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_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边界论文,研究对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哈宾森和梅耶斯(Harbison & Meyers,1959)的奠基性著作《工业世界的管理:国际分析》正式拉开了比较管理研究的序幕。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比较管理学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1960-1970年,出现了“比较管理理论丛林”,并形成了社会—经济研究法(The Socio—economic Approach)、生态学研究法(The Ecological Approach)、行为研究法(The Behavioral Approach)和折中—经验研究法(The Eclectic-empirical Approach)四大学派(Schollhammer,1969)。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在探究日本企业成功秘诀的过程中,学界一度掀起了美日比较管理研究热潮,出现了“管理新潮流的四重奏”——《日本的管理艺术》、《Z理论》、《寻求优势》和《企业文化》。90年代以后,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历史制度主义进入比较管理研究领地,并显示出其特有的学术魅力,涌现出《比较制度分析》等经典之作。

透过这些经典文献可以发现,与其他学科研究所不同,比较管理研究在其形成和发展之初就没有对研究对象和边界问题进行清晰的界定,这种先天不足给对后续研究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君不见,比较管理研究在近40年的时间里曾一度被广大研究者们所追捧和热议,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却逐渐归于沉寂,经典著作和学术论文更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我国,比较管理学趋于“边缘化”,规范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取而代之的是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日益繁荣。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纷纷加入到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大军当中,甚至还出现过很多将跨文化管理与比较管理混为一谈的有趣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和边界模糊,使相关学科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清晰的边界,自身的学科体系和分析范式也难以形成,最终酿成了比较管理研究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由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研究基点,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和边界的清晰界定,不仅对比较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中国模式”中管理元素的发掘以及“中国管理学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尝试从比较的主体、活动域①和核心问题三个维度来界定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然后讨论比较管理研究的概念边界(比较管理的概念内涵,即什么类型的研究属于比较管理范畴)和理论边界(比较管理的理论体系,即什么样的理论解释适合用于比较管理研究),试图为推进比较管理研究廓清方向,奠定理论基石。

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1.对比较管理研究对象四种认识的解析

综合现有文献,可以将学者们对比较管理研究对象的认识与诠释分为以下四类:①重合说。顾名思义,这种观点认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致,都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实务。所不同的只是在研究这些问题时比较管理学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②管理现象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比较管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管理现象”的异同点、模式及其效果,并且研究这些管理现象与文化地域环境因素的关系(杨海涛,1988)。③管理思想与实践说。这种观点认为,比较管理是用比较的方法对本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与异域的管理思想与实践的比较研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情境(Context)中的主体加以对比考察(曹德骏,2010)。④管理方式说。这种观点认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各类组织的管理方式②(黄群慧)。

重合说实质上是简单地把“比较分析”嵌入到管理理论层面上,混淆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这两个层面之间的区别。管理现象说、管理思想与实践说、管理方式说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法默—里奇曼模式”、“尼根西—埃斯塔芬模式”和“孔茨模式”的影响,致使研究者仅仅看到了管理系统表层现象化的要素,而忽视了深藏其中的管理机理。比较管理学比较不同情境中管理实践层面的活动,但不等于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实践。比较管理学究竟研究什么?通常,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质量特征值或“典型化事实”才能成为具有规律性的元素,才具有研究意义。以上认识中提及的“活动”、“现象”、“实践”、“方式”的总量中包含着许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零散的、碎片式的元素,不具有研究意义。假定这些范畴具有研究意义,也只是我们从事研究工作的入手之处,因为我们停留在这些范畴上的认知只能是表面化或表层化的,很难进入事物的本质。比较而言,支配管理行为和方式的管理机制或管理机理更接近“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质量特征值”范畴,似应成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

以上四种认识之间的不一致,造成了学术界对比较管理研究对象认识更加模糊,并导致在探讨比较管理研究边界的过程中难以找到入手之处。因此,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急需明确对比较管理研究对象的认识,进而界定比较管理研究边界。

尽管这四种认识存在着局限性,但还是带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不论是管理活动、管理现象、管理实践,还是管理方式,都是对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或其组合的认识,如被誉为日本企业管理中三大法宝的终身雇佣、年功序列和企业工会,实际上就是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某些局部管理模式及其组合,它可以部分地表述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特征。管理模式是比较管理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容易使学界接受并最终达成共识的基础。对管理模式进行逐层透析会发现,最内一层是价值活动的基本单位——价值单元,由此自内而外,分别是构成价值模块的价值单元局部组合、价值模块、构成基本管理模式的价值模块局部组合、基本管理模式、构成职能管理模式的基本管理模式局部组合、企业各职能管理模式,各职能管理模式在按照一定界面规则进行有效组合就构成了显示在最外一层作为整体的企业商业模式。由此,我们得到了一种启示:难道不可以从企业商业模式的框架之中去寻找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和边界吗?作为企业内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商业模式不仅清晰地呈现出企业全部活动的优化整合,而且还展现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层界面链接规则,更有意义的是,一种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和演进的背后总是蕴藏着一种深刻的具有支配力量的机理。因此,从企业商业模式入手,可以使我们方便地观察甚至触摸到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

2.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

高闯和关鑫(2006)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视角创造性地重新诠释了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即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企业被界定在某一产业内)前提下,企业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链的一个函数,并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企业价值活动及对这些价值活动所涉及的全体利益方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企业超额利润的有效的制度安排的集合。企业商业模式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企业融资、公司治理、生产运作、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到市场营销和结算管理等企业的所有价值活动,而这些价值活动在嵌入企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由于同时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最终以一种具有较为明确的战略意图和可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结构与制度安排集合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企业商业模式在本质上就是对企业整个价值系统的有效整合,是企业内外部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的均衡状态。

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分别从研究的主体、活动域和核心问题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1)以企业作为研究的主体。顾名思义,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的主体自然是企业,这就将其他营利组织(私营性质的医疗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如行业协会、慈善机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协会组织等)和政府机构直接排除在外。企业作为现代经济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其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投资策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受到广大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有关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成为一大热点。同样,比较管理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而非其他类型和性质的组织。

(2)同时考察企业主体的三大活动域。企业商业模式研究同时关注了由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所构成的环境系统,并将企业商业模式视为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相对的均衡状态。其中,企业的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能力和企业文化等,这些实际上构成了企业内部环境系统,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中观环境则是指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包括了产业吸引力、产业集中度、产业竞争力、进入与退出壁垒和产业生命周期等主要影响因素;宏观环境是指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大环境。斯科特(Scott,2001)又将前三种宏观环境概括成三种制度因素,或称制度分析的三个维度,即强制性制度环境、规范性制度环境和文化——认知性制度环境。大量研究表明,企业的环境战略屈从于制度约束,企业与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还是一个不稳定的力量均衡。因此,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与重塑,而且从长期来看,还会使企业商业模式处于一种不断调适的动态演化过程中。

(3)概念模型与研究的核心问题。根据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可以将其视为是在企业价值导向的驱动下,在三大环境系统共同作用和影响下,企业最基本的价值活动——价值单元按照某些特定规则进行组合形成价值模块,这些价值模块再通过一定的界面规则相互连接,最终组成企业价值系统(如图1)。从企业整体来看,由于不同价值模块的功能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战略互补性,而所谓的将不同价值模块进行无缝对接的界面规则,就是这种战略互补性的最好说明。在动态演进过程中,新的效率更高的价值模块会替代原有的效率较低的价值模块,从而实现与其他价值模块的新组合。

图1 企业商业模式概念的逻辑抽象

注:○代表企业价值活动中最小单位,即价值单元。

从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看,价值模块进行链接后形成一个庞大的价值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实际上正是企业不同层面上最基本管理模式(包括了制度和结构两个方面),这些管理模式再有效地粘合在一起,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企业商业模式。因此,企业商业模式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的商业模式形态,而是这种企业商业模式形成与演进背后所蕴藏的机理。只有揭示出这种深藏其中的机理,才能够对企业商业模式的生成与演进,造成不同企业商业模式间差异的根源,以及企业商业模式移植等问题有更为深刻和系统的认知与解释。

企业商业模式的生成与演进显示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直观的现象,更重要的是现象背后的深刻机理。企业商业模式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经济租金的驱动下,在外部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环境及产业环境的影响下,在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等条件的约束下,会不断地发生动态演进。由此可见,在企业商业模式形成与演进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更为关注的并非是企业由一种商业模式向另一种商业模式的简单转变,也不是哪种商业模式更成功,而是究竟哪些关键影响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它们对企业商业模式的作用机制如何,它们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怎样的演进方向,为何将一家企业成功的商业模式应用到另一家企业就会失灵(企业商业模式的移植问题)。而这些恰恰就是隐藏在企业商业模式背后所谓的生成与演进机理。

从比较管理的理论模式看,不论是“法默—里奇曼模式”、“尼根西—埃斯塔芬模式”,还是“孔茨模式”,其分析重点都在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及管理要素对企业实践或管理实践及现实绩效的影响,而这恰恰与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和理论框架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如图2所示,本文尝试从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及其研究的本质入手,通过同质性归纳的方法,对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进行清晰地界定,亦即从比较的主体、情境约束(环境系统或三个层面的活动域)和研究的核心问题三大方面明晰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并在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下,通过对多重环境要素约束下企业的基本管理模式及其组合的有限列举,框定比较管理研究的概念边界和理论边界。在对前两者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还对比较管理研究的性质加以简要说明。

图2 企业商业模式概念框架下比较管理研究的一般分析思路

三、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

借用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笔者认为,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界定。①比较管理以企业作为比较的主体,这一点与企业商业模式研究是一致的。②比较管理高度关注企业的三大活动域,特别是这三大活动域或环境系统通过要素提取、空间交叉和有序排列最终凝结而成的“管理情境③”。③在明确研究主体与管理情境的前提下,即不同的管理情境下,比较管理所关注的是企业间管理④的显著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同的管理情境下,企业间管理模式显著差异的形成机理”。比较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比较管理这一学科所要论证的普适性命题。这一命题区分了其他学科与比较管理研究的问题与范围,高度凝炼了比较管理研究这个学科的基本假设、主要研究方面和重点所在。这一界定可以抓住比较管理研究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与根本,并努力探索和寻求所研究的各种问题的终极解释。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界定,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比较管理研究的绝不仅仅是实践层面的企业管理活动,而是致力于寻求“不同情境下企业管理模式为何出现差异”的理论解释,也就是所谓企业管理模式的生成与演进机理。

笔者由此将比较管理学定义为:比较管理学是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研究不同环境系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中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性,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破解其一般演化规律,探寻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的相互借鉴与移植提供可能性论证和理论依据。从此种意义上说,比较管理学又可称为比较企业管理学。

四、比较管理的概念边界

如何界定比较管理的研究边界?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管理研究才属于比较管理的范畴?按照本文的研究逻辑,笔者借助企业商业模式概念模型和一般分析框架,分别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入手,从概念边界和理论边界两个方面界定比较管理的研究边界。首先讨论比较管理的概念边界。

比较管理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跨越性,二是对比性。跨越性是指在两个以上的独立情境(Context)中展开的比较研究。跨越性既包括空间的跨越也包括时间的跨越。空间的跨越是不同对象的共时性对比,时间的跨越是对比较对象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的一种历时性的对比。对比性则是指对具有相同性和相似性内容的管理活动(如对不同情境企业间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活动)所进行的比较研究。

按照比较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根据企业及其管理情境的匹配类型,可以将比较管理研究分为单一企业的跨域管理比较、不同地区单一企业间管理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国家企业间管理比较和不同地区企业群体间管理比较四种基本类型(如图3)。

图3 比较管理研究的四种基本类型

注:e,f,h分别代表单一企业个体;eee代表管理情境A中的企业群体;fff代表管理情境B中的企业群体。

1.单一企业的跨域管理比较

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的主体是同一企业,但是这一企业所处的管理情境是不同的。根据造成管理情境不同的原因,又可以将这种基本类型分为两种一般形式:一种是单一企业跨时间演进脉络研究,这是由于企业在时间序列上不断演进而导致管理情境相应的变化,进而造成企业在不同时间跨度下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间的差异。这种一般形式的研究重点是通过不同时间维度下企业管理模式及活动域的对比,旨在揭示特定区位的单一企业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的生成与演进机理;另一种是单一企业跨时空管理比较,这是由于企业跨区域经营造成的活动域的相应变化,并由此引起企业在不同时空管理模式间的差异。这种一般形式的研究重点则是通过不同时空下企业管理模式及活动域的对比,旨在揭示单一企业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与演进机理。

2.不同地区单一企业间管理比较

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与前一种类型的第二种一般形式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比较的主体不是同一企业,而是两个处于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企业。也恰恰是由于这种地理空间及其造成的诸多差异,才导致两个企业各自管理情境的差异,并最终造成企业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及其演进轨迹的不同。因此,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旨在通过对企业管理模式与活动域差异的比较分析,揭示出造成企业管理模式差异的关键因素,并对这些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及企业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的演进机理进行系统解释。

3.同一地区不同国家企业间管理比较

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的主体是处于同一地区的不同国家企业。由于所处同一地理区位,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是相似或相同的,即假设它们所处的管理情境是相同的。而区别在于企业内部差异,特别是由于国别差异所造成的先天的管理思想、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所以,尽管它们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系统中,企业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却大为迥异。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重心是通过对同一地区企业间由于“国别差异”造成的重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揭示不同国别企业的内部关键差别要素对企业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中一般演进机理。

4.不同地区企业群体间管理比较

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是一种学者们最为普遍认同的,也是最为典型的一种比较管理研究。通常,学术界对比较管理的认知大都局限在这一类型。之所以称之为企业群体间管理比较,是因为单一企业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导致存在诸多难以限定的差异,而处于同一地区或国家的诸多企业因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与文化制度背景,在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上存在诸多共性,或共同特色、共同成功之处,而这些共性的交集就构成这一特定地区或国家中企业特有的管理模式。这一类型的比较管理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间必然在宏观和中观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环境差异对企业一般管理模式乃至企业商业模式的影响,进而揭示企业管理模式的生成与演进机理。

这四种基本类型都属于比较管理的范畴,研究的核心问题都是“不同的管理情境下,企业间管理模式的显著差异、影响因素、形成及演进机理”,因此,它们集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构成了比较管理研究的概念边界。

五、比较管理的理论边界

从企业商业模式的生成过程看,它受到了企业内外部诸多要素持续的共同作用。其中,既包括企业外部的制度要素和其他要素(如宏观的技术环境要素和中观产业结构要素等),也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基础、能力要素(建立在资源基础之上的关键能力)、企业文化(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以及由此形成的内部氛围)和内部结构(基于资源基础和能力要素)。企业的基本管理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界面规则形成的基本管理模式组合,乃至于整体的企业商业模式,都是在这些内外部要素作用之下形成的(如图4)。相应地,比较管理研究必然具有较强的解释性。因此,笔者分别从理论解释(这是构建比较管理学一般分析范式的基础,因此,一般分析范式必然包含在理论边界内)和模式比较(比较管理学可能形成的学科分支,为理论发展的多样性和具体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基础,并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实践中比较管理理论的导向性)两个角度对比较管理研究的理论边界加以界定。

1.环境要素边界下对企业管理模式生成与演进的理论解释

从内外环境要素的角度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生成与演进进行系统而深刻的理论解释,并由此形成不同的理论派系,实际上是对比较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的一般诠释。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的差异、变化及其不同组合构成了所谓的“不同的管理情境”,这些要素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作用机理和实际影响,是造成企业间管理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原因,在内外部环境要素的影响下,企业管理模式乃至商业模式的生成与演进必然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其中的内在机理。

按照影响因素的类型及其作用层面可以将现有的理论解释分为能力流派、文化流派和制度流派。这三大流派整合在一起,实际就框定了比较管理研究理论分析框架的边界,不论研究者选取什么样的理论分析工具,都不会超越这三大流派的范畴。

(1)能力流派:基于资源基础与企业能力差异的理论解释。能力流派从企业间资源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入手,分析企业间管理模式存在显著的原因。这一流派将企业看成一个不同能力的集合体,在假定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企业日常经营及其管理模式主要受企业内部资源基础和能力(主要包含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影响,因此,其分析的侧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特别是企业的战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资源基础,企业战略的制定、管理模式的选择,通常都是被限定在资源和能力的约束下。

由于对企业能力认知视角不同,能力流派形成了资源基础理论(以Penrose为代表,认为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为独特的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理论(以Prahalad and Hamel为代表,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各种技能、能力的综合,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的关键性能力)和知识基础理论(以Prescott,Visscher and Coleman为代表,认为企业是累积性知识与能力的载体,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三种观点。

图4 企业商业模式概念框架下比较管理研究的理论边界抽象

(2)文化流派:基于文化差异的理论解释。文化流派是在其他环境因素影响确定的前提假设下,从企业外部文化和企业文化两个维度解释不同管理情境中企业管理模式差异的成因及其演进机理。企业外部文化,即企业所处外部环境中的文化环境,包括了一国或一个地区的风俗、惯例、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对自我的认知、对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对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认知,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等,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社会互动模式和交易方式的选择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构建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文化,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等,必然会对内部成员间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与此相对应的管理模式起决定作用,并且还会影响到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模式的选择。文化流派实际上遵循了文化—认知—行为—模式的分析逻辑。文化比较研究早于比较管理研究,并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这一流派的理论分析工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很快便被引入到跨国比较管理分析当中。这一流派对比较管理研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是理论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流派,形成了著名的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Kluckhohn and Strodtbeck,1961)框架、霍夫斯泰德(Hofstede,1980,2001)框架和大内(Ouchi,1981)框架等。

(3)制度流派:基于制度因素差异的理论解释。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一点说,它们是一些人为痕迹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North,1990)。制度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即正式制度、非正式的约束(行为规范、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事准则)以及它们的实施特征,包括了人类所发明和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活动的所有约束。制度流派所强调的是,在特定背景下,周围各个系统和各种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对组织的影响,这些影响以极为微妙且普遍存在的方式型塑社会和组织的认知和行为。制度界定并限定了个人或企业的选择集,不同的制度环境是造成企业间管理模式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按照分析特征的不同,制度流派中存在着两大理论分析体系,其中一个是以North和Scott为代表的制度理论,另一个则是以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为代表的比较制度分析。North(1990)强调,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锁定在无效率的状态之下。由此,利用“路径依赖”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企业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化;比较制度分析则是在同时关注制度“路径依赖性”和“战略性互补”的基础上,运用进化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以“适应性进化”为基础的社会制度的活力,进而解释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的形成、转变与革新。

2.企业职能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企业商业模式实质上是企业全体价值活动的一种有效组合,因此,自外而内可以将其视做是一个多重结构的有机体。企业商业模式虽然处于最外层,但由于其作为诸多职能管理模式的集合体,对它直接进行作比较分析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因此,研究者们往往选择的是对企业职能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从模式比较的角度看,按照企业职能模块可以将比较管理研究划分为比较公司治理(包括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和企业网络组织治理的比较分析)、比较战略管理、比较运营管理、比较创新管理、比较人力资源管理和比较营销管理等。这些基于具体职能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实际上就是比较管理学的分支,它们只是将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更进一步地细化了,并且有望形成具有本领域特色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研究范式、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研究者的触角虽然早已触及这些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对这些职能比较管理全部进行准确界定。其中只有少数几种因作为研究热点而受到高度关注,进而形成了相对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如比较营销管理。巴特尔斯(Bartels,1963)最早提出比较营销的观点,他认为,“营销中假定的普遍原理之所以要理解为是相对的,是因为随着世界空间的不断缩小,人们认识到了作为社会构造的营销系统具有固有特性。关于世界各市场以及营销的比较应该成为今后营销思想发展的主题”。他的营销理论坚持了“环境主义”,他反复论述环境对营销系统和组织发展的作用,特别是论述了环境与营销实务之间的关系。孙明贵和张莹(2009)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将比较营销研究分为营销制度与活动、环境条件、消费者行为、方法论研究和构筑比较营销研究的概念框架五个问题领域。按照本文的界定,比较营销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处于“不同营销情境下”企业的营销系统和营销模式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构建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全面地、客观地揭示其生成与演进机理,为市场营销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在明确的研究对象的指导下,在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支撑下,这些关于企业职能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将会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并将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事实上,在社会科学各领域,比较研究似乎呈现出一种共性,即解释性研究(刘文瑞,2009)。凡是比较,而且能够在学术上有所创见者,在已有的事例中基本上都没超出解释性这一范围。通过本文对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的重新界定,尤其是比较管理研究的理论边界,不难看出,比较管理就是一种典型的解释性研究。它虽然也要回答“是什么”,但其根本任务是要回答“为什么”。为了揭示管理行为和管理模式背后所蕴藏的管理运作机理,回答“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不同情境下管理的异同”,比较管理既要从事共时性研究,更要从事历时性研究。这种解释性研究,就是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解释性说明,应当超越“存在”,进入“过程”,通过历史长河分析其承袭机制、选择机制和变异机制等,从而可以更好地解释一国或一个地区企业管理模式今天为何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这种解释既有利于人们发现一国或一个地区企业管理模式中的特殊经验,也有利于发现管理模式中的普适规律。

六、结语

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典文献的回顾与系统梳理,明晰了比较管理研究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发现比较管理研究之所以由曾经盛极一时到逐渐归于沉寂,以致不断被边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对象模糊、研究边界不清。基于此,笔者尝试运用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模型分别从比较的主体、活动域和研究的核心问题三个维度对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并根据比较管理研究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情境”约束,分别从概念边界和理论边界两个方面对比较管理研究的边界进行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通过研究,得到以下重要结论:

(1)在明确研究主体与管理情境的前提下,比较管理研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不同的管理情境下,企业间管理模式显著差异的形成机理”。比较管理研究或比较管理学就是从比较分析的视角研究不同环境系统中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性,揭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生成与演进机理,破解其一般演化规律,探寻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管理的相互借鉴与移植提供可能性论证和理论依据。

(2)比较管理的研究边界包括了概念边界和理论边界。从概念边界来看,并严格依据比较管理研究的两个基本特征,比较管理研究包含了单一企业的跨域管理比较、不同地区单一企业间管理比较、同一地区不同国家企业间管理比较和不同地区企业群体间管理比较四种基本类型。从理论边界来看,按照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将比较管理研究划分为能力流派、文化流派和制度流派,按照企业职能管理模式的差异,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职能比较管理研究。

(3)比较管理研究是一种典型的解释性研究。比较管理研究的本质就是“通过对不同管理情境下企业间管理的显著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揭示造成这种显著差异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而系统解释企业管理模式的生成与演进机理”。因此,解释性是比较管理研究的基本性质。

2.理论价值

大到一个学科的发展,小到一种理论的构建,都离不开对其研究对象和边界的明确界定。可以说,这些基础界定就如同理论大厦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固,即使再华美的摩天大楼也会轰然倒塌。在比较管理研究史上,本文首次对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边界与性质进行系统界定和阐述,这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比较管理基本范畴的研究和共识,拓宽比较管理研究的“共同话语系统”,促进比较管理一般分析范式的构建,为比较管理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限于篇幅,本文在阐释比较管理理论边界的过程中,很难对比较管理研究的每一种类型逐一详析并进行系统的评论,这会影响读者对比较管理理论流派的深刻理解。当然,这不会影响本文的结构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文独辟蹊径,从企业商业模式的视角界定和诠释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边界与性质,虽然是初步的,但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完全有可能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指明方向。在后续研究中,笔者将继续通过对比较管理理论边界的深度挖掘,进一步探讨比较管理研究的性质和学科特点,系统梳理和评述已有理论流派和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能够被广泛认同的比较管理的一般分析范式,为比较管理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这里之所以选择使用“活动域”这个名词,是因为在企业所处的环境系统中,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限定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活动,即约定了企业的活动边界。因此,活动域可以分为微观活动域、中观活动域和宏观活动域。

②这里的管理方式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组织内部条件下,组织管理部门和人员履行管理职能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管理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执行管理职能的观念、价值标准、方法、分析技术等内容。

③笔者认为,这种情境实际上就是企业内外部环境(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集合体。管理情境的概念可以等同于整个环境系统,由三大活动域组合而成。

④此处所言之管理,不是简单的管理现象、管理活动和管理方式,而是在企业商业模式概念模型下,局部价值模块有序排列组合形成的基本管理模式及这些基本管理模式的不同组合。

标签:;  ;  ;  ;  ;  ;  ;  ;  

比较管理的研究对象与边界_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