冠心病根据其病因分为不同的临床证型,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不同证型冠心病中医药复方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冠心病;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临床死亡率较高的病种,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冠心病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近年来,中医根据病机,辨证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病因、辨证分型

冠心病病因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病因主要为肾气亏损、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总的来讲属于本虚标实,治疗上宜“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各医家在临床应用时,需按患者具体情况,以中医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变通使用,病情在不同阶段可以应用不同方法治疗,或单用一法,或综合应用,瘀者当通,虚者应补;寒则温之,热则凉之,均当细辨,力求辨证准确,用药周密,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2 中药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必须权衡标本虚实的轻重缓急辨证施治,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而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攻补兼施等治疗手法,切不能一攻到底或只知补虚而忽视疏导痰瘀。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的辨证标准,针对不同类型辨证施治。

2.1 血瘀气滞型

血瘀气滞型症状表现为胸闷、气促、心悸不宁、胸痛、舌质暗紫、脉象沉痛等。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活血化瘀法历来都是中医治疗血瘀的主要治疗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其记载。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经典名方血府逐瘀汤等系列方剂,适用于瘀血凝滞所致的胸痹之血瘀证。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理有脂质浸润、血栓形成及平滑肌增殖等学说。唐汉龙[2]等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血清活性氧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血府逐瘀汤能恢复冠心病血瘀证血管活性物质分泌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改变内皮功能而实现的。候秀娟[3]通过观察在内科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的患者,对比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药物使用量,结果发现,加有补阳还五汤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确切。活血宣痹汤出自《温病条辨》,王建立等[4]采用活血宣痹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结果发现采用血宣痹汤配合西药治疗的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和心电图表现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2.2 痰浊闭阻型

痰浊闭阻型症状表现为胸闷如窒而痛、气促、咳嗽、痰多难咳出、苔浊腻、脉滑等,治疗以通阳豁痰、活血通络为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组方合理,临床疗效确切,对冠心病心绞痛之痰浊闭阻型疗效显著。王正忠[5]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瓜蒌、薤白、法半夏、干姜、陈皮、白蔻仁、石菖蒲、枳实,并随证加减中药),结果发现治疗组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栝楼薤白半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是以瓜萎、薤白、半夏组成的具有独特作用的一类方剂,具理气宣痹、通阳泄浊之功,以治痰浊闭阻、胸阳失展之证,是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常用方剂。魏道祥[6]将5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具有通阳豁痰、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供氧量,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电图上显示的心肌缺血时间、范围和程度等指标。

2.3 肾阴虚型

心肾阴虚型症状表现为头晕、口干、耳鸣、烦热不寐、心悸盗汗、腰酸、胸闷、舌红或有紫斑、脉细带数或沉细涩等,治疗以滋阴益肾、活血通络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吕建设等[7]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59例,在西药内科治疗(常规应用极化液静脉点滴)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麦针和黄芪针静脉点滴,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心肾阳虚型冠心病临床疗效达94.9%,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补益心气以治本。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得益彰,使心气足,肺气旺,肾气盛,阳气壮,诸证除。

2.4 气阴两虚型

气阴两虚型症状表现为心悸、气促、倦怠懒言、头晕目眩、乏力、失眠、胸闷隐痛、脉细弱无力等,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袁喆平等[8]将经冠脉造影明确证实为气阴两虚型的冠心病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和治疗组(舒心饮+常规西药),舒心饮方含有黄芪、党参、麦冬、地黄、枸杞子、桑寄生、葛根,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此实验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轻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白介素-6水平有关。此外,梁燕等[9]通过实验观察舒心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在心绞痛改善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射血分数等心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5 阳气虚弱型

阳气虚弱型症状表现为心悸、水肿、气促、胸闷、胸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脉沉细或脉微欲绝等。治疗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为主。孙颖[10]选取中医辨证为心阳虚的7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为两组分别给与西医治疗和中药温心汤(组成:人参、桂枝、五味子、茯苓、白术、赤芍、丹参、半夏、薤白、甘草)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并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冠心病的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2.6 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型症状表现为胸痛、心悸、出汗、乏力、气促等。治疗以益气活血为主。冠心病心肌缺血常见证候之一,气虚血瘀为本虚标实之证,心主血脉,脉为血府,以气为本。李欲来等[11]采用中药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结果发现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主要症状表现如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神疲乏力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郭书文等[12]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 或 P<0.01)。其益气活血基本方:黄芪、当归、人参、川芎、三七(冲服)等。方中以大剂量黄芪配合人参益气药为主,伍以活血药,针对“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而发挥益气活血作用,对改善心肌缺血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 讨论

综上所述,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遵循八纲辨证并相应结合脏腑辨证,本病以瘀血痰浊、气滞为标,而以脏腑虚损为本,因虚而致实,本虚而标实。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2] 唐汉庆,王金龙,赵善民等.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5):71-74.

[3] 候秀娟.补阳还五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3(3):405-406.

[4] 王建立,龙爱云,吴雅男.活血宣痹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50例[J].陕西中医,2013,34(1):43-44.

[5] 王正忠.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J].光明中医,2012,27(5):927-928.

[6] 魏道祥.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2例[J].新中医,2011,43(3):14-15.

[7] 吕建设,王莉,李现磊.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59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295-296.

[8] 袁喆平,汤诺,林钟香,唐靖一.舒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4,29(2):277-279.

[9] 梁燕,袁喆平,唐靖一,汤诺.舒心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4,31(3):56-59.

[10] 孙颖.观察温补心阳法治疗冠心病心阳虚的临床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4,7:131-132.

[11] 李欲来,张军品等.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证素的分布及芪参益气滴丸的治疗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4,15(30):27.

[12] 郭书文,杨蟠储等.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9):15-17.

作者简介:

刘慧莹,女,研究生,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论文作者:刘慧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冠心病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慧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