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环保设计论文_周广立,

试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环保设计论文_周广立,

哈尔滨华春药化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50000

【摘 要】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环保设计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资源可持续利用平台,由此降低给排水系统运行所需的能源量,使给排水工程体系的构建更具经济性优势;另一方面,凭借排污管系统的构建,更便于引导居民生活污水流入污水处理系统内,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基于给排水节能、节水与防污染设计展开分析,期望为后续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环保设计

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针,更是决定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在给排水工程设计期间,设计者应站在长远角度看待当前系统存在问题,并提供详细的应对解决方案,才能确保排污、节能等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并能够为后续生态城市的构建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使传统建筑使用模式得以转型。

一、给排水工程节能设计

1. 二次供水设备的选择

二次供水设备经常应用于多、高层建筑中,基于自来水体系供水要求,往往需要通过水泵或水箱的给水形式为高层居民提供正常用水条件。但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此种供水形式极易在供水过程中使水资源受污染,并且在水泵持续运转过程中也会造成大量的能耗。因此现代二次供水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应用气压罐和变频供水系统。

变频供水系统是借由变频其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识别建筑供水要求同时给予适当的电力供应,以此实现无极调速与循环软启动,降低电能空载损耗与设备损耗速率。因此,在设备选择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建筑高度与供水高峰期等数据计算变频供水系统所需的最大压力,在确保基本数据满足居民正常用水要求后,才能使节能设计得到更多人认可。

2. 可循环设备的应用

热水系统是基于居民生活质量需要提供的新型给水形式。根据现阶段热水供应系统节能措施与技术平台特点可知,节能措施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降低热水使用温度,使管道与设备中热损失与配水点要求同样降低,如此既能够满足居民随时饮用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保温功能的能源损耗。其次热水在管道中的流率快慢直接影响了水资源热能储存量,在流率有效降低的环境中,热水能量损耗率能够有效降低,但在此期间还需要做好管道的保温,以便热水能源的损耗被约束在管道与设备之间。最后,现代热水供应系统仍需要对新能源进行持续开发,确保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量或可利用率提升,便能够有效降低热水供应系统的耗能,使热水供应系统具备持续的经济性优势。

太阳能是近些年基于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衍生的可再生能源,在此种能源利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将太阳能纳入设备系统内,而后再经过复杂的系统运作,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机械能,以便有效降低居民生活中电力资源的使用量。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太阳能设备分为真空式与热管式,此种设备集热效率与保温性能较高,并且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安装与操作简单,更能够应用自动与智能化系统,以便设备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保持稳定性。但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利用期间,仍需要考虑设备的抗冻与抗热性能,避免外界荷载对设备完整性造成伤害,才能使太阳能设备的使用质量得以保障。

二、给排水工程节水设计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节约用水成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筑给排水中节水的重点在于:卫生器具及其给水配件;屋顶水箱浮球阀;建筑中水等方面。

1. 新型卫生器具及其配件

老的卫生器具特别是大便器冲洗水箱耗水量大,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密封性和耐用性差,经常造成“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新型的卫生设备,如JS型虹吸式高效节水型坐便器每次冲洗水量仅为5L,可节水 50%;公共浴室采用单管恒温供水配合脚踏阀淋浴器、光电淋浴器、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比一般双管淋浴器可节水20%~50%;而陶瓷芯水龙头密封性能好,开关数万次无滴漏,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2. 屋顶水箱浮球阀

屋顶水箱浮球阀继阀芯两步到位的配重逆开式浮球阀之外,有出现了双筒浮球阀、液压式浮球阀和呼吸阀。最具特点的是导阀控制型浮球阀,兼有浮球阀、减压阀、止回阀、流量控制阀、泄压阀等多种功能。这些新式浮球阀克服了传统产品开关不灵的现象,减少了溢流。

3. 建筑中水资源管理

“节流”也需“开源”,建筑中水污水、废水处理后回用,既可节约用水,又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起到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作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基于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对中水水源、水质标准、中水系统、处理工艺等几个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预计正式实施后,对中水利用将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筑中水系统效果不错。目前,中水处理设备已有定型产品供设计选用。

三、给排水工程防污染设计

由于城市供水体制的原因,二次供水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保证水压的必然措施,但因此也增加了贮水设施、供水设备等中间环节,增大了水质污染的可能性。要防治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 给排水系统设计

在确定供水系统时,应作多方案比较,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如在市政管网允许的情况下,供水设备直接从市政管网吸水而不设贮水池;尽量采用变频调速设备,取消高位水池(箱)。

2. 蓄水池设计

有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设贮水池(箱),水池(箱)中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本体、附件、停留时间过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池、水箱由于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钢板水箱则易锈蚀,使水质下降。建议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达到卫生要求的玻璃钢水箱代替传统钢板水箱,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宜加内衬。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封闭不严造成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采取在溢流管上加防鼠网等措施。

3. 给排水管材设计

绝大部分自来水水质有腐蚀倾向,致使金属管道腐蚀严重,从而导致水中余氯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学指标等明显增大,造成水质污染。一些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普通镀锌钢管不再用于生活给水管。我们也应当逐步推广使用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铝塑管、钢塑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纳米聚丙烯等卫生性能较好的新型管材,以保证生活用水在输送环节中不被污染。

四、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平台,使建筑设计工作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以便居民生活水准得以持续保障,同时凭借资源管理系统,更便于管控给排水工程的完整性与适用性,使生态城市的构建得以完善。故而,在论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环保设计期间,必须明确建筑给排水工程潜在问题与难点,并提供详细的环境保护设计方案,才能使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构建与完善具备更全面的技术保障平台。

参考文献

[1]马永明, 郭红兵. 工业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环保设计分析[J]. 南方农机, 2017(6).

[2]吕明珍.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7(09):62.

[3]吕琳川.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环保理念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7(24).

[4]邱希国.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7(15).

论文作者:周广立,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环保设计论文_周广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