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实践探究论文_柴银龙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实践探究论文_柴银龙

柴银龙 山西省襄汾县南辛店乡文臣学校 山西 临汾 041500

【摘要】伴随新课改出现,学校和社会都开始重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重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现在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对数学的兴趣。为了可以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就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数学故事,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全身心的学习知识,提升教学的质量。本篇文章根据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186-01

小学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在现阶段数学教学课堂上,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抵触的心理,这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把数学相关故事融入到小学数学当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建立教学情境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学教师一定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只要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互动,才可以保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准备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故事,建立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认识10以内的数》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使用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去学习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开始之前,用“动物比赛”的故事来引入教学,“在森林中举行了短跑比赛,小动物们都来积极的参与比赛,来比赛的动物有小乌龟、狮子、小熊、小兔子等等,比赛开始了,小兔子快速出发,在几秒内,连着跳跃了好几次,瞬间处于领先位置。”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们,小白兔是怎么跳这么多下的呢,小学生就会被这个故事所吸引,这样就使无聊的数学知识变得活跃了起来,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学习的趣味。

一、在练习题当中引入数学故事来提升数学课堂气氛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练习,这是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课堂上小学生会因为一些困难的数学练习题,导致无法有学习的动力,这也就导致无法提升教学效率。一些数学应用题,学生在进行解答的时候会觉得很困难,但是数学教师将数学故事引入到数学题当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用故事的方式出一道题:小明和小李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想要开一间便利店,小明为便利店投资了800元,小李投资了1000元。一个月后便利店收入了4000元。教师可以问学生要如何根据他们的投资数,来进行分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故事,可以使小学生融入到故事中,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建立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故事融入到数学教学当中,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要根据所学知识来引入一些数学故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二、使用数学故事来扩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数学教师要扩展数学知识,让学生阅读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一下相关数学知识,根据学生阅读的资料来进行沟通,还可以融入一些相关的故事来扩展数学知识,提升小学生的素养。例如,可以引入“惩罚”的故事,古代有一个官,将张三抓了起来,在进行审问他的时候,审问官对张三说:给你一个机会,这里有两个签,一个上面写着“惩罚”,一个上面写着“不惩罚”,你抽到那个,就决定了是否惩罚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可能性的概率来让学生进行猜测,张三到底会不会接受惩罚,教师在教学当中融入这样的故事,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在课外运用数学故事加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国曾经有一名教育家说过数学好玩的观念,其实主要是要说数学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一门学科,数学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生活的了解、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教学。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只在数学课堂上来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在数学课外活动中来进行,将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当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的数学作业中很多都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的练习,这样的作业会给学生学习带来负担,不过,通过数学故事来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只要让学生知道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很简单的,学生才会喜爱上数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的成绩也会随之提升。所以,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当中来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商不变性质》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先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在花果山上有很多猴子,有一天猴妈妈要给小猴子们分水果,猴妈妈就问小猴子,10个水果,平均分给五只小猴子可以吗?有的小猴子听到就会摇头,绝对分少了。然后猴妈妈又说,那我拿出100个水果,分给50只小猴子可以吗?居然还有的小猴子不满意。然后猴妈妈又说,那我拿出1000个水果,分给500只小猴子可以吗?小猴子听到猴妈妈这么说,也就满意了,都开心的跳了起来。经过这样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刻了解所学知识,数学教师也可以在课上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使用到生活当中来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的来说,把数学相关故事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愿意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柴银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实践探究论文_柴银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