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成就的成因分析及启示_新加坡经济论文

新加坡经济成就的成因分析及启示_新加坡经济论文

新加坡经济成就的原因分析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启示论文,成就论文,原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于1996年1月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其经济成就得益于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大力引进和合理利用外资;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重视科技文化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政府巧抓机遇,采取灵活的宏观调控手段等。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周边贸易 外资投入 人力资源 宏观调控手段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是一个面积仅有618平方千米的小岛国。它于1824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独立前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只有8.6%,而转口贸易及与之有关的经济部门却占80%以上的比重,是典型的单一殖民地经济结构。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共和国。独立后在短短的30多年中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59年的19.68亿新元增长到1994年的1050亿新元(750亿美元),增长了约53倍,人均GDP从1959年的只有404.5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25597美元,增加了63倍。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畸形结构转变为一个以制造工业为中心,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与国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70年代末期率先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现已发展成为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一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1996年1月成为发达国家。

促成这些经济成就的首要原因是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在新加坡,有20多个合法政党存在,但都无法与人民行动党相匹敌。多年来一党独立执政的政治优势,对于抓住时机作出决策并确保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有着积极的意义,也避免了冗长的辩论和相互扯皮而浪费时间贻误时机。为创造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政府在各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及时针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就业结构调整,实行有计划的培训,使新加坡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在解决住房问题上,设立公积金制度,由雇主和职员各拿出职员工资的20%,并存入银行用于建房,实现“居者有其屋”,这也是能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此外政府还拿出大笔款项用于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先后修建了现代化的机场,高效的公路和铁路系统,通讯联络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等等。这些都不仅使新加坡人能安居乐业,同时也为吸引外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这个小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外商纷至沓来竞相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力引进和合理利用外资是促成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为了吸引大量外资的投入,新加坡政府在采取种种优惠政策和实际措施(如减税、免税等)的同时,特别注重改进和完善投资的社会环境。如前所述,大力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以及通讯、交通等公用事业的建设。稳定的政局,开放的政策,良好的社会环境,因而外资趋之若鹜,在新加坡全国历年投资总额中竟占了3/4以上。在此基础上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目前在国内134家大型银行中,国外银行已达121家,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在引资的结构上则侧重于直接投资,不仅起到了填补投资资金缺口的效果,而且还为本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方法,并为本地培训了有关人员,可谓一举两得。新加坡外资企业,大多为两头在外型(原料在外,产品市场在外)企业,即通过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的投资,将产品通过它的营销渠道打入国际市场,大大增加了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对新加坡企业的投资,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引入新加坡,这样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外资的合理利用,发挥其造血机能。境内最重要的裕廓工业区就是借助外资形成的,占投资总额70%的外资,使该区以石化为主的工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在这片昔日的沼泽地上工厂林立,在仅占全国11%的面积上,却集中了全国67%的工业和80%的工业人口。在合理利用外资上还注重了外资投向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相结合,即加速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了电子技术、机械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同时也使出口贸易飞速发展。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中心,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要道,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使贸易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腾飞是上述经济成就的第三个原因。新加坡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本国的这一优势。独立初期的转口贸易为经济的起步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盾,当转口贸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威胁时,政府又及时推出了出口贸易和补偿贸易,使之成为对外贸易的三大组成部分。30多年来,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达到了庞大的规模。以1990年为例,其商品进出口总额按人均计算达到4万美元,比世界平均数高30倍,比东南亚平均数高60倍。优良的港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早在13世纪时,这里就是繁荣的国际商埠,是东南亚一带重要的贸易集散地,现在其港口的年吞吐能力达3亿多吨,已经超过荷兰的鹿特丹跃居世界第一大港。并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为500多万标准箱。新港还拥有一只庞大的商船队伍,大量的来往船只、货轮,刺激了造船业、修船业的发展,而船业的发展又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加坡就是利用这一特殊的优势从国外进口原料和半成品,经过加工和装配后,再运往海外销售,促进了加工工业的发展。如从马来西亚、印尼、波斯湾沿岸运进大量石油,经过加工后向日本等国出口产品。炼油工业也由此起步、发展、繁荣。现在它的年原油加工能力已达5500万吨,与美国的休斯顿、荷兰的鹿特丹港并称世界三大炼油基地。石油贸易额每年高达二、三百亿美元。多种工业的竞相发展,促使新加坡由原来单一的转口贸易向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此外,新加坡还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将整个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作为自己发展旅游业的广阔腹地,使其成为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中转站,把旅游业延伸至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地。

重视科技,大力开发人力资源,走以“智”取胜的道路是新加坡经济成就的又一战略性原因。新加坡政府采取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针,制定了“人力开发计划”,分别与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在国内开设跨国公司联合创办职业训练中心或技术学院来培养技术人才,并常常重金聘请海外专家、教授、学者和高级科研人员来新讲学和定居。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发展计划,以逐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在联合国一次调查中,“劳动质量”名列全球第一。高素质的劳动力是它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吸引外资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在新加坡高附加值的就业比重从31%增加到62%,其产品从32%增加到75%,表明新加坡经济已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金型生产。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推动了高科技工业的发展,自70年代末新加坡把高科技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来,在不长的时间内已取得卓越成效,1980年—1989年间其从业人员增长了12倍,产值增长了17倍,各类电子计算机的出口额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由此赢得了“智能岛”、“东南亚硅谷”的美誉。著名的肯特冈科技园区于1984年设立后,迄今已引进40多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并在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形成了颇具实力的科研群体。现在,新加坡的高科技产品中电脑磁盘驱动器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电子产品占国际产品出口量的40%,成为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新加坡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政府巧抓机遇,采取灵活的宏观调控手段并能及时地纠正错误的经济政策是关键的原因所在。它的经济发展从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而是根据各个时期国际国内具体情况的变化,从实际出发,确切地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制定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纠正不合理的政策,还设立了一个由企业界与经济界的知名人士参加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以检讨失误的经济政策,研讨面临的经济难题,探究其根源并寻找解决的途径和办法,积极引导经济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综观30多年来新加坡经济发展的过程,政府始终抓住经济结构合理化这一经济发展中最根本性的问题,即从开始改革单一的、畸形的经济结构以克服困境,到建立多元化经济结构以争取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进一步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契机改善经济结构。在改变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抓住了发展工业,推行工业化这个中心环节,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业化的侧重点。由初期的优先发展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产业,推进到70年代着重鼓励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以加工产品为主的“面向出口”的工业——如炼油、化工、造船、海上钻井平台、电子、仪表等部门。而在各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则是依靠市场调节手段,并通过对需要扶植发展的工业部门实行减免税收,提高工人工资等政策来吸引投资者和劳动力,推动企业的发展。既发挥了市场自身竞争的作用,又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使得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贸易、交通、金融、旅游五大经济支柱为基础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从而增强了它的抗御世界经济危机的能力。

当然,新加坡经济成就的原因远不止上述几点,且宏观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许多方面对外依赖性较强,容易受到多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因此其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但作为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弹丸小国”,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走出一条独特的成功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鹏程之路,它的成功经验是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值得加以认真借鉴的宝贵财富。

标签:;  ;  ;  ;  ;  

新加坡经济成就的成因分析及启示_新加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