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论文_吴媛媛

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论文_吴媛媛

佳木斯市中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验尿常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需接受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以及干化学联合尿沉渣法三种方法进行检验,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 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测中的定量红细胞与定量白细胞阳性检测率分别是16.0%与8.0%,而尿沉渣法分别是5.0%与20.0%,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组的检出率分别是34.0%与22.0,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查的定量白细胞与定量红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干化学检查组以及尿沉渣检查组,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查尿常规,具有很好的临床检测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干化学法;尿常规;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测中一种非常常规的检测方法,随半自动与自动化医疗仪器设备的发展,干化学法检测技术与尿沉渣检测技术逐渐成为了尿常规检测中的常用检查方法。这两种检查方法各自拥有不同的检查原理,因此在进行尿常规检测的过程中,所检查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将这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查是否能够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对临床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共选取了150例需要接受尿常规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干化学、尿沉渣法以及联合法进行尿常规检查,通过对比尿常规的检测数据发现,采用联合法检查尿常规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主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共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内的150例需接受尿常规检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干化学法组、尿沉渣组以及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组各50例。其中干化学法组有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5.16±5.35)岁,尿沉渣组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36.01±5.61)岁,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35.95±6.01)岁。

1.2尿常规检查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干化学检测方法主要是根据干化学感应试纸与干化学分析仪器的操作说明来分析检查。另外一种尿沉渣检测方法的检查步骤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先将相关仪器取出,按照仪器上的说明将混匀后的10ml尿标本放置于专用离心管中,之后根据分析仪相对离心力取值标准是400g[1]。离心处理的时间一般为5mim,之后去9.8ml的上层清液,从中取0.2ml的尿沉渣,接着将尿沉渣充分混合均匀后吸入到流动技术池中,最后根据单位体积标准来统计数值。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是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X2进行检验,并确定当统计学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的尿常规检测过程中,干化学检测组的所检测出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与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6.0%与8.0%,尿沉渣检测组所检出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与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0%与20.0%,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检测组的定量红细胞阳性率与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4.0%与22.0%,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法组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与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均要高于其它两组,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尿常规检测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是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从中进行疗效观察以及相应的预后评估,尿常规检测的数据结果对血液生化成分的改变以及安全用药、患者的健康水平评估都能够提供数据支持[2]。临床上传统的尿常规检测方法是干化学检测以及尿沉渣检测方法,其中主要以干化学检测法为主,但随着医疗仪器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尿常规检测中逐渐应用了尿沉渣法联合干化学法检测,通过将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联合,能够有效的提高定量红细胞与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对尿常规的临床检测结果又很重要的意义。

在本次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发现,采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测,其定量红细胞与定量白细胞检出率要明显高于采用单一的检测方法,并且各组之间具备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干化学检测法在检测尿液中的定量红细胞过程中,主要是检测其中的氧铁血红素,氧铁血红素具有很强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特征,可以将分解干化学检测纸块中的过氧化物,产生新生态氧,从而与甲苯胺形成氧化反应呈现蓝色[3]。但这种方法在检测定量白细胞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是根据试纸上的酯酶成分反应出现的颜色来进行分析,受酯酶成分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误差。尿沉渣法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样本中的肌红蛋白与易热酶成分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从而使得样本中出现假阳性症状,且在细胞离心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现血红蛋白溢出,从而导致细胞破碎,从而影响检出率[4]。

通过本次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在尿常规的检测中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但也有各自不同的不足,因此将这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尿常规的检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定量红细胞与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吴桂玲,王丽.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临床应用影响因素及方法学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06):66-67.

[2]杨文娜. 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3(03):34-35.

[3]王枝瑜.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4(05):99-101.

[4]黄学斌,陈华根,宋强,张苏. 重视尿常规检验质量控制 保证检验结果准确[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6):22-25.

论文作者:吴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论文_吴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