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广来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广来

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队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我国众多的领域中,建筑领域的安全事故频发,产生出了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已经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对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建立预警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方法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可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建筑领域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从整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使其产生出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原因;方法

建筑产业是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状况仍存在潜在的隐患,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据事故后的调查分析,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当,使得本该落实的安全措施并未有效的落实,因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故文章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规范安全管理模式,规范现场施工布置,促使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1人的原因

所谓人的原因,是指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具体的不安全行为有:操作错误、奔跑作业、送料过快、工作时说笑打闹等。

1.2管理因素

不健全的管理是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施工现场管理不够,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实施管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措施不完善等,这一系列的施工管存在大量的漏洞,增加了事故的风险。

1.3安全投入因素

安全投入因素指的是为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会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这些资源投入不足使得安全生产难以保障而发生事故。国家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从该规定来看,安全投入占的比重仍然较低,部分企业设置较低的安全投入费用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该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投入的费用会影响人的安全因素。

1.4 物的原因

物的因素指的是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机械设备、原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利用能量的过程,人们对能量加以束缚和限制,使得能量的流动与转换能够按照人们的意志进行,以使能量得以正常的发挥。倘若这些能量失控,人们将不能对其进行约束和限制,可能出现突然大量释放的现象。若超过人体承受能力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酿成安全事故,比如烧伤、爆炸等事故。施工过程中,机器的规格、质量不达标、或者是零部件缺失,设备的陈旧与损耗都会影响到这些生产要素的正常运行,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是直接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建筑安全事故。

1.5环境的原因

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直接引起的。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却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还应当进一步研究造成人的过失的背景条件,即不安全环境,如照明光线过暗、作业现场视物不清;光线过强;作业场所狭窄、杂乱;地面有油或其他影响环境的东西等。

2通过建立预警管理模式高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方法

2.1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监测信息管理部分主要是负责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储存、统计分析和预警信息发布。根据需求分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以下功能:

①数据入库、数据处理及精度评定;

②生成报表、生成变形曲线图、变形速率图;

③通过回归分析发布变形预报、安全预警,并在网上发布信息及进行信息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能及时提供反映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信息,支持决策;能用过去的信息和数学模型预测未来;能针对不同的管理层给出不同要求的报告,以此来达到控制建筑施工活动的目的;能辅助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控制,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安全工作效率,实现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

2.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的方式来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全 面把握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首先,施工现场的各级部门需要充分的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比如:做好安全上的标记、防止因为指示标志不明造成施工人员或者是其它方面人员的意外进入造成了安全问题的出现。其次,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各种设施的安全管理,全面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避免建筑工程安全问题的出现。比如: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用电的管理,禁止将电线搭载到脚手架上,避免不注意的工人接触到有关的电线上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同时,也需要对于建筑工地的变压器进行必要的防雨、防雷处置,全面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2.3建立预警系统

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警系统。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有关的规定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预警的临界值或临界状态,根据安全管理规范以及生产各要素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预测。科学制定划分标准根据危险情况划分为不同的预警等级,可以将危险划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级风险、高风险,与之相符的预警等级分别是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同时要设置与不同预警等级相对应的预警警报以发出信号,通知警惕。四级预警为蓝色、三级预警为黄色、二级预警为橙色、一级预警为红色。

2.4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

我们需要采取各种的方式加强对于建筑建筑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得他们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水平。具体来讲,第一,建筑施工中各种人员的情况复杂、有一些技术人员、安全人员、还有大多数的农民工。其中,这些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比较差,不懂得在建筑施工中进行规范性的操作,保护自身的安全。因此,建筑施工的企业需要在他们上岗工作之前对于他们进行短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得他们充分的认识到安全施工对于他们生命的意义、 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意义。第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人员需要充分的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与沟通,避免因为沟通不够造成安全上的事故发生。比如: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地方,有关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与高空中的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工作内容沟通,避免因为机械上操作的不当出现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2.5设置应急控制信息

应急控制系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安全预控,即在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时,对有可能超出临界状态或临界值,有可能发生事故的警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适当及时的调整和纠正,使其保持在安全状态范围内。另一部分是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即在安全预控所采取的措施未能防止危险源恶化发展的趋势,最终超出了安全状态范围,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时就要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应急救援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把危害后果降到最低。

结束语: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逻辑思维方法,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事故成因分析的理论知识。结合系统工程、安全预警等理论,构建了建筑安全预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建筑施工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馈预警信息,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徐子雯.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科技风,2017(23):216.

[2]王颖,胡双启,池致超,刘丽丽,李媛.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07):112-115.

[3]陈朝伟.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8(02):15-18.

论文作者:李广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论文_李广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