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论文_范玉宝

浅谈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论文_范玉宝

范玉宝 山东省高唐县琉璃寺联校 252864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些都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内容的运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实践 学生 能力

一、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建构新知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动起来。”数学知识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去创造性地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如在学习正方形四条边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这一特征。有的学生通过度量四条边的长度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用一根红线与正方形的四条边比试后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有的学生把正方形的纸片先进行对折发现对边相等,再沿对角线对折发现邻边相等,由此可推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做数学”,在“做数学”中建构了新知。

二、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体验生活的能力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链,日用之繁,无一不用数学。”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封闭状态,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自由的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文化体验、劳动体验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六一”前夕学校按每人10元给各班自行购买图书,充实班级图书角。我就请同学们担任学校图书采购员,调查图书市场,设计最佳购书方案。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利用星期天去各书店进行调查。各书店在“六一”期间都实行了优惠销售,儿童书店与新华书店的书价相同,儿童书店的图书全部实行“八折”销售,新华书店是买5本送一本。学生调查后又进行计算、比较,最后设计出了最佳的购书方案。这种贴近生活、有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在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我们就要让学生到课外去,到社会中去,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扩展延伸,去解决社会实践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应用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实践活动。例如在学生学完圆柱、圆锥体积之后,有的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一些物体,如剪刀、斧头、铁制的玩具狗,它们是不规则的几何体,怎样才能测出这些物体的体积呢?针对学生发现、提出的问题,我们组织了开展测量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的实践活动。具体要求:选择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如铁制的动物玩具、土豆、石块等),采取怎样的测量方法?你是怎样想到的?把实践过程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准备明天在班上交流。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分工、准备、讨论探究、实践操作,用多种方法测出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其中一个小组在交流中汇报他们的实践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如下:我们测量的物体是铁制玩具小狗的体积。我们分别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出它的体积。1.我们洗澡时,当人坐到澡盆里水会溢出来。从这个生活中的现象我们想到:取一个圆柱形杯子,测出它的内直径是5.6厘米。先在杯子内放一定的水,测出水的高度,再把玩具小狗放入杯子中,使它完全淹没,水上涨高度的2.5厘米乘以杯子的地面积就是玩具小狗的体积。2.我们从数学课本练习题中知道,钢铁每立方厘米重7.8千克,我们可以称出铁制玩具小狗的重量后除以每立方厘米7.8千克,就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此时,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实验方法,又补充说:“如果我们取上面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就更接近玩具狗的实际体积了。”

现实生活既是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的归宿。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有效结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永祥 对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J].小学教学参考,2007年,36期。

[2]罗广毅 掌握数学知识 立足能力培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论文作者:范玉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  ;  ;  ;  ;  ;  ;  ;  

浅谈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论文_范玉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