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120例临床观察论文_袁志明,杜智勇,朱珊珊,闫会君,聂小霞,吕业大2

袁志明 杜智勇 朱珊珊 闫会君 聂小霞 吕业大2

1.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河北衡水 053000;

2.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河北景县 053500

【摘 要】目的:观察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增生性瘢痕患者20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涂疤痕止痒软化乳膏3次/d;对照组80例应用凡士林油涂抹瘢痕表面3次/d,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对深Ⅱ度烧伤后初愈创面即刻用此药者有止痒、止痛、软化瘢痕作用,效果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防治;疤痕止痒软化乳膏

【中图分类号】R986,R6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271-02

烧伤深Ⅱ度及以上深度烧伤创面治愈后,增生性瘢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引起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是烧伤整形领域研究的难点和重点之一[1]。目前治疗增生性瘢痕的非手术办法有多种,其中疗效比较确定的有内激素注射、压力疗法、瘢痕局部放射治疗等,但均存在各种副作用,而且各种方法对瘢痕的痒痛症状收效欠佳,尤其不能用于治疗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患者因为瘢痕的痒痛寝食难安。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00例烧伤后并发瘢痕增生患者应用疤痕止痒软膏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200例烧伤后创面愈合遗留增生性瘢痕患者,其中男性124例,女性76例;年龄1~70岁,平均年龄35.1岁;其增生性瘢痕部位:面部62例,胸腹部71例,四肢67例;增生性瘢痕的时间:1~6个月者162例,6~12个月者38例;瘢痕面积为0.2%~35%。临床表现为发红充血,质硬,高出皮面0.3~1.6cm不等,瘙痒疼痛症状明显。除瘢痕外无其他全身性疾病,均无激素注射或放疗等其他抑制瘢痕增生治疗史。实验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瘢痕面积及病变严重程度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深Ⅱ度及以上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1~3个月内瘢痕开始逐渐增厚,高出周围正常皮肤,扪之较硬,充血逐渐加剧呈鲜红色,局部伴有疼痛、灼痒和紧缩感[2]。

1.3 治疗方法 治疗前将瘢痕部位皮肤清洗干净晾干。治疗组给予疤痕止痒软膏(成都东洋百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438)均匀涂在增生性瘢痕表面,每日3次;涂药后轻柔按摩15~20min,促进药物渗透,使药物更好发挥作用,持续6个月。对照组以少许凡士林油涂抹瘢痕表面(因瘢痕皮肤汗腺破坏,排汗功能障碍,皮肤干燥,使用凡士林油可以起到滋润作用),同样按摩15~20min,每日3次,持续6个月。在临床治疗中需注意:(1)保持皮肤清洁;(2)必须在伤口愈合的前提下予以治疗;(3)治疗后有皮肤过敏反应者立即停用。

1.4 疗程 连续治疗6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5 疗效评价 参照国内杨勇等[3]的标准做出评分,观察指标包括皮损厚度、皮损硬度、瘙痒及疼痛程度、皮损色泽。具体评分方法:①瘙痒和(或)刺痛:瘙痒和(或)刺痛感无法忍受,影响睡眠者为3分;有瘙痒和(或)刺痛感但不影响睡眠者为2分;偶有或无瘙痒和(或)刺痛感者1分。②充血:瘢痕呈紫红色3分,淡红色2分,仅有色素沉着者1分。③外形:瘢痕组织凸起且高低不平、质地坚硬、表皮菲薄者为3分;瘢痕凸起但质地较软者2分;瘢痕组织扁平者1分。将上述3项评分相加,即为该患者的总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总评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瘢痕增生总评分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疗效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 本组所有患者用药后均未见皮疹及变态反应等副作用发生。

3 讨论

烧伤深Ⅱ度创面伤及真皮及皮下组织时,创伤愈合过程的重塑器,肉芽组织逐渐发生纤维化,丰富的胶原构型紊乱从而导致瘢痕形成,瘢痕组织中胺,某些神经肽(如P物质)及其他一些介质含量增加,刺激游离神经末梢从而导致瘙痒,刺痛和易受激惹等症状[4]。由于肥厚性瘢痕的本质是创伤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调,导致胶原过度沉积,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胶原结节[5],质地硬,于关节周围者可能影响关节活动程度。中医认为:瘢痕是因遭受金创,水火之份,余毒未尽,气滞血瘀搏结径络而成[6]。烧伤科泰斗黎螯认为:利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原则,选用五倍子、樟脑、冰片等药物加减配置成软膏,既能减轻痒痛和瘢痕充血,又有助于药物的发挥,促进瘢痕软化[7]。疤痕止痒软化乳膏由五倍子、威灵仙、牡丹皮、泽兰、冰片、薄荷脑等中药精制而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五倍子所含的鞣质通过沉淀蛋白来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促进小血管收缩,减少瘢痕供血,行收湿敛疮,解毒消肿之效,达到软化和减少瘢痕的目的[8]。中药药典记载:威灵仙、泽兰、牡丹皮具有活血通络,清热凉血,行水消肿功效。冰片、薄荷脑、樟脑具有止痒止痛,缓解肿胀之效。收敛生肌的中药成分和诱导细胞分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功能的中药成分相结合,从而达到了防治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瘢痕不仅能控制瘢痕的生长、软化瘢痕,在缓解瘢痕局部痒痛症状方面效果显著,瘢痕增生期发生在烧伤深Ⅱ度创面治愈后月1~3个月,应尽早预防和治疗[9],初愈创面即刻用此药效果更佳。临床用药安全、方便,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东远,李世荣,李纲,等.新型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2):82-84

[2]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86.

[3]杨勇,潘亚菊,夏照帆,等.局部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γ治疗瘢痕增生48例疗效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77—178.

[4]蔡景龙,张宗学。现代瘢痕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29。

[5]吴宗耀。烧伤瘢痕的防治难点[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2):67.

[6]鲍卫汉。实用瘢痕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29-334.

[7]黎螯.黎螯烧伤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1.

[8]周艳杰,刘光谱。瘢痕的中医药研究现状[J].光明医学,1998,,13(19):21.

[9]吴宗耀.烧伤瘢痕的防治难点[J].中华烧伤杂志,2004,20(2):67-68.

作者简介:

袁志明 男 (1970--)男 , 副主任医师,从事烧伤整形外科临床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袁志明,杜智勇,朱珊珊,闫会君,聂小霞,吕业大2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120例临床观察论文_袁志明,杜智勇,朱珊珊,闫会君,聂小霞,吕业大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