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国家观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国家观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的国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格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格,属于伦理学范畴,是指一个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品格的总和,它是国家与民族的象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的光荣历史,都有自己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品格,即都有自己国家的国格。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对国格问题多处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关系太大了。

一、面向现代化,塑造中国国格

一个国家的国格,不能仅仅指望依靠别人的尊重来维护,更为重要的是要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创造性劳动来提高。邓小平同志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始终深切关心的是在振兴中华中塑造中国国格。

1、从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中, 告诫国人必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创造过辉煌古代文明的伟大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起到了重要作用,曾以“中央帝国”傲立于世,称雄亚洲。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导致近代中国经济不发展,民族不富强,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欺辱, 在5000年文明史上留下可悲的一页。近代中国屈辱沉沦、丧权辱国的历史极大地刺激了邓小平的民族自尊心,从青少年时代开始,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是出路这种强烈的历史危机意识和中华民族有能力实现现代化的必胜信念,完全支配着他的理想和实践。“中国人的智力不比外国人差,中国人不是低能的,不要总以为只有外国人才干得好。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是能干得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 、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他说:“我相信, 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把先辈开创的事业一代代发扬光大。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邓小平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他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中, 洞察到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自从第一台蒸汽机问世,科学技术就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兴起的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命科学、海洋工程、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环境技术等科技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以战略家的深谋远虑,站在当今时代的制高点上,敏锐洞察到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形势,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造性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6页。)他强调:“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 、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因此,邓小平认为哪一个国家想要在21世纪争得强国地位,就必须加速科技的发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面向世界,塑造中国国格

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把中华民族的前途与世界潮流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融入世界现代化大潮中加以审视,站在时代和全人类的高度来思虑中国的振兴。他在反思和总结了一部中国近代屈辱史后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 、 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他针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大趋势,明确指出,要抓住机遇,走向世界,善借外力,发展自己,在面向世界中塑造中国国格。与此同时,邓小平又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中国能创造与赢得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的速度和优势。

邓小平一向把中国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示,与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从不因过去在探索中遭受过挫折而改变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这始终是邓小平思考塑造中国国格问题的重心与基点。在他看来,按照人类历史流程,按照当今世界形势,唯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要救中国的社会主义,又唯有发展生产力。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他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 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往经验后郑重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 323 、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 )“社会主义方式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 116 、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

邓小平通过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分析,深刻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要抓住时机,在开放中发展自己。他说:“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也就是说,要利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要面向世界,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对我国有利的因素,加速经济发展。这样,我国才能以较快的速度,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以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的自主与强大。在邓小平看来,我们今天面向世界,对外开放,目的恰恰是更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繁荣富强。它意味着更强烈的民族自尊、自爱、自强的精神意志,要在面向世界中树立中国国格。

2、国家主权是立国之本,民族之魂。

任何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必须具有自己的主权。否则,一个国家的国格就要受到损害。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一贯关注民族独立、国家主权问题。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西化”、“分化”,邓小平怀着国家主权不可侵犯,民族尊严不可玷污的强烈的民族自尊精神,指出:中国要坚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任何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行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接受,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 130 、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他针对国外势力利用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时说:“西方的一些国家拿什么人权、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合法等做幌子,实际上是要损害我们的国权。”(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 346、226、121、120、112、110页。)人们支持人权, 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邓小平在处理本国的问题时,始终坚持根据本国国情,体现人民的意志,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决不允许本国利益受到任何侵犯。他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统一问题上,就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国格观。他一贯强调港、澳、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必须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他深知处理香港回归问题的复杂,但“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从这些话中,折射出邓小平那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浓重的爱国情怀和坚实的民族立场,给我们树立了新的时期爱国主义的现实典范。

3、社会主义中国吓不倒、压不垮, 中国要勇敢地肩负起拯救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重任。

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帝国主义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企图。特别是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以来,更是加紧了对中国的颠覆、渗透,对我国实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目的是对我进行“西化”与“分化”,迫使中国屈服于霸权主义的淫威,企图使我们放弃社会主义。邓小平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面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以其巨大的政治魄力和胆识,以及高超驾驭局势的能力,郑重指出: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建国以后,我们处于被孤立、被封锁、被制裁的地位有几十年之久,但归根结底,没有损害我们多少。”“中国人民不怕孤立、不信邪。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中国都是站得住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 12 、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中国人吓不倒。我们不想得罪人,我们要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但谁要干涉或吓唬我们,都会落空。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过去自卑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庞然大物吓唬人,中国人不怕。”(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 116 、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这些言论,不仅表现出邓小平崇高的民族气节,也是中国国格的集中表现。有了这些原则、尊严和精神气节,中国就不怕威胁,任何强权势力都压不垮我们。

与此同时,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洞察当今世界,正确而深刻地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 、120、112、110页。)只要社会主义国家争取到和平的环境, 并且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中国社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强大起来,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以新的雄姿屹立于国际社会。邓小平指出:“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 、 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三、面向未来,塑造中国国格

现代化建设是中国跨世纪的历史主题。同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相对应,邓小平同志确立当代中国国格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始终关注和研究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势,把世界最新发展状况作为参照系,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着眼于跨世纪的发展历程,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力争在21世纪使中国走向更加富强、民主和文明,以此来确立战略思想和规划社会主义中国建设事业的宏伟蓝图。这是邓小平国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

1、立足国情,实施“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着眼未来,教育必须优先发展。

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来看,如果我们在未来的数十年上百年内不能迅速地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综合国力上的差距,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当代,将意味着我国会失去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甚至重演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面临亡国的威胁。鉴于此,邓小平以其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经过深思熟虑地反复酝酿,逐步勾画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引上了科学的健康的发展轨道,成为指引我们向现代化迈进的行动纲领。他1987年明确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有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从世界发展的过程和战略来看,“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是现代化后发展国家的经济赶超战略,它表明了中华民族要尽快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的勇气和魄力。到下个世纪中叶这一战略的实现,就将意味着我国已迈进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强国富民,中华腾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下大力抓教育。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必须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页。)他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科学与国力强弱,民族前途,经济振兴的关系,他认为教育既是时下的又是未来的事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把这个“本”抓好,“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十五大报告强调:发展教育和科学,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只有具备了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理想信念是催我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与信念是任何事业的成功保障。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则是共产党人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邓小平指出:“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346、226、121、120、112、110页。)今天, 虽然时代不同了,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但是党的宗旨没有变,党的最高纲领,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没有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前进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一直是邓小平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其理论的最终目标和支柱。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 346、226、121、120、112、110页。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0、3、323、279、78、116、229、130、373、348、12、329、326、356、311、 346、226、121、120、112、110页。)我们搞现代化、 搞改革开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的终极目标,即在中国和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标签:;  ;  ;  ;  ;  

论邓小平的国家观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