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周建俊

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周建俊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713300

【摘 要】目的: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分析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MRI检查,对患者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周围情况进行分析,观察CT和MRI在平扫或增强时的表现。结果:13例呈哑铃、葫芦状,7例呈圆形。20例病灶无钙化、囊变。CT平扫13例均匀或稍高密度,7例不均匀高密度。MRI平扫8例脑灰质信号,4例疑似脑灰质信号,8例不均匀高信号。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含有明显的CT、MRI表现特征,采用CT和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CT检查;MRI检查;CHCS;诊断效果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英文简称CHCS,属于海绵窦肿瘤类非常见病。在临床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在术前的诊断失误率相对较大,鞍旁脑膜瘤、垂体瘤与神经鞘瘤的主要特征尚未被人们完全掌握。因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确实具有明显的CT、MRI表现特征,应用CT、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笔者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分析CT、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7±20)岁;病程0.1~3年,平均(1.55 1.45)年。对照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5±21.5)岁;病程0.1~3年,平均(1.55±1.45)年。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初诊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复视、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头痛、头晕和耳鸣,两组基本资料及临床症状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CT检查,应用GE公司出产的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该设备拥有120kV的额定电压,250~335mA的功耗,20~24cm的视野,其矩阵大小是512 X 512,其层厚是5 mm,其螺距为0.531。应用CT扫描时,主张“先平扫、后强扫”,然后在患者肘前,以每秒4mL的速度对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0mL,优维显(370 mgI/mL)70 mL。此外,相较于平扫,CT值在强扫时会增加20~60HU;在平扫的基础上,每增加20HU即可增加一个级别,分别是轻度强化、中度强化和显著强化。

实验组采取MRI检查,应用USA的GE signa HDxt 3.0 T MRI成像系统,头部正交,8通道相控阵线圈[1]。10例患者皆进行了DWI检查、MRI平扫检查和MRI增强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MRI的扫描序列含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快速SE T2W1,平扫轴位SE T1W1,冠状或矢状SE T1W1与注射对比剂后轴位,冠状或矢状位SE T1W1 [2]。另外,该设备参数如下:FSE T2WITR 3000,S,TE10ms,SE T1W1 TR350ms,矩阵256x224,反转转时2000ms,其平均采集次数是2,其层厚是5 mm,其视野是24 cm x 24 cm,采用一次激发SE平面回波API序列,扫描参数最小值是TR 5000ms,TE [3]。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设备对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对其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周围情况进行分析,观察CT和MRI在平扫或增强时的具体表现,并评价CT和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 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周围情况

20例患者均为单发,发于海绵窦旁,长径约3.4~6.7 cm;9例右侧,11例左侧;13例朝鞍内、鞍旁进行生长,鞍内部分小,鞍旁部分大,呈哑铃、葫芦等状;7例生于左侧鞍旁,呈圆形;20例患者病灶侧的颈内动脉都受一定的挤压、包绕。

2.2 CT和MRI在平扫或增强时的具体表现

在CT平扫中,20例都没有钙化、囊变,13例属于均匀或稍高密度,7例属于不均匀高密度;在MRI平扫中,8例表现出脑灰质信号,4例比脑灰质信号略低,8例表现出不均匀高信号。CT增强扫描表现出7例中度强化,13例显著强化;MRI增强20例均显著强化,其中增强早期强化2例不均匀,晚期表现出延迟填充强化,效果较为均匀。

3 讨论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属于临床上的少见病,其最为常见的类型含鞍旁脑膜瘤、垂体瘤和神经鞘瘤等,该病多发于女性,术前误诊率较高。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CT检查、MRI检查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其中,在诊断鞍旁脑膜瘤时,采用CT扫描会表现出稍高密度,并且肿瘤周围的骨质一般会增生硬化表现,在瘤周能见水肿;应用MRl检查,T1W1会表现出等或稍低信号,T2W1会表现出等或稍高信号。在诊断垂体瘤时,因为垂体瘤一般和朝海绵窦表现出侵袭性生长,所以垂体瘤也会由鞍底持续向上生长,并对颈内动脉进行包绕,其主体大部分在鞍内,会表现出鞍底下陷、易坏死、易囊变等特征,垂体瘤一般呈T1等、T2等,T1稍长、T2稍长,囊变及坏死部位表现为脑脊液样信号。在诊断神经鞘瘤时,因为神经鞘瘤一般沿中后颅窝进行生长,呈大卵圆孔状,肿瘤极易发生囊变、坏死,密度与信号呈不均匀,T1W1会表现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1表现出不均匀稍高信号,其囊变及坏死部位表现为脑脊液样信号,而肿瘤增强后表现出不均匀明显强化。

在本次研究中,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3例属于哑铃、葫芦状,7例属于圆形;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病灶不存在钙化、囊变等表现;CT平扫出均匀或稍高密度13例,不均匀高密度7例;MRI平扫出脑灰质信号8例,疑似脑灰质信号4例,不均匀高信号8例。

综上所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的CT表现特征和MRI表现特征,利用CT与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诊断非常精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燕.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3:48-49.

[2]于凡,肖智博.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09:1085-1088.

[3]蒋华庭,蒲敬泽,陈跃辉,张鑫.CT及低场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02:86-88.

论文作者:周建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周建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